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英

作品数:4 被引量:109H指数:3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并发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灌流联合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液透析滤过
  • 1篇血液透析滤过...
  • 1篇早期护理
  • 1篇早期护理干预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支气管镜术
  • 1篇透析患者
  • 1篇透析滤过

机构

  • 4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4篇吴晓英
  • 1篇黄静
  • 1篇孙伟正
  • 1篇王耀勇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5例急腹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08年
吴晓英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不同预冲方法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中灌流器内凝血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的预冲方法对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中灌流器内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净化科接受HP+HDF联合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例,根据患者预冲方式的不同将患者接受的108例次的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6例次采用灌流器和滤器分别单独预冲的方式,实验组32例次采用血路管、灌流器、滤器联合预冲密闭循管的方法进行预冲。统计两组患者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使用量、肝素使用量,并比较两种预冲方式引起的灌流器内凝血程度和治疗成功率。结果①实验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使用量、肝素使用量分别为(36.7±2.3)min、(1731.9±176.5)mL和(163.4±31.0)mg;对照组为(54.6±3.8)min、(3627.5±189.5)mL和(184.8±25.7)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凝血程度评级为0、I、Ⅱ级的比例分别为87.5%、9.4%、3.1%,而对照组凝血程度分级比例分别为71.1%、23.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成功31例,不成功1例,成功率为96.9%;对照组成功58例,不成功18例,成功率为76-3%。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预冲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预冲时间,成本更低,减轻灌流器内凝血程度,是目前较佳的预冲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广泛推行。
吴晓英孙伟正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95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减少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透析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治疗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透析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早期护理干预明显减少了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且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内瘘闭塞率和动脉瘤样扩张率分别为5.00%和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和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如血栓的形成、出血、血管瘤以及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30.00%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吴晓英黄静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被引量:7
2007年
吴晓英王耀勇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术心理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