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操作与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特应性皮炎(AD)为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归属中医“四弯风”范畴。该病多为心脾炽热、脾虚湿蕴所致,病位主要与心、脾、肺有关,临床选择肺俞、心俞、脾俞刺络拔罐治疗,可达到透邪外出、清热利湿、调和脏腑气血之功,抑制皮肤炎性反应,促进皮损消退。该文介绍刺络拔罐疗法的操作流程,探讨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西医作用机制,以期该疗法在临床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凌晓燕王建青吴明明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皮肤病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
- 基于TRM细胞探讨刺络放血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复发型银屑病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基于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issue resident memory T cells,T_(RM))探讨刺络放血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复发型银屑病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IMQ)二次诱导的方法建立复发型银屑病模型。将实验随机分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络放血组、阳性对照组4组,每组6只C57BL/6小鼠,造模后刺络放血组小鼠在背部皮损夹脊穴区域进行刺络放血,阳性对照组小鼠在背部皮损区域均匀涂抹卡泊三醇软膏,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只抓取,不治疗,共治疗6 d。记录各组小鼠背部皮肤表现并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取各组小鼠背部皮肤HE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表现并行表皮厚度测量,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CD_(8)^(+)T_(RM)与CD_(69)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明显可见红斑、鳞屑、皮肤增厚等表现,PASI评分显著升高,病理切片可见角化过度、炎性细胞浸润、局部出血及表皮层明显增厚(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络放血组小鼠红斑、鳞屑、皮肤增厚等表现均减轻,PASI评分降低,病理切片角化过度、炎性细胞浸润、局部出血程度减轻,表皮层增厚减轻(P<0.05);刺络放血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CD_(8)^(+)T_(RM)及CD_(69)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络放血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CD_(8)^(+)T_(RM)及CD_(69)阳性细胞数有所减少(P<0.05);刺络放血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可能通过抑制机体T_(RM)细胞的表达起到改善银屑病的作用。
- 吴明明问雅琦王建青郭士洋
- 关键词:刺络放血小鼠
- 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
- 2024年
- 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面部皮炎(FD)、手湿疹以及特应性皮炎(AD),并且处方中含有西替利嗪或枸地氯雷他定的患者病历。记录治疗前与第14天随访时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湿疹患者自我检查评分量表(POEM),同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伴随疾病、合并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9例患者,其中FD 77例,手湿疹49例,AD 93例。西替利嗪与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其他治疗对3种皮炎/湿疹在改善EASI评分、IGA评分以及VAS评分均有效(P<0.05)。与基线值相比,治疗后,FD患者中,西替利嗪组与枸地氯雷他定组EASI评分下降分别为0.50 (-0.67,-0.29),0.63 (-0.8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VAS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湿疹患者中,EASI、IGA、VAS评分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中,西替利嗪组与枸地氯雷他定组EASI评分下降分别为0.20 (-0.63,-0.04),0.63 (-0.78,-0.39),IGA评分下降分别为0.25 (-0.33,0.00),0.50 (-0.5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POEM评分下降情况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实世界中西替利嗪或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其他治疗可以改善3种皮炎/湿疹的严重程度及瘙痒。枸地氯雷他定相较于西替利嗪,在改善FD、AD的EASI评分方面占有优势,两种药物对FD、手湿疹、AD的止痒作用相当。
- 张蕊娜吴明明王会名顾军方红林有坤朱慧兰李邻峰
- 关键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
- 浅谈《黄帝内经》正气理论及其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黄帝内经》强调"固护正气""治病求本"。该文基于《黄帝内经》正气理论在血液生成的作用,阐述益气养血法及补肾填精生髓法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 肖晶吴明明
- 关键词:血液病黄帝内经益气养血法扶正固本
- 基于“皮-肺-肠”轴理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2025年
- 目的观察基于“皮-肺-肠”轴理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疹、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患者各80例,随机将每种疾病患者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过程中,荨麻疹观察组1例灌肠后腹痛不适,停药后缓解,退出研究。各对照组予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滴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各组疗程均15 d。比较各组皮损及瘙痒缓解情况,IL-4、总IgE、EOS等变态反应性指标水平。记录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病种观察组瘙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湿疹、特应性皮炎观察组EAS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荨麻疹USA7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各观察组血清变态反应性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安全有效。
- 吴明明张福鹏王建青
- 关键词:肺主皮毛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豨莶消白饮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通路对白癜风模型小鼠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豨莶消白饮对白癜风模型小鼠皮肤毛皮脱色情况、炎症程度、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6周龄C57BL/6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豨莶消白饮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豨莶消白饮组以5%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涂擦50 d诱导小鼠白癜风模型,豨莶消白饮组于造模21 d以147 mg/(kg·d)的豨莶消白饮灌胃干预30 d,阳性药物组灌胃464 mg/(kg·d)白癜风胶囊,观察小鼠皮毛脱色情况,Masson-Fontana染色观察并计算表皮黑色素表达面积百分率和黑色素分布评分,统计含黑色素毛囊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酪氨酸酶(TY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皮肤组织SIRT1、PGC-1α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2O2溶液诱导的模型组小鼠皮肤表皮内黑色素表达面积百分率和表皮黑色素分布评分、黑色素毛囊率、血清TYR和SOD的含量、皮肤组织MnSOD、SIRT1、PGC-1α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MDA、8-OHdG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豨莶消白饮组黑色素表达面积百分率和表皮黑色素分布评分、黑色素毛囊率、血清TYR和SOD的含量、皮肤组织MnSOD、SIRT1、PGC-1α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MDA、8-OHdG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豨莶消白饮组和模型组皮肤组织MnSOD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2O2溶液诱导的白癜风小鼠氧化应激增强可能与SIRT1/PGC-1α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有关;豨莶消白饮能通过调节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强皮肤组织抗氧化能力,防止白癜风的发生发展。
- 丁小媛吴明明王建青
- 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理论探析被引量:4
- 2020年
- 走罐疗法与放血疗法已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该文通过对走罐疗法及放血疗法的理论认识,并结合中医和西医理论对走罐疗法与放血疗法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进行理论探讨,以期为该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吴明明肖晶王建青杜桂营陈战凌晓燕张春燕王昆
- 关键词:斑块型银屑病走罐疗法放血疗法
- 红皮病型银屑病合并脓疱型银屑病伴发Kaposi水痘样疹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红皮病型银屑病和脓疱型银屑病均属银屑病重症,发病率较低,但病情严重,治疗困难,而同时患有2种重症银屑病的治疗尤为棘手。该文介绍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合并脓疱型银屑病同时伴发Kaposi水痘样疹患者的诊治过程。
- 吴明明肖晶王建青杜桂营陈战凌晓燕
- 关键词: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KAPOSI水痘样疹
- 李凤仙从三焦辨治湿疹经验总结被引量:1
- 2023年
- 湿疹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均伴有瘙痒。西医治疗该病时常以口服抗组胺药物,急性期加糖皮质激素,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远期疗效欠佳,部分患者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常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困扰。本病的发生,总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滞肌肤所致,而其核心病机为湿热蕴肤,治疗常以祛湿贯穿始终。三焦辨证是湿热病辨证纲领之一,三焦各种证候标志着湿热病变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疾病的初期阶段在上焦,多在肺心,中焦多在脾胃,下焦多在肝肾。李凤仙主任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从三焦辨治湿疹的学术思想,认为本病初期多在上焦肺心,中后期和亚急性湿疹多在中焦脾胃,慢性湿疹和乏脂性湿疹多在下焦肝肾,治疗以开上、宣中、渗下,调畅三焦气机为主,上焦病证治以清热祛风,凉血利湿为主,中焦病证治以健脾利湿为主,而下焦病证治以滋补肝肾,养血祛风为主,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原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开辟了新思路。
- 吴明明李凤仙
- 关键词:湿疹三焦辨证论治名医经验
- 斑块型银屑病放血疗法操作与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6
- 2019年
- 介绍斑块型银屑病放血疗法操作流程,根据斑块型银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放血疗法开通玄府,透邪外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气血阴阳平衡等方面的作用,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探讨斑块型银屑病放血疗法的作用机制,展望斑块型银屑病放血疗法的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张春燕吴明明肖晶
- 关键词:银屑病斑块型放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