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海孝

作品数:42 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牵张
  • 9篇牵张成骨
  • 9篇成骨
  • 7篇缺损
  • 6篇骨缺损
  • 5篇下颌
  • 5篇颅骨
  • 4篇新骨
  • 4篇细胞
  • 4篇颅骨缺损
  • 4篇口腔
  • 4篇基因
  • 4篇畸形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形成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外科
  • 3篇两性畸形

机构

  • 27篇武汉大学
  • 16篇四川大学
  • 3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湖北日报传媒...

作者

  • 42篇周海孝
  • 13篇胡静
  • 9篇戚孟春
  • 7篇余墨声
  • 7篇邹淑娟
  • 7篇王松山
  • 7篇李继华
  • 6篇丁俊清
  • 6篇陈学杰
  • 5篇童怡兰
  • 5篇赵月强
  • 5篇段春枝
  • 5篇罗定安
  • 4篇杨安怀
  • 4篇龙道畴
  • 4篇朱占永
  • 3篇陈扬熙
  • 3篇王莉
  • 3篇祝颂松
  • 3篇刘晓姣

传媒

  • 6篇临床口腔医学...
  • 6篇武汉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美容整形...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骨牵张术中新骨骨密度的定量评价
2005年
目的:探讨颅骨牵张术修复骨缺损过程中新骨骨密度的评价方法。方法:成年健康山羊18只,颅顶区制备25mm×10mm全层颅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只建立牵张术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于牵张结束后2,4,6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对照组3只动物与实验组牵张后6周动物同期处死,QCT、DEXA两种方法测量新骨骨密度,比较两种测量方法骨密度值(BMD)及相关性。结果:实验组QCT测量牵张间隙各兴趣区BMD值较前一时段对应BMD值明显增加(P<0.05),同一牵张间隙内各固定时段两端(R2、R3)较中央(R1)BMD值明显高(P<0.05),R2、R3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DEXA测量固定期4周,各兴趣区BMD值较固定2周对应BMD值明显增加(P<0.05),而固定期6周,仅牵张间隙中央(R1)较固定4周对应BMD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牵张间隙内固定期2,4周两端(R2、R3)较中央(R1)BMD值明显高(P<0.05);两种检测方法测得平均骨密度值在各时段均存在正相关(P<0.005);对照组缺损区QCT、DEXA检测未显示有新骨形成。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反映牵张过程新骨骨密度变化,QCT不受解剖结构和牵张器形状的影响,更适于颅面骨牵张术新骨形成的监测评价。
周海孝丁俊清李茂进祝颂松胡静
关键词:牵张成骨骨密度
颅颌面牵张成骨的应用基础研究
胡静王大章李继华邹淑娟祝颂松戚孟春陈刚罗恩应彬彬唐正龙周海孝韩立赤廖运茂王志国
该项目属于口腔医学。牵张成骨(DO)是近年来矫形外科和颅颌面整复外科领域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目前这项技术正迅速而广泛地渗透到颅颌面外科的各个方面。然而,关于DO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还有许多重要问题急待研究与解决。目前,关于...
关键词:
关键词:牵张成骨颅颌面颞下颌关节基因治疗细胞效应
输送盘牵张成骨术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大面积颅骨缺损一直是困扰颅面外科医师的难题。颅骨缺损常见于创伤、感染、肿瘤切除、先天畸形、骨骼疾病等。它不仅影响外观,还可造成患者不适,并影响功能。传统骨移植等修复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尚未在临床推广...
周海孝
关键词:颅骨缺损牵张成骨硬脑膜颅骨缺损修复口腔临床医学
腮腺恶性肿瘤86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总结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经验,评价临床处理原则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0~1999年收治的腮腺恶性肿瘤病人86例,其中初治61例,复治25例,单纯手术治疗56 例,手术加术后放疗30例。比较治疗方...
丁俊清周海孝
关键词:腮腺肿瘤治疗学
文献传递
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治疗干槽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03年
目的 总结吸收性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治疗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治疗 46例干槽症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18例 ,病情重者全身配合应用抗生素。结果 总有效率达 97.8%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吸收性明胶海绵替硝唑敷料具有止痛 ,持续性消炎。
王莉周海孝胡汉珍
关键词:干槽症疗效观察
Nd—YAG激光手术治疗老年人口腔白斑的临床观察
1998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粘膜白色改变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人口腔白斑,其中光滑型22例,疣状型6例,颗粒型3例,溃疡型5例。均采用了Nd-YAG激光手术治疗。结果:追踪随访1~5年。36例中1例因病死亡,3例失访。29例症状消除,病变消失,不留疤痕。2例症状减轻,病变消失,留浅疤痕,不影响功能。1例复发。结论:口腔白斑属癌前病变。一旦患病发展较快,尤其是老年人,应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及时就诊并接受治疗。激光手不效果理想,总有效率可达97.2%。
段春枝程祥惠周海孝何小平
关键词:口腔白斑癌前病变ND-YAG激光激光手术
自制负压管引流与可调节式负压引流治疗PAHG颞部填充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管引流与可调节式负压引流对治疗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填充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07—2017年收治的42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填充术后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自制负压管引流组19例,可调节式负压引流组23例,记录患者切口愈合质量、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自制负压管引流组16例一期愈合,3例二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8.8±3.3)d,患者VAS满意度评分为82.8±3.0;可调节式负压引流组22例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3.2±3.0)d,患者VAS满意度评分88.1±5.1;2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式负压引流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填充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炎症控制更为有效,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王晓利朱占永赵月强周海孝余墨声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下颌骨牵张间隙内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痂形成的可行性。方法:选用54只雄性SD大鼠,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所有大鼠行右侧下颌骨牵张;并于术后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2组。牵张结束时,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注射自体MSCs;而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固定期第2、4、8周分3批处死大鼠,进行放射学、组织学观察,并对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2组牵张间隙内均形成了骨痂组织,但实验组新生骨组织显著多于对照组。计量学分析也显示,各时间点实验组新生骨量(NBV1和NBV2)和新生骨小梁宽度(TN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牵张间隙内行自体骨髓MSCs移植,可有效促进新骨形成,缩短固定期;该方法对众多的颅颌面外科畸形的矫治极具价值。
戚孟春胡静邹淑娟李继华周海孝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下颌骨牵张成骨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移植自体骨痂形成新骨形成
p21和p27基因在眼睑皮脂腺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p21和p27基因在眼睑皮脂腺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2000-2008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皮脂腺腺癌(eyelid sebaceous gland grandular cancer,ESGGC)标本共2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组织内p21和p27基因的表达。并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21和p27基因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对各组组织中p21和p27基因表达的阳性面积率作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1.p21和p27基因在眼睑皮脂腺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21和p27基因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q检验,眼睑皮脂腺腺癌与癌旁组织之间,p21和p27基因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p21和p27基因之间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p21和p27基因在眼睑皮脂腺腺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对眼睑皮脂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p21和p27基因之间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它们在皮脂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刘晓姣董小萍周海孝
关键词:眼睑P21基因P27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应用核因子-κB活性抑制剂预防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吴小蔚余墨声姚忠军王松山李爱林程邦昌龙道畴付俊俐赵月强朱云飞周海孝陈学杰陕声国罗定安
游离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临床修复组织缺损及器官再造的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在临床上,游离皮瓣移植后,发生坏死的情况并不少见。认为,因各种原因导致的I/R损伤是造成移植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如何减轻I/R损伤,提高移植皮瓣的...
关键词:
关键词:游离皮瓣移植整形外科动物实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