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窝蛋白1介导TGF-β信号通道调控肺细胞外基质重塑机制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caveolin-1通过介导TGF-β信号通道在体外调控小鼠肺细胞外基质重塑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cav1-/-小鼠作为动物模型设为实验组,野生型C57BL/6J小鼠设为对照组,检测肺机械性指标,测定Ⅰ型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及mRNA水平,检测肺血管蛋白渗出及支气管灌洗液(BAL)中细胞含量及细胞因子水平,测定TGF-β下游信号分子Smad2及ERK1/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肺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加(P<0.05);BAL中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和静脉注射伊文思蓝在肺组织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Ⅰ型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及mRNA水平增加(P<0.05);Smad2及ERK1/2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但BAL中细胞含量及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结论:小窝蛋白1通过介导TGF-β信号转导在体外上调细胞外基质重塑,促进肺纤维化发生。
- 周游孙伏喜周蓉牛常明郭骏华
- 关键词:小窝蛋白1TGF-Β细胞外基质信号传导
- 床边经皮气管切开术在80岁以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 分析床边经皮气管切开术在80岁以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分析18例80岁以上的危重患者实施床边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血压、指脉氧指标,术后血气分析、血乳酸指标,术后并发症包...
- 孙立群孙伏喜牛常明郭骏华周游刘凌云
- 床边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80岁以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 2013年
- 对于危重病人,减少创伤刺激引起应激反应、避免血流动力学波动影响组织灌注非常重要。床边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因手术时间短、对麻醉需求小、局部损伤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然而在≥80岁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床边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 孙立群孙伏喜牛常明郭骏华周游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危重患者经皮穿刺气管套管辅助通气
- 多次电除颤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报告
- 2018年
-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可出现急性肾损伤、肝损害、下肢筋膜间隙综合征等全身多器官、组织的临床表现。该病的病因较多,包括近年来江浙地区多例食用小龙虾后导致的合并肾损害的横纹肌溶解症[1]。我科收治了1例在急诊给予电除颤55次后收住院进一步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其住院期间出现了横纹肌溶解症且合并严重急性肾损伤,需行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现报告如下。
- 武晓春孙立群牛常明王丹周游周峰周蓉孙伏喜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电除颤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损伤
- 热毒宁注射液用于脓毒症致ARDS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致ARDS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及其他临床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滴热毒宁注射液20 m L,1次/d;两组疗程均为10 d。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外周血,进行白细胞(WBC)计数;检测血清CRP、降钙素原(PCT);检测PaO_2、Pa CO2,计算氧合指数(PaO_2/FiO_2)。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ICU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PaO_2/FiO_2均较治疗前增加,Pa CO2、WBC计数及血清CRP、PCT、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上述改变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ICU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撤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脓毒症致ARDS的临床效果较好。
- 周游孙伏喜吴伟孙立群牛常明程志王丹刘凌云顾萍萍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热毒宁注射液临床疗效
- 参附注射液在重症感染性休克中的效果观察
- 目的:分析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参附注射液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40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从我院随机抽选,按照1-40的序号排列,其中,单数为对照组,实施基础疗法;双数为研究组,于基础疗法上加用参附注射液,统计治疗效果。结...
- 王丹孙伏喜孙立群牛常明周游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
- Toll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在体外对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功能影响。方法将去年我院住院患者分3组:AMI组、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pectoris,SP)组及正常对照组,各自从外周血中体外培养DC,各组DC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TLR及CD80水平,RT-PCR检测TLR的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MAPK家族中p38及JNK水平;HSP60刺激各组DC后分别应用ELISA法检测IL-6及TNF-α水平。结果 AMI组中DC表达TLR及MAPK家族水平、成熟标记物CD80水平、HSP60刺激后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TLR介导MAPK信号转导参与AMI患者DC的活化过程。
- 吴伟孙烈蒋振忠周游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TOLL样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树突状细胞
- 微型胸外按压机对院内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评价微型胸外按压机对院内心肺复苏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自主循环恢复的效果。方法:实施院内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别给予徒手胸外按压和应用微型胸外按压机实施机械胸外按压,其余电除颤、呼吸机支持、药物复苏和亚低温等治疗基本相同。排除疾病终末期及中途放弃者。分析两组心肺复苏10、20与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比较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入选患者176例,徒手组79例,机械组97例。机械组在按压10、20及30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徒手组。机械组在按压30 min时的血乳酸值低于徒手组。10min内两组恢复自主循环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min后机械组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徒手组。徒手组4例发生肋骨骨折,机械组无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型胸外按压机实施机械胸外按压能维持整个按压过程中较为理想的平均动脉压,微循环灌注较好,自主循环恢复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孙立群孙伏喜周游牛常明王丹程志刘凌云顾萍萍
-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胸外按压
- HSP60通过Toll样受体对ApoE^(-/-)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HSP60通过Toll样受体(TLR)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在体外对ApoE-/-小鼠树突状细胞(mDC)的功能影响。方法:将ApoE-/-小鼠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从骨髓提取DC,体外培养成熟后分三组:HSP组、LPS组及对照组,分别与HSP60、LPS及生理盐水孵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TLR及CD80水平,RT-PCR检测TLR的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MAPK家族中p38及ERK水平;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L-6及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组中DC表达TLR及MAPK家族水平、成熟标记物CD80水平、分泌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但与LPS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SP60通过TLR介导MAPK信号转导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mDC的活化过程。
- 吴伟蒋振忠周游
- 关键词:TOLL样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热休克蛋白60树突状细胞
- 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树突状细胞激活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分为ACS组与正常对照组。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含rhGM-CSF和rhIL-4的完全培养液培养7 d,使其分化为DC后加入CRP孵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CD80、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反应检测DC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混合淋巴反应上清液中IL-4、IFN-γ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DC表面CD80、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致炎细胞因子IL-4、IFN-γ分泌增多;且IL-4/IFN-γ比值降低。结论:ACS时CRP可明显促进DC的分化成熟,刺激的免疫类型以细胞免疫为主,即产生免疫偏移。
- 吴伟孙烈蒋振忠洪梅杨季明周游
-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树突状细胞免疫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