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炳杰 作品数:17 被引量:11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桂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前列腺素E1对猪肺损伤的保护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应用肺损伤模型全面研究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PGE1)对肺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应用静脉输注内毒素加大容量控制通气法制备猪肺损伤模型。将16头猪随机均分为给药组及对照组。置入肺动脉导管,监测动脉、混合静脉血气分析;测定基础值及给予内毒素后2、3、4和5h的血液动力学及肺气体交换参数。用气道阻塞技术描记两组动物的静态压力容积(P-V)曲线,并利用S形曲线回归公式拟合P-V曲线以进一步确定和比较其呼吸力学参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结果实验期间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排血指数(CI)均明显下降(P均〈0.05),给药组血流动力学较稳定。除基础测定外,给药组在各监测时间点所有氧合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肺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和肺内分流率(Qs/Qt)]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给药组呼吸力学各种指标(包括上、下拐点)亦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血清TNF-α及IL-8浓度虽都升高,但给药组升高程度不如对照组,且随给药时间的延长下降较快(P均〈0.05)。结论Lipo-PGE1对肺损伤有确切的保护效应,且对血流动力学有稳定效应。 肖军 钟荣 施善阳 叶桂山 夏炳杰 王昌明 黄魏关键词:肺损伤 猪模型 腹腔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研究腹腔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经过确诊的7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 夏炳杰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灌洗 血必净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LTB4、TRPV1及CGR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LTB4、TRPV1及CGRP等指标的变化,分析LTB4-TRPV1信号活化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取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TRPV1拮抗剂组。采用胆胰管开口十二指肠结扎法制备重症胰腺炎模型,术后3 h,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开始分组给药,术后12 h,处死全部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收集胰腺组织备测。用光镜检测胰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ELISA技术检测LTB4变化,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RPV1、CGRP变化。结果:正常组胰腺呈浅粉红色;模型组见胰腺坏死、出血,部分可见腹水,腹水含血,光镜下见胰腺腺体结构紊乱,小叶间隔明显增大,腺体实质内可见大片凝固性坏死并伴有出血,坏死灶及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TRPV1拮抗剂组胰腺组织充血水肿较模型组减轻,未见腹水,光镜下胰腺实质可见少许坏死、出血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其组织病理学评分较模型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见血淀粉酶、LTB4表达明显上升;TRPV1拮抗剂组血淀粉酶、LTB4表达亦增高但低于模型组,较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胰腺组织TRPV1、CGRP m RNA表达上升;TRPV1拮抗剂组TRPV1、CGRP m RNA表达亦增高但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源性LTB4活化TRPV1信号在胆道梗阻性胰腺炎中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阻断TRPV1信号转导将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夏炳杰 陈思羽 黄会云 陈玉 张涛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白三烯B4 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了解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9月ICU使用卡泊芬净>5 d的21例IFI患者临床资料;卡泊芬净首剂70 mg/d,后据肝功能分级予50 mg/d或35 mg/d;治疗期间监测肺影像学、肝肾功能等。结果确诊3例为血源感染,临床诊断、拟诊各14、4例,均为肺部感染;治疗总有效率71.43%;有效组疗程为(21.67±6.88)d,长于无效组的(12.40±5.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先/经验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目标/挽救治疗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是治疗重症患者IFI安全有效的药物;抢先治疗能提高疗效。 骆雪萍 夏炳杰 叶宁关键词:卡泊芬净 重症患者 侵袭性真菌感染 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真菌感染病原菌流行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真菌感染(CVC-RBFI)病原菌流行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取中心静脉血及对侧外周静脉血,做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将确诊为ICU CVC-RBFI 20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设为CVC-RBFI组,并与同期35例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细菌感染(CVC-RBBI)患者CVC-RBBI组比较,分析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调查CVC-RBFI病原菌流行及耐药情况。结果:CVC-RBFI占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CVC-RBI)的36.36%(20/55)。CVC-RBFI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0%(12/20),近平滑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敏感率为50.0%。发生CVC-RBFI的危险因素是留置多根体腔引流管(OR=27.000,P=0.002)及外科大手术术后(OR=11.250,P=0.038)。结论:CVC-RBFI在ICUCVC-RBI中占重要地位,其病原菌以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耐药严峻。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 骆雪萍 叶宁 夏炳杰关键词: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革兰氏阳性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 抗药性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对非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β-葡聚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骆雪萍 李春凤 罗彪峰 叶宁 夏炳杰 李金泽 吴晔 王芸 近年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最为常见,病死率高,IPFI已经成为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关键词:关键词:念珠菌感染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腹腔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流行情况,为SAP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0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58例S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腹腔病原菌培养结果,分为腹腔感染(IAI)组及非感染(NI)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MV)时间、腹内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数≥3、外科干预率、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及胆源性胰腺炎。调查IAI组病原菌流行情况。结果 S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腹腔感染率为51.72%(30/58)。MV时间、腹内压、外科干预是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前10 d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之后革兰阳性菌及真菌逐渐增加。结论 MV时间、腹内压及外科干预与SAP腹腔感染密切相关。S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流行随病程的不同而变化。 骆雪萍 叶宁 夏炳杰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 伴呼吸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侵袭性真菌感染15例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伴呼吸衰竭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征,为SAP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护病房2003-06/2009-0955例伴呼吸衰竭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液病原菌培养结果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IFI组、细菌感染(BI)组及非感染(NI)组,比较3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MV)时间、腹内压、病原菌检出时间、MODS数≥3发生率、外科干预率、CRRT率及病死率.调查IFI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等.结果:IFI率为27.27%(15/55),以腹腔真菌感染为主,占73.33%(11/15),其半数(6/11)合并呼吸机相关真菌肺炎(VAFP).IFI组与BI、NI组比较,MV时间延长(19.53d±4.88dvs14.14d±4.26d,6.23d±2.34d,均P<0.05),外科干预率升高(86.67%vs42.86%,0.00%,均P<0.05).与BI组比较,病原菌检出时间延后(10.13d±2.59d vs5.14d±2.21d,P<0.05),病死率无差异.腹腔和肺部真菌检出前存在BI.部分腹腔真菌感染混合肠球菌感染.结论:伴呼吸衰竭SAP IFI主要部位在腹腔,易合并VAFP,伴BI.应积极处理腹腔感染改善预后. 骆雪萍 叶宁 夏炳杰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呼吸衰竭 侵袭性真菌感染 病原菌分布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进展 2014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因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治疗棘手,病死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P,中度AP (MAP),重度AP(SAP),AP总的死亡率为2%~10%,但SAP的病死率高达>30%[1]。现代医学治疗急性胰腺炎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在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上仍未有重大突破。因此,有关急性胰腺炎的研究已成为中西医共同关注的热门课题。现将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夏炳杰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胰腺炎 病死率 病程进展 急腹症 发病 从PI3K/AKT-trpv1信号通路介导“二次打击”探讨清胰汤防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PI3K/AKT-trpv1信号通路中相关指标表达,探讨清胰汤用于防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按就诊顺序1∶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基础治疗+清胰汤;对照组:基础治疗,连续治疗3周。详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3周临床症状积分;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P110、P85、AKT、trpv1指标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病死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病死率为13.33%,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血P110、P85、AKT、trpv1表达呈上升趋势;治疗后,治疗组血P110、P85、AKT、trpv1表达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P110、P85、AKT、trpv1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清胰汤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trpv1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表达,发挥协同缓解急性胰腺炎的效用。 夏炳杰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清胰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