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莹 作品数:33 被引量:17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梅毒阻断及先天性梅毒患儿预防接种的建议 被引量:2 2020年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公众健康[1]。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可通过胎盘经血液进行垂直传播,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早产,还可致胎儿缺氧、窒息、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先天性梅毒,甚至可导致围产儿死亡等后果[2-3],严重威胁母婴健康。WHO预计,由于母亲孕期感染,每年全球将有超过50万先天梅毒患儿出生[4-5]。目前,临床针对梅毒常采用包括普鲁卡因青霉素、水剂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排除体内毒素。 唐莹 肖雷 王凤双 张松建 黄蓉关键词:先天性梅毒 预防接种 禁忌证 这些疫苗咱爸妈接种了吗 2024年 “我岁数大了,有高血压、糖尿病,不敢打疫苗”“我又不出门,不用打疫苗”……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由于自身基础病多,担心疫苗引发不良反应而拒绝接种疫苗,或是由于平时活动范围小,认为没有必要接种疫苗。然而,在医院的门诊和病房中,罹患流感、肺炎球菌肺炎和带状疱疹等疾病的老年人众多,甚至有人因为流感等疾病导致重症甚至死亡,如果能及时接种疫苗,或许他们就可以免受这些疾病的侵袭。 唐莹关键词:接种疫苗 带状疱疹 流感 高血压 北京市顺义区2012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抗体水平,为卫生部门已制定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顺义区10个乡街的6个月以上健康人群共243人,采集其静脉血以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脊灰抗体。结果 243份血清标本中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94%、98.35%、97.5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98.74、89.61、69.54,各型间GMRT有差异(F=4.574,P<0.05),表现为Ⅰ>Ⅱ>Ⅲ型;户籍、性别、年龄、职业、脊灰疫苗免疫史均不是影响Ⅰ、Ⅱ、Ⅲ型抗体水平阳性率的因素,但年龄、免疫史是影响各型抗体滴度的因素,年龄越大抗体滴度越低,免疫次数越多抗体滴度越大(P<0.05),免疫史<4次和≥4次Ⅰ、Ⅱ、Ⅲ型病毒的抗体G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Ⅰ=5.63、tⅡ=4.02、tⅢ=6.69,P均<0.05)。结论顺义区健康人群脊灰抗体水平较高,对脊灰形成免疫屏障。随着年龄的增大,抗体滴度下降,完成全程免疫即4剂次免疫人群抗体滴度更高,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免疫很必要。 冯冉 李长青 王凤双 吴殚 肖雷 唐莹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抗体 阳性率 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监测 2012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为卫生部门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顺义区12个乡街的5岁以上健康人群采集免疫前静脉血检测抗体,评估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结果:202份血清标本中甲流抗体水平阳性率46.53%(94/202),与北京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2.78。不同性别人群之间甲型H1Nl流感抗体阳性率无差别(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水平阳性率有差别(P<0.05),25岁~29岁、10岁~14岁组抗体水平阳性率高。结论:顺义区甲型H1N1流感实际感染数高于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平均感染水平。甲型H1N1流感感染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感染主要集中在25岁~29岁、10岁~14岁组人群。 冯冉 王凤双 肖雷 吴殚 唐莹 高建华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抗体 4例接种疫苗后偶合癫痫(婴儿痉挛症)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接种疫苗后出现的癫痫(婴儿痉挛症)病例进行因果关联评估,为判定预防接种后偶合癫痫(婴儿痉挛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受种方调查诊断申请,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区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调查诊断专家组,专家组参照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个案因果关联评估法则对病例分别进行诊断。结果经专家组一致认定,4例接种疫苗后出现的癫痫(婴儿痉挛症)案例均不属于AEFI,为偶合症。结论4例接种疫苗与癫痫(婴儿痉挛症)无因果关联。 黄蓉 王凤双 肖雷 唐莹 彭枭然 李春龙 管文奇 张松建关键词:偶合症 疫苗 因果关联 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顺义区AEFI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顺义区共接种疫苗3 304 208剂次,报告AEFI 1 072例,报告发生率为32.44/10万;AEFI 48 h内报告率为99.63%,48 h内调查率为99.72%,街乡覆盖率为93.88%。共报告一般反应825例(24.96/10万),发热、红肿、硬结占84.50%;异常反应120例(3.63/10万),过敏性皮疹占90.83%,严重异常反应7例(0.21/10万);偶合症113例(3.42/10万),上呼吸道感染占91.19%;心因反应14例(0.42/10万)。病例报告集中于5-9月份,≤3岁组病例占总数的77.61%。流感(亚单位)疫苗、流脑A+C(结合)疫苗、百白破+IPV+Hib五联疫苗3种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疫苗接种后当天发生反应的占54.10%,AEFI病例的治愈好转率为100%。结论北京市顺义区AEFI监测系统整体工作质量较高,但报告街乡覆盖率偏低。目前所用疫苗安全性好,应加强禁忌筛查,以较少偶合症发生。AEFI常发生在3岁以内儿童接种后24 h内,应重点监测。有关政策的出台对AEFI监测工作有效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肖雷 王凤双 唐莹 彭枭然 黄蓉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北京市顺义区在校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前后抗体水平监测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在校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前后的抗体水平,为卫生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4个乡街的学生,监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前后的抗体水平。结果:46份免疫前血清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阳性率58.70%(27/46),与北京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有差别(P<0.0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41.2。免疫后抗体阳性率89.1%(41/46),抗体阳转率78.26%(36/46)。46对血清抗体滴度总体呈9倍增高,免疫后GMRT为380.55。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免疫后抗体水平阳性率无差别(χ2=0.00,P>0.05),小学组和中学组之间抗体水平阳转率无差别(χ2=0.049,P>0.05)。结论:顺义区在校学生可能有一半以上曾感染甲型H1N1流感,感染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中学组感染率高于小学组。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接种疫苗是控制学校疫情的必要手段。 冯冉 王凤双 肖雷 吴殚 唐莹关键词:抗体 疫苗 免疫 2009-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4年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信息。结果 2009—2013年北京市顺义区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71例,年平均发病率22.30/10万,疫情总体呈平稳态势。3—9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0.12%;男女性别比为1.95∶1,2009—2013年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25,P>0.05)。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全部发生于学校,有无免疫史、免疫期限大于5 a与免疫期限小于5 a、2剂次及以上与1剂次免疫史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99、6.12和28.04,均P<0.05)。结论中小学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多发人群,应加强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监测工作,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提高并维持高水平2剂次接种率。建议发生暴发疫情时学校启动晨检,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工作。 唐莹 王凤双 肖雷 冯冉 彭枭然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2014年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2014年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顺义区7个乡镇街道作为调查点,选择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健康人群共243人,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方法测定乙脑中和抗体,抗体滴度≥1∶10判断为阳性。结果健康人群乙脑抗体监测阳性率为83.9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1,P〈0.05)。〈1岁组乙脑抗体阳性率最低,不同年龄组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53,P〈0.05);民工、家务及待业者乙脑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职业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81,P〈0.05)。结论顺义区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不易发生乙脑流行。但随着北京市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媒介蚊虫的活动范围可能发生改变,人群自然感染机会下降,同时应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防止乙脑流行。 唐莹 王凤双 肖雷 冯冉 彭枭然关键词:乙型脑炎 抗体水平 北京市某区不同出生队列6~35月龄儿童流脑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不同出生队列6~35月龄儿童流脑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情况,探讨适龄儿童流脑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情况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并导出2017年7月1日—2022年2月28日出生儿童流脑疫苗基础免疫接种资料,描述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和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group A and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conjugate vaccine,MPCV-AC)接种率变化趋势,整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和规范化门诊资料,对适龄儿童流脑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某区儿童流脑疫苗基础免疫覆盖率为98.58%,其中MPCV-AC基础免疫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487.08,P<0.01);北京市户籍、城区地区居住儿童、女孩、MPCV-AC流脑疫苗接种、AA级门诊接种、所在门诊每周门诊日频率>3次、所在门诊登记台数>3台、所在门诊接种台数>3台的儿童流脑疫苗基础免疫全程完成率较高[OR(95%CI)=0.37(0.35~0.39)、0.81(0.74~0.88)、1.07(1.01~1.12)、5.45(1.34~22.23)、1.12(1.00~1.25)、1.22(1.12~1.34)、1.02(1.01~1.29)、1.18(1.06~1.31)]。结论北京市某区6~35月龄儿童流脑疫苗基础免疫覆盖率较高,可将预防接种宣传重点放在流动儿童和农村地区,加强服务人口数较小门诊的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全区流脑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水平。 唐莹 王凤双 李春龙 彭枭然关键词:流脑疫苗 基础免疫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