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礼安 作品数:46 被引量:165 H指数:8 供职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降钙素对人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破骨细胞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降钙素对人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组织中纯化的破骨细胞的数量以及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破骨细胞贴壁快以及耐胰蛋白酶的特性,采用0.25%胰蛋白酶和0.2%I型胶原酶来分离纯化骨巨细胞瘤中的破骨细胞,设立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浓度为10-8mol/L的降钙素,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数目、形态,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RANKL的表达。结果从骨巨细胞瘤中纯化方法得到的破骨细胞数量较多,加药组破骨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RANKL的蛋白表达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降钙素可显著的抑制骨巨细胞瘤中纯化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秦晗 杨富生 吴礼安 方军关键词:降钙素 骨巨细胞瘤 破骨细胞 去龋及剩余牙本质粘结的当代理念与技术 2013年 “粘结牙科学”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窝洞制备的指导原则。现行的窝洞制备的设计方案与范围扩展主要是基于龋病病损的范围与形状.在可能的情况下会稍稍扩展制成洞缘斜面从而符合微创牙科学的现代理念。各种新型去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使用塑料和陶瓷的车针、改良的龋坏显示染色剂、酶促龋坏溶解剂、龋坏选择性的声磨技术、气磨技术和激光消融技术。这些技术都旨在尽可能选择性地去除或帮助去除龋坏感染的组织.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龋坏累及的组织(累及层).从而做到微创治疗。每一种技术都需要一个特定的去龋终点.并会形成不同性质的剩余牙本质基底,因而对粘结方法的接受力也不同。本文综述了去龋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对剩余牙本质组织粘结能力的影响。 吴瑞鑫 栗洪师 吴礼安关键词:牙本质龋 去龋 复合体 根尖切除后前磨牙发生根尖周病变的非手术根管再治疗:病例报告 2013年 本文报道了一例根尖切除后出现根尖周炎、但无自觉症状的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非手术再治疗。X线检查显示髓室充填不足,根管欠填.根端充填及根尖透射区。治疗包括清理和塑形根管、超声波与连续;中洗法去除根管倒充填物、根管内暂封氢氧化钙、以及用MTA(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充填根管。在35年的随访中.该牙无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状况良好。 高磊 渠乐 吴礼安关键词:根尖切除术 根管再治疗 手术失败 大鼠尼古丁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并观察尼古丁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36只SD大鼠,丝线结扎上颌右侧第二磨牙颈部,左侧未结扎作为自身对照。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尼古丁每日低剂量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尼古丁每日0.83mg/kg、1.67mg/kg腹腔注射。给药第14、28天处死动物,取材。采用组织学、Micro-CT方法观察大鼠牙周破坏情况。结果:第14、28天各组大鼠结扎侧第二磨牙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槽骨丧失值(ABL)均高于对照侧(P<0.01),尼古丁给药后各测量值进一步加重,并呈浓度依赖性。仅给予尼古丁亦可造成大鼠非结扎侧牙槽骨吸收。结论:组织学、Micro-CT方法证实牙颈部丝线结扎方法可成功的建立牙周炎实验模型,腹腔注射尼古丁可致加重大鼠牙槽骨丧失。 刘颍凤 王小竞 吴礼安关键词:尼古丁 实验性牙周炎 骨丧失 MICRO-CT 氯离子通道CLC-7在小鼠牙胚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氯离子通道CLC-7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小鼠牙胚中的总RNA并制备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牙胚标本,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CLC-7在小鼠牙胚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RT-PCR检测发现新生小鼠牙胚有Clcn7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发现E18小鼠牙胚开始有CLC-7的表达,CLC-7存在于牙胚多种细胞,如内釉上皮层细胞、中间层细胞、星网状层细胞、牙乳头细胞、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结论:CLC-7在小鼠牙胚中呈特异性空间分布,可能参与牙胚发育过程的调节。 苏小营 杨富生 段小红 袁林天 李焰 吴礼安关键词:氯离子通道 牙胚 发育 成牙本质细胞中上游刺激因子1对骨桥素表达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检测成牙本质细胞中上游刺激因子1(upstream stimulatory factor 1,USF1)对骨桥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成牙本质细胞 MDPC-23,稳定转染 PCMV-USF1和酸性-USF(A-USF)质粒,提取总 RNA,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桥素的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稳定转染 USF1和 A-USF 的抗性克隆,USF1、A-USF 转染组和对照组骨桥素相对灰度比值分别为:60.33%±4.51%、229.33%±7.09%、110.00%±15.62%,转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F1可调控成牙本质细胞骨桥素 mRNA 转录,该作用被 A-USF 部分阻断。 吴礼安 文玲英 杨富生 王小竞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成牙本质细胞 HLH家族转录因子与牙齿发育调控 被引量:2 2003年 当前对牙齿发育机制的探讨日渐深入 ,尤其是对牙齿发育中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极为活跃 ,已经明确同源异形盒基因 (Homeobox)家族中的多个成员 ,是启动和促进牙齿发育过程不可缺少的信号分子。HLH(helix -loop -helix)家族 ,作为与Homeobox并列的另一大类转录因子 ,因其在神经、肌肉发生 ,心脏发育等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而备受关注 ,关于它们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 ,国外已见报道。本文试图对HLH家族做一简要介绍并就其与牙齿发育的关系进行综述。 吴礼安 文玲英 杨富生关键词:HLH 转录因子 牙齿发育 3种氟素制剂氟离子进入离体乳牙釉质内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比较 3种氟素制剂对离体乳牙釉质氟含量的影响。方法 2 4个乳前牙随机分为 3组 ,各牙冠唇舌向均分为两半 ,分别开窗 ,酸蚀 ,随机将其中 1个作为实验区分配给 1种氟素制剂处理 ,另 1个作对照。 1、2、3组实验区分别用 10 % (NH4) 2 MoO2 F4溶液、38%Ag(NH3 ) 2 F溶液和APF -LaCl3 溶液联用处理 3min ,对照区去离子水处理。将经处理的标本各置入 4ml0 .1mol/L乳酸中 ,4 8h后终止 1、2组试验 ,第 3组持续至 14 4h。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各管溶液内氟离子浓度 ,统计分析。结果 3种氟素制剂处理后 ,离体乳牙釉质中均有氟摄入 ;釉质氟增量以APF -LaCl3 溶液联用组最多 ,38%Ag(NH3 ) 2 F溶液组次之 ,10 % (NH4) 2 MoO2 F4溶液组最少。结论 3种氟素制剂均可增加离体乳牙釉质内氟含量 ,其中APF -LaCl3 溶液联用作用最强 ,10 % (NH4) 2 MoO2 吴礼安 杨富生关键词:氟离子 釉质 乳牙 上游刺激因子1在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 2007年 目的:检测小鼠牙齿发育中上游刺激因子1mRNA的表达及时空分布模式。方法:制备E13,16,19,P1,5,8,11,21d小鼠第一磨牙石蜡切片,用我们前期实验制备的USF1c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USF1mRN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原位杂交染色从钟状晚期小鼠牙胚中开始检测到阳性信号,持续至P11d,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成牙本质细胞与成釉细胞;而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牙胚中未检测到阳性信号,并且在牙齿萌出后(P21d),牙齿中USF1mRNA阳性信号再次消失。结论:牙胚中有USF1mRNA表达,主要位于分泌期的成牙本质细胞和成釉细胞,表达模式具有显著的时空特异性。 吴礼安 文玲英 杨富生 王小竞关键词:小鼠牙胚 MRNA 原位杂交 降钙素对小鼠牙齿萌出途中破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在体研究降钙素对正常小鼠牙齿萌出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同一窝10只出生3d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降钙素组,后者皮内注射鲑鱼降钙素每日1U/100g,连续3d。自注药起7d取其下颌骨,分别用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破骨细胞、RANKL阳性细胞在牙胚周围组织中的变化情况。结果:降钙素组的平均破骨细胞数、RANKL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降钙素对正常小鼠牙齿萌出过程中的破骨细胞可能有抑制作用,这可为牙齿萌出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秦晗 杨富生 吴礼安 方军关键词:降钙素 牙齿萌出 破骨细胞 RAN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