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程 作品数:21 被引量:12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超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脊柱手术血液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D)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脊柱手术血液保护的作用。方法将38例行胸腰椎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行AHHD联合CH,麻醉诱导后30 min内,以20 ml/kg的羟乙基淀粉输注,并同时以平均动脉血压(MAP)基础值的70%为目标行CH,对照组按临床常规处理。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AHHD联合CH前(基础值T_0)30 min后(T_1)、1 h后(T_2)及2h后(T_3)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动静脉血气。结果观察组失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不同时段两组患者SvO_2、ScvO_2、pH和LAC均呈现出不同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3时Ca^(2+)水平较T_0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Hb及Hct水平较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不同时段两组患者MAP、CVP及HR呈现出不同变化,且观察组各时段CVP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与T_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HHD联合CH可安全用于脊柱手术,可明显减少或避免输注异体血,且对内环境无明显影响。 诸葛晓红 周程关键词: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血液保护 不同麻醉方式下老年人骨科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比较 2014年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与老年骨科患者术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445例不同麻醉方式的老年骨科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9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感染发生率为23.08%,173例椎管内麻醉组感染发生率为12.14%,103例神经阻滞麻醉组感染发生率为4.85%,三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4,P=0.001)。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较高。 陶红蕾 周程 李国政 傅之梅 彭从斌关键词:麻醉 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 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围术期泵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泵入右美托咪定对择期开颅手术术后拔管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择期开颅手术者分为A、B、C及D组,每组25例;A、B及C组于不同时期予右美托咪定治疗,D组持续泵入生理盐水,比较拔管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拔管时间A组最短,拔管时VAS评分D组最高,拔管后D组HR、SBP及DBP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拔管后Sp O2下降无统计学意义。D组各时间点HR、SBP及DBP均最高。同时A、B及C组拔管后并发症明显低于D组。结论术前及术中泵入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择期开颅手术术后拔管时间,提高拔管安全性。 姜云峰 周程 严超关键词:开颅手术 围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关节囊周围神经群阻滞在髋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3年 髋部术后疼痛多为中重度,严重影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进而影响患者整体康复进程。因此,髋部术后疼痛管理对患者康复质量至关重要。关节囊周围神经群阻滞(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block,PENGB)是一种新型的镇痛手段,能完全阻滞髋关节前囊的神经,同时对股四头肌的肌力影响较小,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倍受麻醉科医生关注。本文基于PENGB在髋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国内外医学期刊数据库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在研临床试验进行检索汇总并进行前沿综述(state-of-the-art literature review,SotA),总结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研究方向。本综述共纳入14项已发表的RCT及30项在研临床试验,探讨了PENGB的多个研究方向,包括镇痛优势、对下肢肌力的影响、术后康复质量等。根据现有证据显示,PENGB是髋部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在术后镇痛和康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成为促进髋部手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策略之一。 胡兵伟 周程 周薇 冯智英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疼痛管理 苏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2011年 外科手术全麻诱导时对于心血管代偿功能减弱的老年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和放置喉镜可产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较强的应激反应,为了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应选用好合适的麻醉药,苏芬太尼、瑞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且起可以通过迅速释放组胺而发挥相应作用。本研究探讨苏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朱华东 王冬冬 周程关键词:苏芬太尼 应激反应 老年患者 全身麻醉诱导 经口气管插管 全麻诱导 侧脑室内注射神经肽S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镇痛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侧脑室内注射神经肽S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镇痛效果的影响,探究神经肽S对疼痛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体质量为20 g±2 g的56只昆明系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组、切口痛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组。然后利用切口痛-瑞芬太尼模型进行实验,分为Saline组、NPS 0.1 nmol/L组、NPS 1 nmol/L组、NPS 10 nmol/L组,每组8只;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NPS,利用甩尾实验和热板实验观察NPS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的镇痛效果。做小鼠全脑冠状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统计分析c-Fos免疫反应在光镜下位于神经元核内蓝黑色颗粒;收集脑组织样本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Mor和NRS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利用瑞芬太尼联合切口痛成功构建了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疼痛模型,在甩尾实验和热板实验中,发现NPS治疗能有效延长小鼠的甩尾潜伏期和热板实验潜伏应答期;c-Fos免疫组化染色发现NPS治疗能显著减少c-Fos阳性细胞的数目;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证明NPS治疗能够显著下调Mor蛋白水平,而上调NRSF蛋白的水平,说明NPS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且NPS的治疗作用还呈现剂量依赖性,在0.1 nmol/L、1 nmol/L和10 nmol/L 3个剂量当中,随着剂量升高NPS的保护作用越强。结论在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疼痛模型中,侧脑室注射NPS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对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马婷婷 王冬冬 周程关键词: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皮质酮复合丙泊酚对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皮质酮复合丙泊酚对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21 d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6):对照组(Ⅰ组)、丙泊酚组(Ⅱ组)、皮质酮组(Ⅲ组)及丙泊酚+皮质酮组(Ⅳ组),分别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丙泊酚100 mg/kg、皮质酮10 mg/kg、丙泊酚100 mg/kg+皮质酮10 mg/kg腹腔注射,连续用药7d后,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额叶皮质pCREB的表达。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及Ⅳ组pCREB表达下调(均<0.05);与Ⅱ组、Ⅲ组比较,Ⅳ组pCREB表达减少(均<0.05)。结论 100 mg/kg丙泊酚或10 mg/kg皮质酮多次重复应用,大鼠pCREB的表达减少,两药复合应用时抑制作用增强。 陶红蕾 周程 王玉慧 傅之梅 谢玉波关键词:皮质酮 丙泊酚 PCREB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88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麻醉)和观察组(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每组44例。于给药后10、30、60、90 min,通过改良警觉/镇静观测评分法,观察和比较两组QAA/S评分;并对两组遗忘程度、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于给药后30、60 min,QAA/S评分明显降低,而遗忘程度显著提高,体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 周程 朱华东 陶红蕾 马婷婷关键词:咪达唑仑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64例行骨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Ⅰ组(全身麻醉)和Ⅱ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及术后的SBP、DBP、HR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6h、12h、24 h 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术中、术后SBP虽然较麻醉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且Ⅰ组与Ⅱ组患者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的DBP、HR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2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及术后6h也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降低,且Ⅰ组较Ⅱ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睁眼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应答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效果好,是一种适合老年骨折患者首选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范珊珊 李国政 周程 朱华东 彭从斌关键词:骨科患者 老年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麻醉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5年于医院诊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试验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CD3^+、CD_4^+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后CD3^+、CD_4^+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试验组手术后、术后1d以及3d的CD3^+、CD_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CD_8^+以及CD_4^+/CD_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术后、术后1d以及3d的CD_8^+、CD_4^+/CD_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效果理想,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婷婷 胡兵伟 周程 朱华东 李奇关键词:丙泊酚 依托咪酯 感染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