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秀 作品数:14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细节优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F-36问卷各难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临床依从性。 唐忠秀 陈秀春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 护理 老年性痴呆护理数字化教育模块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数字化教育模块在老年性痴呆( AD )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诊断为AD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均应用药物维持治疗和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数字化教育模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将两组患者MMSE对比分值及ADL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MMSE得分及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数字化教育模块对A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AD患者的认知能力,有效延缓其病情进展。 唐忠秀 陈秀春 易彩霞 苏冬凤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防治对策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的感染发生率,并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0例PICC和140例CVC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为PICC组200例和CVC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穿刺部位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PICC组为100.0%,CVC组为8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5,P<0.05);穿刺部位感染PICC组患者7例,感染率为3.50%,CVC组患者感染31例,感染率为22.14%,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PICC组患者1例,发生率为0.50%,CVC组患者15例,发生率为10.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61,P<0.05)。结论老年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安全、有效,穿刺部位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减轻患者痛苦。 马金秀 李燕 陶利英 唐忠秀关键词:老年患者 中心静脉置管 经外周穿刺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 老年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被引量:4 2012年 总结了老年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通过对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干预策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误吸的发生。认为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与基础疾病、进食种类、进食体位、进食方式等密切相关。 唐忠秀 苏冬凤 陈石桂 陈秀春关键词:老年患者 误吸 护理 射频消融治疗左后间隔旁道伴心房分支旁道一例 2001年 黄文新 阳跃忠 陈建中 潘迪华 夏中华 拱俭华 唐忠秀关键词:射频消融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痴呆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痴呆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7例老年性痴呆并糖尿病患者随机进入实验组:35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健康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7.9±1.3)mmol/L,低于对照组(8.6±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3±1.3)%,低于对照组(9.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及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痴呆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唐忠秀 蒋世银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性痴呆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2013年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引起骨痛、畸形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据统计,2000年中国的骨质疏松患者约为8390万人, 唐忠秀 陈秀春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饮食干预 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在防针刺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2年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临床工作中常发生的意外事件,多种病原体能通过针刺伤传播,并可产生严重后果,所以采用安全性能好的医疗器械,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是关键.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采用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实验组)与常规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有效地降低了针刺伤发生率, 陈石桂 唐忠秀 廖秀兰 唐京京 胡琰艳关键词:针刺伤 静脉留置针 糖尿病肾病与血清内脂素、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血清内脂素、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5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30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同时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TG、TC、LDL-C、H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内脂素、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随着UAER的增加,血清内脂素、CRP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CRP均与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1 c、FPG、TG、TC、LDL-C、BUN、Scr、UAER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内脂素=0.943、0.699、0.511、0.371、0.362、0.398、0.485、0.623、0.832、0.890;rCRP=0.777、0.701、0.416、0.327、0.307、0.449、0.611、0.817、0.893,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0.617、-0.546,P均〈0.01),且两者互呈正相关(r=0.940,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CRP水平随着DN的发展而逐渐升高,两者可能参与了DN的进展。 苏桂兰 唐灵 唐忠秀 刘树娇 陈春莲 陈虹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质 循证护理在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人的恐惧心理,提高满意度.方法对3 600例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 780例,实验组18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恐惧心理明显降低(P<0.01),知识知晓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的恐惧心理及提高病人的认知度及满意度. 陈石桂 唐忠秀 易华 蒋笑怡 陈晓兰关键词:CT增强扫描 循证护理 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