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福有

作品数:210 被引量:842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0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主题

  • 167篇食管
  • 102篇食管癌
  • 67篇肿瘤
  • 45篇食管肿瘤
  • 41篇术后
  • 36篇细胞
  • 32篇手术
  • 30篇预后
  • 29篇贲门癌
  • 26篇外科
  • 25篇食管鳞癌
  • 25篇鳞癌
  • 24篇切除
  • 22篇细胞癌
  • 22篇鳞状
  • 22篇鳞状细胞
  • 22篇鳞状细胞癌
  • 21篇食管鳞状
  • 21篇食管鳞状细胞...
  • 14篇切除术

机构

  • 179篇安阳市肿瘤医...
  • 50篇河南科技大学
  • 40篇郑州大学第一...
  • 26篇新乡医学院
  • 24篇郑州大学
  • 19篇河南科技大学...
  • 12篇林州市肿瘤医...
  • 1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0篇郑州大学第二...
  • 8篇河南省食管癌...
  • 7篇河南省人民医...
  • 7篇安阳地区医院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濮阳市人民医...
  • 4篇湖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南省肿瘤医...
  • 3篇南阳市中心医...
  • 3篇南阳市第一人...
  • 3篇商丘市第一人...
  • 3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06篇周福有
  • 45篇王立东
  • 41篇耿明飞
  • 33篇宋昕
  • 27篇赵学科
  • 24篇杨海军
  • 24篇胡崇明
  • 21篇高社干
  • 21篇王卫杰
  • 21篇马金山
  • 21篇刘怡文
  • 20篇范宗民
  • 20篇李剑
  • 18篇宋清荣
  • 17篇王建坡
  • 16篇曹建伟
  • 15篇付东宏
  • 14篇朱东山
  • 13篇师晓天
  • 11篇黄晓宇

传媒

  • 33篇郑州大学学报...
  • 13篇食管疾病
  • 10篇中国肿瘤临床...
  • 10篇医药论坛杂志
  • 8篇河南肿瘤学杂...
  • 7篇河南大学学报...
  • 6篇肿瘤学杂志
  • 5篇河南外科学杂...
  • 5篇肿瘤基础与临...
  • 4篇山东医药
  • 4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国外医学(肿...

年份

  • 7篇2024
  • 14篇2023
  • 20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1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碳混悬液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钠米碳混悬液在食管癌根治术中淋巴示踪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各40例,前者于术中先向癌灶周围注入钠米碳后再行根治术,后者则不应用纳米碳直接行食管癌根治术。记录黑染淋巴结与未黑染淋巴结数量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钠米碳组平均每例清除(17.9±5.8)枚淋巴结,淋巴结黑染率为51.7%;对照组平均每例清除(14.1±5.3)枚淋巴结,纳米碳组淋巴结清除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3.041,P=0.003)。纳米碳组黑染淋巴结转移率13.0%,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7.3%,纳米碳组黑染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379,P=0.004),同时纳米碳组微小转移淋巴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χ2=4.047,P=0.04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钠米碳混悬液淋巴结示踪效果良好,操作简便,能指导医师制定淋巴结清扫方案,为术后提供更加准确的病理分期。
曹建伟耿明飞朱东山黄晓宇周福有胡崇明李剑付东宏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转移
食管癌左颈胸二切口根治术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调查
2016年
目的调查分析食管癌患者腹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221例患者,均采取左颈、胸二切口途径行根治性切除,同时实施淋巴结三野清扫。统计分析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221例食管癌中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25.34%(56/221)。共清扫1 121枚腹腔淋巴结,其中转移淋巴结占11.51%(129/1 121)。胸段不同部位的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不同(P<0.05),食管癌病变位置越靠下,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TNM分期中不同T分期,不同病变长度,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大体类型等因素无明显关系。结论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即使食管上段癌亦需清扫腹腔淋巴结,经左侧开胸可达到清扫目的。
曹建伟耿明飞朱东山黄晓宇周福有胡崇明
关键词:食管癌腹腔淋巴结淋巴结转移
纳米碳混悬液在食管癌术中不同区域淋巴示踪效果及预后分析
2020年
目的食管癌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行淋巴示踪,分析各区域淋巴示踪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因食管癌在我科进行食管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行淋巴示踪,对照组仅行常规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及各区域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随访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生存情况,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每例清除18.6枚淋巴结,对照组平均每例清除15.1枚淋巴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在转移淋巴结数目(P=0.233)及转移度(P=0.463)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米碳混悬液在下纵隔食管周围淋巴结示踪效果更佳,试验组在此区域平均毎例清除4.38枚淋巴结,其中0.34枚为转移淋巴结,对照组平均毎例清除2.52枚淋巴结,其中0.10枚转移淋巴结,两组比较试验组(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在上纵隔、腹腔及下纵隔其他淋巴结区域,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转移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淋巴结转移为随访终点,试验组淋巴结发生转移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48)。但生存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结论纳米碳混悬液在食管癌术中淋巴结示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下纵隔食管周围淋巴结示踪效果更佳,在距离肺引流区较近的区域示踪效果差,在降低或延迟淋巴结转移方面有一定效果。
曹建伟耿明飞周福有朱东山黄晓宇
关键词: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纳米碳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93例围手术期治疗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分析9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合并糖尿病占1.7%,术前、术中控制血糖在略高于正常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5%。[结论]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陶玲玲周福有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糖尿病术后并发症
食管癌变过程中p53、c-myc、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动态观察
2005年
周福有杨观瑞赵立群裘宋良张三申肖郑生
关键词:食管癌P53
食管鳞状细胞癌遗传易感性和癌变多阶段演进分子机制
王立东宋昕周福有冯笑山李秀敏
主要研究内容:阐明环境和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分子机理是实施高危人群预警筛查和癌前病变干预阻断、早期发现并最终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该项目正是围绕食管癌环境和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分子机理这一广泛关注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遗传易感性
普胸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防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普胸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普胸手术后并发脑血管意外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6~79岁。结果普胸手术后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为0.20%(28/14 645),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麻醉苏醒期发现者7例,术后1~20d发现者21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32.15%,其中6例死于脑疝,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普胸手术后脑血管并发症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发生率较低,病死率较高,预防是关键。
胡崇明周福有付东宏
关键词:普胸手术脑血管意外手术并发症
具核梭杆菌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具核梭杆菌(Fn)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铁死亡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ESCC细胞KYSE30及KYSE150各分为4组:对照组(不感染Fn),Fn感染12、24、48 h组。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与丙二醛(MDA)含量,CCK8法检测顺铂(CDDP)对KYSE30和KYSE15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与GPX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NAscope技术检测222例ESCC及其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Fn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与GPX4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Fn感染阳性和阴性ESCC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Fn感染可诱导KYSE30及KYSE150细胞HIF-1α和GPX4蛋白高表达,提高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并降低细胞对CDDP的应答效力,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ESCC组织中Fn感染,HIF-1α及GPX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ESCC患者中男性、有吸烟史、有饮酒史、肿瘤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侵及纤维膜、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者Fn感染阳性率增加(P<0.05)。Fn感染阳性的ESCC患者术后生存状况较Fn感染阴性者差(P<0.001)。结论:Fn感染可抑制ESCC铁死亡,可能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龙情柔周福有张家豪何珂瑶张哲源刘怡文刘怡文孙蔚孙蔚代宁涛李军扩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具核梭杆菌HIF-1Α预后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105例外科治疗被引量:10
2004年
王卫杰周福有宋清荣苏文中耿明飞崔东海
关键词:食管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外科手术预后
肠道菌群联合血清肿瘤相关物质在鉴别诊断近端结肠癌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索不同部位结直肠癌肠道菌群的差异以及特征菌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近端结肠癌中的鉴别效能。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普外科确诊的结直肠癌(CRC)85例和结直肠腺瘤(CRA)患者8例,根据原发部位CRC又分为近端结肠癌组(PC)22例、远端结肠癌组(DC)15例和直肠癌组(RC)48例。肠道准备前采集患者血液和粪便样本分别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16S rDNA基因测序。采用SPSS(27.0.1)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利用SPSS对肿瘤标志物、特征菌分别进行单独和联合绘制鉴别P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PC组、DC组、RC组和CRA组进行组间比较,糖类抗原125(CA125)、CA72-4以及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3,P<0.05;F=3.596,P<0.05;F=5.787,P<0.01)。其中PC组的CA125水平和CA72-4水平高于RC组[PC组比RC组,(36.84±6.30)kU/L比(12.73±4.21)kU/L,P<0.01;PC组比RC组,(45.56±10.86)kU/L比(3.30±7.63)kU/L,P<0.01],PC组的TAM水平高于RC组和CRA组[PC组比RC组,(124.84±5.19)U/ml比(102.44±3.63)U/ml,P<0.001;PC组比CRA组,(124.84±5.19)U/ml比(95.39±8.42)U/ml,P<0.01]。LEfSe分析显示PC组的特征菌包括拟杆菌科、奈瑟菌科、梭菌科和螺旋体科等。TAM联合拟杆菌科鉴别诊断P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5(95%CI 0.747~0.944),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815。结论不同部位CRC以及CRA间的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异质性,肠道菌群联合肿瘤标志物在区分近端结肠癌中具有良好的鉴别效能。
黄天臣韩晓东张勇李衎郭志朋李磊武亚超王雁军白东晓肖建安赵江曼周福有李维丽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道菌群肿瘤标记生物学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