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霞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神经节
  • 4篇神经节苷脂
  • 3篇糖脂
  • 3篇细胞
  • 3篇GD
  • 2篇诱导剂
  • 2篇鞘糖脂
  • 2篇肿瘤
  • 2篇转移酶
  • 2篇抗原
  • 2篇合成酶
  • 2篇分化
  • 2篇分化诱导
  • 2篇分化诱导剂
  • 2篇肝癌
  • 2篇肝肿瘤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HL-60细...
  • 2篇纯化

机构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耶鲁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夏霞娟
  • 2篇顾天爵
  • 2篇刘彦仿
  • 2篇郑东
  • 1篇何永成
  • 1篇岳奕
  • 1篇赵云
  • 1篇陈锐群
  • 1篇谢天培
  • 1篇刘银坤
  • 1篇丁小强
  • 1篇廖履坦
  • 1篇潘彬
  • 1篇吴兆龙
  • 1篇胡匀

传媒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0
  • 4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急性缺血期鞘糖脂糖基转移酶的变化
1995年
阻断SD大鼠大脑中部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近端主干,制备了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并观察到脑急性缺血期脑组织内鞘糖脂含量有十分显著的变化。为了解鞘糖脂变化的机制,作者利用同位素掺入法及简易的SephadexG-50(Fine)柱层析法分离同位素标记的产物与底物的方法,研究了脑急性缺血后1/2、6、72h时缺血侧及非缺血侧大脑半球几种鞘糖脂糖基转移酶的变化。结果显示,阻断大脑中部动脉(MCAO)后72h内,缺血侧半球CMP-NeuAc:CMH唾液酸转移酶(ST3)活性进行性升高,而其他三种唾液酸转移酶(ST1、ST2、ST4)及UDP-GalNAc:GM3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另两种糖基转移酶UDP-Gal:CMH半乳糖转移酶和UDP-Gal:GM3半乳糖转移酶则先行升高,再分别于MCAO后1/2和6h后开始回降。实验结果提示,脑急性缺血期脑组织鞘糖脂的变化与鞘糖脂糖基转移酶活性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耿富强夏霞娟胡匀叶桂兰
关键词:脑缺血糖基转移酶鞘糖脂
肝癌大鼠各组织中的鞘糖脂图谱
1995年
作者应用微量法(Ladish法)对正常及肝癌大鼠肝、心、肺、肾、脾等组织的鞘糖脂图谱及脂结合唾液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肝癌大鼠上述各组织中,脂结合唾液酸含量大幅升高,单唾液神经节苷脂减少(GM_8减少,GM_2与GM_1稍有增多),而多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_8,GD_(1a))相对增多;中性鞘糖脂也有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肝细胞癌变伴有肝外其他组织中鞘糖脂代谢的改变。
夏霞娟岳奕耿富强
关键词:肝肿瘤鞘糖脂神经节苷脂
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对健康大鼠肾皮髓质脂质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0
2000年
何永成廖履坦丁小强夏霞娟吴兆龙韩琴琴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脂质肾毒性
表面活性剂对GD_3合成酶活性的影响及增溶作用
1992年
应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系统研究其对大鼠肝癌GD_3合成酶(CMP-唾液酸-GM_3唾液酸转移酶,ST2)活性的影响及增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riton系列的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较好,在0.1mol/L KCl存在下Tritoa CF-54和Triton X-100(1:1V/V)两者混溶时,其增溶效果比其单独使用更佳,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P-40和Triton CF-54具有最大的激活作用。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的胆酸钠浓度在0.1%~0.2%时对ST2略有激活作用,面大于0.4%时有抑制作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SF2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提示SF2与脂结合的结构区域,与表面活性剂或脂结合时对ST2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夏霞娟赵云谢天培顾天爵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表面活性剂GD3合成酶
各种分化诱导剂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内中性糖脂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作者采用[^(14)C]-标记的半乳糖研究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中性糖脂的合成,以了解佛波酯(TPA)、二甲基亚砜(DMSO]、GM3(NeuAc-Gal-Glc-Cer)、GMI[Gal-GalNAc-(NeuAc)Gal-Glc-Cer]和硫脂对其生物合成的影响。TPA、GM3不但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为单核细胞,而且明显地增加[^(14)C]-半乳糖的掺入。TPAGM3在不同程度上促进[^(14)C]-标记的中性糖脂合成,其中主要促进二己糖基神经酰胺(GL2)合成。DMSO诱导HL-60细胞分化为粒细胞,不仅显著地抑制了[^(14)C]-半乳糖掺入,而且抑制了[^(14)C]-标记的中性糖脂的合成,但是促进-已糖基神经酰胺[GL1]的合成。这些结果提示中性糖脂的生物合成与HL-60细胞的分化有关。
夏霞娟于宽仁
关键词:HL-60细胞白血病
大鼠肝癌组织中GD_3合成酶升高的特异性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作者改进了鞘糖脂糖基转移酶的检测方法,用SephadexG-50Fine成功地分离了酶反应的同位素标记产物与底物。从而缩短了酶活性的测定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减少了同位素的污染机会。在此基础上系统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及正常大鼠各脏器(肝、脾、肾、心、脑、肺、胃)GD3合成酶(CMP-NeuAc:GM3唾液酸转移酶;ST2)及目前报道的其他4种鞘糖脂唾液酸转移酶(ST1、3、4、5)的活性,企图从中选择一种ST2含量高、活性高的组织作为酶分离纯化的材料。结果表明,ST2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肝癌大鼠肝癌组织中特异性升高,从而提示此组织可用作ST2分离纯化的最佳材料。
谢天培夏霞娟顾天爵
关键词:转移酶
各种分化诱导剂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中神经节苷脂合成及唾液酸转移酶的影响
1991年
作者采用[^(14)C]-半乳糖研究佛波酯(TPA)、二甲基亚砜(DMSO)、GM3(NeuAe-Gal-Gle-cer)等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神经节苷酯(Sg)合成及CMP-Neu Ac:LacCer唾液酸转移酶(ST1)活性的变化。TPA、GM3促进HL-60细胞合成[^(14)C]-Gg,也促进GM3的合成。DMSO抑制HL-60细胞合成[^(14)C]-Gg,但促进GM3的合成。各种制剂处理EL-60细胞后,均能使ST1活性升高,但GM3使ST1活性增加不明显,可能是终产物对ST1的反馈抑制。结果提示Gg(GM3)的生物合成和ST1的活性变化与HL-60细胞的分化增殖有关。
夏霞娟于宽仁
关键词:HL-60细胞神经节苷脂白血病
一种新的肝癌中性糖脂抗原HCAl的纯化与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鼠抗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单抗Hab20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从HCC组织中获得了具有较高特异表达的高纯度肝癌抗原,经高效薄层色谱(HPTLC)、放射免疫自显影、双向HPTLC,发现该抗原为一高极性长糖链中性糖脂,其层析行为,免疫组化定位特点及抗原抗体交叉试验,证实它为一种新的肝癌分子标记物,命名为HCAl。通过Foltch萃取,高效硅胶层析等方法提取了肝癌及正常肝的中性糖脂,经HPTLC对比分析,发现肝癌除产生新的特有糖脂条带HCAl外还伴有正常糖脂组份缺失,提示HCC可能存在两种反向的糖基转酶活性改变。
郑东刘彦仿林文棠夏霞娟
关键词:肝细胞癌抗原单克隆抗体糖脂纯化
一种新的肝癌糖蛋白抗原HCA_2的纯化与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单抗(McAb)亲和层析技术,从原发性肝癌(HCC)组织中分离出高纯度新的肝癌相关抗原。ELISA和免疫酶斑点试验表明抗原活性保持良好,纯化倍数达580倍;SDS—PAGE、Western Blotting、PAGE、糖蛋白染色证实该抗原的蛋白组份为94KD和58KD两亚基组成的糖蛋白;抗原酶解、高碘酸钠氧化及ConA亲和吸附试验表明抗原决定簇由糖链构成;糖链含α—甘露糖基;放射免疫试验证实纯化抗原与AFP、CEA无关。其免疫生化特性及免疫组化特征与已知的肿瘤抗原均不相同。
郑东刘彦仿林文棠夏霞娟
关键词:色谱法糖蛋白类肝肿瘤
神经节苷脂GM_2、GM_3、GD_3及脑苷脂对猪肾Na+、K+-ATP酶活性的影晌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报道神经节苷脂单组分GM_2、GM_3、GD_3及脑苷脂对猪肾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M_3对Na^+、K^+-ATP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构上比GM_3多一个唾液酸的GD_3和多一个乙酰糖基的GM_2均无抑制怍用。即使去除唾液酸的CDH,或是在此基础上再去除一个半乳糖基的脑苷脂(CMH)及唾液酸,对该酶也无抑制作用。提示GM_3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动力学研究表明,在不同Na^+、K+浓度对,GM_3对Na^+、K^+-ATP酶的抑制作用,均呈非竞争性抑制。
潘彬刘银坤夏霞娟陈锐群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