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光庆

作品数:63 被引量:217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语言文字
  • 24篇哲学宗教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主题

  • 12篇哲学
  • 11篇文化
  • 10篇语词
  • 9篇汉语
  • 8篇汉语词
  • 7篇释学
  • 7篇汉语词汇
  • 6篇训诂
  • 5篇训诂学
  • 5篇语言哲学
  • 5篇解释学
  • 5篇发微
  • 4篇心理解释
  • 4篇语言
  • 4篇词义
  • 3篇意蕴
  • 3篇语言哲学思想
  • 3篇四书
  • 3篇考论
  • 3篇犯罪

机构

  • 59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仙桃职业学院

作者

  • 63篇周光庆
  • 1篇赵占领
  • 1篇王一军
  • 1篇邹振
  • 1篇刘兵
  • 1篇朱圣元

传媒

  • 10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江汉大学学报...
  • 7篇宝鸡文理学院...
  • 6篇华中学术
  • 5篇孔子研究
  • 3篇长江学术
  • 2篇古汉语研究
  • 2篇学术界
  • 2篇中国审计
  • 2篇江汉学术
  • 2篇人文论丛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弼的《老子》解释方法论被引量:10
1998年
本文认为,王弼通过重新解释《老子》,成功地融合儒道两家思想,从中阐发出新的本体论哲学。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王弼创建的新的解释方法论的内涵、性质与功用:一、辩名析理与得意忘言——相辅相成的语言解释方法;二、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自上而下的解读模式;三、触类而思与复守其母——相互依存的心理解释途径。三者各有分工、各有所宜,而且相互贯通,相互发明。
周光庆
关键词:《老子》得意忘言崇本息末崇本举末解释者
门墙内外忆学缘
2013年
时光总是显得有些仓促,忽然之间我已进入'从心'之年了,即使仅以研习生涯而论,几乎也该'不惑'了.然而,我真的能够完全从心、真的能够完全不惑吗?每当我这样自问时,常常就会情不自禁地伫立门墙内外追忆学缘,进而回顾起自己崎岖的为学之路来。一我出生于农家,生长在乡野,而于门墙内外追忆学缘,自然首先应该注目华中师范学院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
周光庆
关键词:乡野昙花研习
公孙龙名实关系理论发微
2013年
孔子率先提出了"正名"主张,却未能从名学理论上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证。真正首先从名学理论上对早已形成影响的"正名"主张进行了较为深入、较为系统之论证的人,是名家的杰出人物公孙龙,他因此而创造性地建构起了在当时的中国最为新颖、最为深刻的名实关系理论。公孙龙的名实关系理论,在《名实论》中创造性地建构起来,又在《指物论》里得到了本体性的提升。其眼光之敏锐、立论之深刻、境界之高远,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是独到的,而且在许多方面还可以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理论相互解释、相互辉映。
周光庆
关键词:公孙龙《指物论》名家名实关系
王夫之《张子正蒙》诠释方法论初探
2016年
与北宋中期以来包括二程、朱熹在内的许多儒家学者的有关看法相比较,王夫之关于《正蒙》的文本观念,是全面的、深刻的,有着一定的独到性、创造性和科学性。正是从这种文本观念出发,王夫之建构起富有创造性的四种诠释方法论:语言诠释方法,体验诠释方法,类推诠释方法,贯通诠释方法。运用这些方法,王夫之务必要在程朱二子之外另辟蹊径,对于张载创立的"真孟子以后所未有也"的哲学理论大力阐发,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予以重建,从而力图推进中国哲学的发展,挽回当世"人心之横流"!
周光庆
中国经典诠释学研究(专题讨论)——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被引量:16
2004年
周光庆认,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经过为,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在重现和复制文本原意、保证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方面.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们提出的“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标志着中国传统阐释学最终实现了“语言学转向”。严春友则从现象学的视域对中西哲学的两种解释学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在中国强解释传统依然存在的情形下。建立那种旨在解释古代文章的作为一门解释技术的“中国解释学”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也不应该,倒是主张“居中”的现象学和现代解释学值得我们去学习,它或许可以治疗人们在肯定与否定的两极之问跳跃的毛病。李清良鉴于对中西阐释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指出中国的阐释学研究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时代问题出发.就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从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的主体性意识角度切入中外阐释理论的研究,可能是使中国的阐释学研究获得其合法性的一条思路。
周光庆
关键词:经学乾嘉学派中西哲学合法性主体性
自序:探寻通往中国语言哲学的小路
2012年
这本小小的自选集如此选编并自名为《通往中国语言哲学的小路》,是想使其成为我大半辈子崎岖的为学之路的自我写照,将其奉献给读者,以便切实求教。我出生于湖北黄冈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儿时期在放牛打柴、忍饥受寒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祖父、祖母、父亲、母亲诸如做人“要心好”、“要正派”、“要好好读书”、“要成大器”的谆谆家教。1962年,我怀着在长江之滨的黄冈二中慢慢织就的斑斓而又模糊的理想,考上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开始涉猎了一些中国古文化与新文化的典籍,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和历史融注了更多的情趣。读书、散步和遐想,则成为我寄托情趣的主要方式。
周光庆
关键词:语言哲学自序少儿时期自选集新文化
“教”族词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7
2005年
本文在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以甲骨文字材料和历代典籍语料为根据,以“汉语词汇的认知· 解释——文化——哲学”研究思路为参照,论证了“教”系同索词的形式,初步阐发出隐含其中的内在根据、基 本规律及其文化意蕴、哲学意蕴,并且试图以此为研究个案,探索考察分析汉语同类词族的新思路。
周光庆
郭象《庄子注》诠释方法论新探被引量:1
2018年
由于学术界存在某些误解,以为"寄言出意"是郭象注释《庄子》的"根本方法",是郭象齐一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建立其哲学体系的"根本方法",故而笔者追随诸位学者之后进行郭象《庄子注》诠释方法论新探,尝试提出并论证郭象《庄子注》创建的三种主要诠释方法论:一、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即透过"寄言"以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二、顺其章法以探微索隐,即紧扣文本以分析章法而层层解说、层层推理;三、参与论辩以阐发义理,即诠释者本人参与经典文本所表述的论辩场面以阐发义理。本文认为,以上三种诠释方法互动互补而自成系统,才是郭象《庄子注》诠释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和独特风格。
周光庆
关键词:郭象《庄子注》方法论
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读张舜徽先生《戴震学记》
2009年
清代启蒙哲学家戴震痛感当时专制统治者肆意歪曲宋明理学,'以理杀人',以思想杀人,'而祸斯民',因而激起了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精神,起而以'解蔽斯能尽我生'的决心,觳然决然地通过重新解释经典以探求'圣人之道'。张舜徽先生则别具只眼,特在他所撰《戴震学记》里,大力揭示其苦心孤诣,给予高度的评价,并且针对社会现实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熟悉中国当代历史或有亲身感受的学人应该知道,在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令人尊敬的。正是在这些地方,张先生在奉献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实现着一位学者的自我。
周光庆
关键词:张舜徽索道文化经典
中华文化关键词“和·同”考论被引量:3
2010年
作为中华民族与其生存空间互动以创造文化的关键性中介符号,中华文化关键词"和"与"同"的形成发展,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演进规律,又反映了汉语词汇的演进规律,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原先作为普通词,它们孕育了文化的种子;后来通向关键词,它们跨越了崎岖的途径;最后作为关键词,它们发挥了多重的功用。
周光庆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