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雪影

作品数:24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护理
  • 6篇动脉
  • 5篇教学
  • 4篇带教
  • 4篇动脉压
  • 4篇动脉压迫止血...
  • 4篇压迫止血
  • 4篇压迫止血器
  • 4篇止血器
  • 4篇脉压
  • 4篇急诊
  • 3篇卒中
  • 2篇动脉瘤
  • 2篇血性
  • 2篇止血
  • 2篇溶栓
  • 2篇术后
  • 2篇思维
  • 2篇思维导图
  • 2篇松节油

机构

  • 18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3篇吴雪影
  • 6篇陈淑良
  • 5篇杨莎
  • 3篇战敏
  • 3篇栾桂君
  • 3篇李向东
  • 3篇宗岩
  • 2篇郑英花
  • 2篇赵永娟
  • 2篇隋韶光
  • 2篇任晓棠
  • 2篇王颖
  • 2篇刘洋
  • 2篇高晓明
  • 1篇郭琳
  • 1篇刘宇飞
  • 1篇杨初蔚
  • 1篇王宏
  • 1篇王凤颖
  • 1篇肖昭扬

传媒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医疗管理...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思维导图在急诊临床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1
2018年
目的在急诊临床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探讨其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实习效果和临床思维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实习的2013级和2014级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3级学生设为对照组。将2014级学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教学时间为1个月。分别比较教学实施前后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思维能力量表评分,教学结束后3个月、6个月再次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测试并比较评分情况。结果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学结束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分仍然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急诊抢救流程的理解、记忆、归纳和整合,应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苑娜吴雪影杨莎
关键词:思维导图临床带教
心理干预对护生临床实习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干预对护生临床实习的影响,并对干预的结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确定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护生160人,年龄18~22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有计划的心理干预,在实习结束前1周再次采用SCL-90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测量,对比两次测量结果,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出科成绩,同时在心理干预前后抽取3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将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心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情绪等,并能够减少偏执,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服务质量。结论通过心理干预能够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护生起到良性的作用。
陈淑良吴雪影郭琳
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不同方法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常规法和改良法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适合临床使用的方法.[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后且需解除制动的病人15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即使用温开水组、松节油组、酒精组,3组解除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时分别采用温开水、松节油、25%~35%乙醇浸润胶带,观察3组病人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解除时间及病人舒适度.[结果]松节油组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操作时间为1 1.73 min±1.94 min,明显少于酒精组及温开水组(P<0.001);松节油组解除胶带时皮肤损害程度明显小于酒精组及温开水组(P<0.05).[结论]在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时使用松节油所需的时间最短,病人舒适度最好.
王凤颖吴雪影陈淑良张丽伟
关键词:止血器松节油皮肤损害
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频电刺激治疗。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咽部肌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和恢复。
吴雪影陈淑良栾桂君战敏
关键词:中频电刺激吞咽困难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急诊溶栓决策延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8年
调查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急诊溶栓决策延迟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便利抽取2017年3月~9月就诊于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相关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急诊溶栓决策时间为(31.81±13.08)分钟,仅6.73%的患者决策时间低于15分钟。多元回归显示决策者、此前是否有医护人员向您讲解过疾病的相关知识、是否对脑卒中高危因素进行预防是影响患者决策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研究结果揭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大范围普及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缩短患者决策就医时间。
吴雪影隋韶光刘洋李向东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
基于雨课堂的SPOC教学对急诊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对急诊临床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7月—2021年4月选取大连医科大学2016级和2017级护理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以2016级48名学生为对照组,2017级60名学生为观察组,教学时间4周。观察组学生采用基于雨课堂的SPOC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实习护生对急诊临床带教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33%的观察组实习护生对基于雨课堂的SPOC教学模式非常满意。结论基于雨课堂的SPOC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通过雨课堂平台学习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操作视频,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效提高护生的考核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带教满意度。
武明金吴雪影苑娜高晓明
关键词:传统教学护理教学护理本科生
基于时效分析的以护士为媒介的急诊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构建适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急诊溶栓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并探讨其在急诊救治中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病例回顾及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质性访谈等方法构建AIS患者急诊溶栓CNP,并对AIS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内实施急诊溶栓CNP干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救治的时间节点、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时效指标,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在接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CT报告-给药及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3个时效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IS患者提供优化的急诊溶栓CNP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雪影刘莹李向东刘洋杨莎王颖
关键词:急诊溶栓治疗临床护理路径急性缺血性卒中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云平台在分级诊疗应用中的路径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双向转诊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途径,而健全的区域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云平台可为分级诊疗顺利运行提供重要保障。文章介绍了基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云平台,通过远程会诊、资源共享、双向转诊等手段,在医疗联合体内实现信息流、医生流、患者流的有序流动,从而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吴雪影李向东王秋节郑英花杨莎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0
2012年
分析14例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支架置入术后可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心动过缓及低血压、高灌注综合征、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与创伤、穿刺局部压迫、置入支架刺激等因素有关。加强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吴雪影陈淑良任晓棠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并发症护理
脾动脉瘤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脾动脉瘤发病隐匿,症状多不典型。脾动脉瘤诊断方式多样,其中超声作为动脉瘤筛查首选,CTA、DSA的诊断率达100%,临床中需综合病史,症状和体征及多项影像检查结果,提高确诊率。治疗方案上,介入和外科手术均有所长,介入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需秉持个体化原则,为患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目前,国内外多集中报道妊娠妇女合并巨大脾动脉瘤,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巨大脾动脉瘤可能与妊娠期间体内性激素的紊乱有关,具体致病机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王宏杨初蔚刘宇飞吴雪影
关键词:脾动脉瘤手术介入治疗个体化治疗方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