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鹏举

作品数:21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疗效
  • 9篇骨折
  • 9篇关节
  • 4篇手术
  • 4篇股骨
  • 3篇置换术
  • 3篇膝关节
  • 3篇疗效观察
  • 3篇临床疗效
  • 3篇关节镜
  • 2篇射频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臀肌
  • 2篇臀肌挛缩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椎体
  • 2篇胫骨

机构

  • 21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21篇姚鹏举
  • 18篇白云鹤
  • 18篇吴若丹
  • 15篇周三国
  • 12篇卢斌
  • 10篇郭斌
  • 9篇孟志强
  • 7篇陈成礼
  • 5篇王永亮
  • 3篇孟利娟
  • 1篇孙凯
  • 1篇魏秋瑾
  • 1篇赵文敏
  • 1篇张燕
  • 1篇姚冬云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外医疗
  • 2篇临床研究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使用跖趾关节形成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我们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跖趾关节形成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VAS评分。结果:在观察组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有7例,治疗效果为良的患者有10例,治疗效果为可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在对照组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有6例,治疗效果为良的患者有8例,治疗效果为可的患者有4例,治疗效果为差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VAS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VAS评分为(6.81±1.56)分,治疗后的VAS评分为(1.72±0.55)分;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VAS评分为(6.79±1.22)分,治疗后的VAS评分为(4.32±0.73)分。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VA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周三国郭斌陈成礼吴若丹卢斌白云鹤姚鹏举孟志强
关键词:临床疗效VAS评分
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MIPO)结合微创接骨术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LCP)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微创接骨术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43%显著低于观察组95.24%(P<0.05);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显著高于观察组9.52%(P<0.05)。结论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周三国郭斌陈成礼吴若丹卢斌白云鹤姚鹏举孟志强
关键词:微创术胫骨PILON骨折
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设定切开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关节镜下射频治疗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复发率等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手术切口,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001<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9821>0.05)。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微创效果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卢斌孟利娟吴若丹白云鹤周三国姚鹏举
关键词:关节镜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
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36例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保留残端ACL重建术的技术和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保留ACL下止点残端,腘绳肌腱单束重建ACL。结果 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58.45分,术后96.20分,提高37.75分。IKDC综合评定术前异常19例,显著异常17例;术后正常32例,接近正常4例。结论保留残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疗效满意。
卢斌郭斌陈成礼吴若丹王永亮白云鹤周三国姚鹏举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松解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对行切开手术和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疗效、复发率等指标的优劣。结果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5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1),而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疗效、复发率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臀肌挛缩症近期疗效满意。
卢斌孟利娟吴若丹王永亮白云鹤周三国姚鹏举
关键词:关节镜臀肌挛缩射频
7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及应用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去椎板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路间接复位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间接复位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姚鹏举吴若丹倪杨明白云鹤周三国孟志强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神经损伤
保留假体持续灌洗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持续灌洗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选取2003-2013年我院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内感染病例3例,均采用持续灌洗的方法保留假体,对这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保留假体,分别随访74个月、40个月、32个月,感染均无复发。结论保留假体持续灌洗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感染,需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
白云鹤吴若丹卢斌姚鹏举孟志强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持续灌洗
膝外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髁限制垫片的辅助应用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髁限制垫片在膝外翻畸形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中重度膝外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TKA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KA手术+髁限制垫片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尿量、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2个月和6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6个月内,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患者进行复查时通过问卷的方法记录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尿量、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和6个月的KSS临床评分分别为(69.12±5.84)分、(83.86±5.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4±4.65)分、(80.79±6.08)分,KSS功能评分分别为(63.93±6.31)分、(81.85±5.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88±6.17)分、(79.46±5.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03.98±10.78)°、(118.89±12.44)°,明显大于对照组的(99.25±8.81)°、(113.46±9.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3%,略低于对照组的16.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重度膝外翻畸形TKA术中应用髁限制垫片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水平和活动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姚鹏举张先一周三国
关键词: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满意度
一种创伤骨科牵拉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伤骨科牵拉装置,包括夹持套、牵拉管,多根所述牵拉管两端各连接有夹持套,所述夹持套为两片半圆筒组成的空心筒形,所述夹持套内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镶嵌有多个压紧球,所述夹持套外套设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
周三国吴若丹白云鹤姚鹏举倪扬明杨凯张先一胡金桥
文献传递
放射介入技术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放射介入技术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应用放射介入技术经旋股外侧动脉注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成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28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观察造影时血管分布情况,并在注药前后相同时相上分别计数血管数目。6个月后复查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观察血管新生并计数血管数目,并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及疼痛时间变化、行走距离及步态变化、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变化。结果近期疗效通过划线分区法观察血管数目增加显著,动脉管径增粗,新生血管增多,血流速度增快,与移植前血管造影结果比较,股骨头区血液供应明显改善。远期疗效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及疼痛时间变化、行走距离及步态变化、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均有改善。结论放射介入技术加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改善股骨头缺血坏死局部血供,促进坏死骨质吸收和骨质修复起到积极作用。
吴若丹白云鹤姚鹏举郭斌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