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云海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3篇蛋白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化疗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增殖
  • 2篇增殖细胞
  • 2篇增殖细胞核
  • 2篇增殖细胞核抗...
  • 2篇溶酶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核
  • 2篇细胞核抗原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抗原

机构

  • 10篇无锡市第二人...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南通大学
  • 1篇溧阳市人民医...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周云海
  • 5篇周士福
  • 2篇夏加增
  • 2篇黄华
  • 2篇姚路斌
  • 2篇张翔
  • 2篇刘益飞
  • 1篇茆勇
  • 1篇任远
  • 1篇姚国忠
  • 1篇徐振宇
  • 1篇周宏
  • 1篇巢琳
  • 1篇张洪志
  • 1篇马兆生
  • 1篇刘学忠
  • 1篇张翔
  • 1篇吴建军
  • 1篇徐闻欢
  • 1篇杜旭东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交通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层粘连蛋白受体、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受体(LN-R)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LN-R、uP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LN-R和u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和61.7%,与癌旁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N-R与uPA蛋白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348,P<0.01)。结论:乳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可能和LN-R和uPA蛋白表达上调密切相关,LN-R表达的上调可能通过激活细胞内某些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u-PA的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周云海刘学忠周士福
关键词:乳腺癌层粘连蛋白受体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侵袭性淋巴结转移
胃癌中LAMP5表达及预后意义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溶酶体相关膜蛋白5(LAMP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选择胃癌组织130例及其邻近正常胃组织标本40例,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检测LAMP5蛋白表达,分析LAMP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TCGA数据库验证胃癌与正常胃组织中LAMP5表达差异,LAMP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采用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研究LAMP5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表明,与正常胃组织相比,胃癌组织LAMP5表达增高,LAMP5表达与胃癌分期(P=0.045)、肿瘤大小(P=0.006)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LAMP5表达与胃癌患者OS呈负相关(P=0.035)。TCGA数据分析显示,与正常胃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LAMP5表达增高(P=0.016);Kruskal检验表明LAMP5表达与肿瘤分级G3/G1(P=0.024)及G3/G2(P<0.001),分期SⅡ/Ⅰ(P<0.001)、SⅢ/Ⅰ(P<0.001)及SⅣ/Ⅰ(P<0.001),肿瘤大小T2/T1(P=0.002)、T3/T1(P<0.001)、T4/T1(P<0.001)、T3/T2(P=0.026)及T4/T2(P=0.005)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LAMP5表达越高,胃癌患者OS越短(P=0.00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06)、分期(P<0.001)、肿瘤大小(P=0.032)、淋巴结转移(P=0.006)、远处转移(P=0.024)和LAMP5表达(P=0.004)可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指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01)、性别(P=0.047)和LAMP5表达(P<0.001)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显示,LAMP5可能参与促进胶原结合、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糖胺聚糖结合、生长因子结合、整合素结合等通路,抑制呼吸作用、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组件、呼吸电子传输链、NADH脱氢酶复合物组件、核糖体结构成分等通路。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表明,LAMP5可能促进ECM受体相互作用、焦点粘附、TGF-β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癌症途径等通路,抑制阿尔茨海�
张翔周宏周云海
关键词:胃癌预后免疫组化
含蒽环类药物不同方案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与心脏毒性对比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比较表阿霉素和吡柔比星两种不同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心脏毒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治的女性Ⅱ~ⅢB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3例,选择的病例均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并且术后应用CTF方案或者CEF方案辅助化疗,其中CTF组42例,CEF组41例。化疗周期均为6个,每21 d一次,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结果截至2010年8月,中位随访26个月,CTF组和CEF组的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3%和95.0%;1年总体生存率均为100%,两组的1年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等,但均可耐受。CEF组的不良反应较明显,恶心呕吐,脱发,心脏毒性均明显高于CTF组(P值分别为0.001、0.002和0.021)。结论 CTF辅助化疗方案与CEF方案相比,疗效不变,毒副反应尤其是心脏毒性更轻。
周云海巢琳周士福
关键词:吡柔比星表阿霉素心脏毒性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COX-2、Ki-67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COX-2、Ki-67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COX-2、Ki-67的表达和MVD。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COX-2、Ki-67表达和MVD变化显著,分别由化疗前的62.5%、(46.81±23.17)%和(32.21±7.80)%,降到化疗后的41.7%、(33.23±18.11)%和(28.77±10.01)%,P<0.05。化疗前后COX-2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Ki-67、MVD均显著高于COX-2阴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降低乳腺癌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
周云海周士福蔡凤林马兆生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COX2KI67微血管密度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61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的28例患者,进行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有效,未出现需手术治疗患者。12个可能与淋巴漏相关的因素中,低体质量指数(BMI)(P=0.026)、淋巴结转移(P=0.012)、术后非限制饮食(P=0.033)、腹腔镜手术(P=0.002)、动脉导向清扫(P=0.013)均与术后腹腔淋巴漏有关,其中低BMI、动脉导向清扫、术后非限制饮食、腹腔镜手术是术后发生淋巴漏的4个独立高危因素。结论低BMI、动脉导向清扫、术后非限制饮食、腹腔镜手术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洪志任远姚国忠吴建军周云海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清扫
YB-1与PC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1(YB-1)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20例患者癌旁组织中YB-1、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YB-1和PCNA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YB-1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0.8%vs.20.0%和60.8%vs.30.0%)(P<0.05);两者的表达水平均与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YB-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17.6%vs.34.3%)(P<0.05)。胃癌组织中YB-1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11,P<0.01)。结论 YB-1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胃癌组织YB-1和PCNA表达有助于胃癌的诊断以及评估其恶性程度和胃癌患者的预后。
张翔周云海姚路斌夏加增刘益飞黄华
关键词: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和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乳腺癌标本中survivin、PCNA、Bcl-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survivin和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87%和62.5%,且淋巴结转移组survivin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指数(PI)平均为(61.5±10.1)%,并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肿块大小、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survivin表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survivin与Bcl-2的表达不相关,有各自不同的机制;PCNA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进展。
杜旭东周云海周士福
关键词:乳腺肿瘤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
PCBP1在140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poly(C)-binding protein 1,PCBP1)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140例CRC组织及相对应140例癌旁肠黏膜组织中PCBP1的表达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分析PCBP1的表达与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PCBP1的表达对CR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CBP1在CRC组织的阳性率为37.1%(52/140),明显低于癌旁结直肠组织的52.1%(73/140);PCBP1的表达情况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BP1表达、TNM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与CRC的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PCBP1低表达的病例预后较高表达的病例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CBP1在CRC组织中低表达,其表达失调与CR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张翔周云海姚路斌夏加增刘益飞张青黄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临床病理学
乳腺癌COX-2表达与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疗效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前后COX-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1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方案为:表柔比星80mg/m2,静脉注射,d1;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静脉滴注,3h,d2,3周为1周期,共2~6个周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COX-2的表达。结果 41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70.7%(29/41)。新辅助化疗前COX-2表达阳性率为63.4%,化疗后为43.9%(P<0.05)。新辅助化疗前COX-2表达阳性者的有效率为61.5%,COX-2表达阴性者有效率为86.7%(P<0.05)。结论 COX-2有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周云海周士福
关键词:乳腺癌COX-2新辅助化疗紫杉醇脂质体表柔比星
乳腺癌患者血脂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乳腺癌患者的多项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LDL—c/HDL-C比值和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探讨不同乳腺癌患者血脂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7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清晨空腹多项血脂数据及临床病理资料,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定性数据采用x2检验,分析患者的各项血脂数据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淋巴结高转移患者的TG水平(P=0.03)及LDL/HDL比值(P=0.03)均高于淋巴结低转移组;而两组患者的TC、LDL-C及HDL—C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年龄、月经状态、BMI指数、免疫组化分型等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多患者的LDL—C/HDL-C比值和TG水平较淋巴结转移少的患者高。LDL—C/HDL-C比值和TG可能是检测乳腺癌转移的较为敏感的生物学指标。
徐闻欢周云海徐振宇茆勇吴小红
关键词:血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