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生
- 作品数:46 被引量:245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儿体外循环后炎性反应及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CPB)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先心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n=15)和对照组(C组,n=12)。P组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C组注同体积NS。于诱导后、主动脉开放30min、2、6及24h采集动脉血,ELISA法测TNF-α、IL-6、IL-8、IL-10及MMP-9含量,行血气分析及动态顺应性(Cd)测定,计算A-aDO2、呼吸指数(RI)等指标。结果:P组在主动脉开放30min、24h血浆IL-6、TNF-α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开放30min、6、24h血浆IL-8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开放2、24hPMN含量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时点血浆IL-10及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主动脉开放后各点Cd明显高于C组,而RI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开放6、24hA-aDO2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CPB后炎性反应从而保护肺功能。
- 陆斌吴安生李军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盐酸戊乙奎醚体外循环小儿
- 胸膜腔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胸膜腔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ASA I^III级的患者3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15例,关胸前两组患者均由手术医生直视下在胸膜腔放置2条导管:1条胸腔闭式引流管,1条细导管(硬膜外导管)。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均常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后送术后恢复室,待患者完全清醒,能配合评估VAS时,A组通过留置的硬膜外导管往胸膜腔内注射0.75%罗哌卡因20ml,B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同时两组患者均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10min;记录两组患者胸膜腔用药前以及用药后5min、15min、30min、2h、4h、6h和8h的VA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胸膜腔用药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在用药后5min、15min、30min、2h、4h的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A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膜腔注射罗哌卡因是胸腔镜肺部手术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胸膜腔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可以明显降低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张绿秀张序忠吴安生陈思思徐旭仲
- 关键词:胸膜腔罗哌卡因舒芬太尼镇痛
- 90例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对比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n=30),B组芬太尼+异丙酚组(n=30)和C组异丙酚组(n=30)。结果A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VAS评分,A和B均较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异丙酚,同时联合使用适量瑞芬太尼,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巩永恒吴安生
-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人工流产麻醉
- 不同时机导尿对全麻胆道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全麻前后导尿对胆道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胆道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A组与B组各20例,A组在麻醉前患者清醒状态下导尿,B组在麻醉后导尿;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频率、手术后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及躁动分值。结果B组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频率增高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苏醒期躁动分值B组高于A组,B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比A组明显延长。结论清醒状态下接受导尿术的胆道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轻,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影响小,并可缩短手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
- 朱小舟周燕叶文婧蒲青凡吴安生
- 关键词:导尿全麻苏醒期躁动
- 不同时机导尿对全麻胆道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 目的探讨全麻前后导尿对胆道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胆道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麻醉前患者清醒状态下导尿,对照组在麻醉后行导尿术;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频率、器官拔管时间及...
- 朱小舟周燕叶文婧蒲青凡吴安生
- 关键词:导尿全麻苏醒期躁动
- 文献传递
- 依达拉奉对止血带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止血带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4例ASA分级I~II级、单侧下肢手术、手术时间1~1.5h及需用止血带患者随机分为3组,上止血带前注射依达拉奉组(E1组,=14)、上止血带后注射依达拉奉组(E2组,n=15)和对照组(C组,=15)。均采用L2~3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上止血带前(T0)、上止血带后1h(T1)、松止血带后0.5h(T2)、2 h(T3)、6 h(T4)、24 h(T5)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IL-8、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C组在T3~T5时点IL-6和IL-8浓度升高(均<0.05),在T2~T5时点TNF-浓度和MDA浓度升高,SOD降低(均<0.05),在T2~T4时点MPO升高(均<0.05),在T4~T5时点cTnI浓度升高(均<0.05)。E1组和E2组在T3~T4时点IL-6和IL-8浓度升高,但与同时点的C组相比明显减少(均<0.05);E1组和E2组在T2~T4时点TNF-浓度升高,但与同时点的C组相比明显减少(均<0.05);E1组和E2组在T2~T5时点MDA和SOD与同时点的C组比较明显减少(均<0.05);E1组和E2组在T2~T4时点MPO与同时点的C组比较明显减少(均<0.05);E1组和E2组在T4~T5时点cTnI浓度与同时点的C组比较明显减少(均<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下肢手术患者松止血带后心肌损伤,其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及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有关。
- 陆斌巩永恒张序忠吴安生李军
- 关键词:心肌损伤止血带依达拉奉
-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18年
-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A组),37例应用局麻(B组)。A组患者麻醉时间长于B组(P〈0.05),麻醉满意度(90%)高于B组(68%)(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术中操作时A组疼痛VAS低于B组(P〈0.05)。2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未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提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何少奇夏海杰汤呈宣吴安生唐小君张维浩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椎体成形术
- 术前应用石杉碱甲对老年人全麻术后脑内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影响
- 2012年
- 石杉碱甲等胆碱酯酶抑制剂(Chol inesterase inhibitors,CEI)作为益智药已广泛应用于轻度和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的临床治疗.新近的研究已经明确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障碍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暂时性的低下关系密切,发病机制与老年痴呆有共同之处[1].本研究根据石杉碱甲对老年人全麻的术前应用观察,探讨石杉碱甲对全麻术后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 吴安生张序忠贾志强占爱霞赵敏张绿秀
- 关键词:全麻术后石杉碱甲术前应用老年人胆碱酯酶抑制剂
- 曲马多对大鼠CYP450及其肝功能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考察曲马多依赖性大鼠模型肝脏CYP450酶活力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以生理盐水、80 mg/(kg·d)苯巴比妥和60 mg/(kg·d)曲马多灌胃给药,建立曲马多依赖性大鼠模型;采用Cocktail体外孵育法结合液质联用(LC-MS)技术测定大鼠肝脏中CYP1A2、CYP2B1、CYP2C11、CYP2D2、CYP2E1、CYP3A1各同工酶酶活性;RT-qPCR技术对上述同工酶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血生化仪分析肝功指标。结果 (1)与空白组相比,阳性对照组CYP1A2、CYP2B1、CYP2C11、CYP2E1、CYP3A1酶活性分别为(190. 15±33. 58)、(98. 02±36. 00)、(1 348. 79±40. 76)、(3 214. 66±133. 51)、(292. 76±33. 32)μg/ml,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与空白组相比,阳性对照组CYP1A2、CYP2B1、CYP2C11、CYP2E1、CYP3A1 mRNA表达显著上调,分别上调(89. 88±14. 22)%、(95. 12±16. 00)%、(351. 25±32. 33)%、(556. 85±42. 88)%、(52. 56±11. 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P2D2 mRNA无明显变化。实验组CYP1A2、CYP2B1、CYP2E1、CYP2D2 mRNA表达分别上调(75. 12±21. 45)%、(66. 32±18. 14)%、(81. 35±23. 55)%、(382. 74±33.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YP2C11、CYP3A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3)在肝脏生化指标水平上,与空白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ALT、AST、LDH含量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马多滥用会诱导大鼠CYP1A2、CYP2B1、CYP2E1和CYP2D2酶活性升高和肝脏损伤。
- 黄丽娜陈聪易林高吴安生蔡啸静娄晓辉
- 关键词:曲马多滥用CYP450肝功能
- 低浓度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左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80例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60例。Ⅰ组用0.125%左布比卡因,Ⅱ组用0.12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组用0.062 5%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当产妇宫口开至3 cm时,L2-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3组硬膜外分别注射各自的注射液5 mL,观察5 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追加各自注射液10 m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3组自控镇痛(PCA)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0 min,背景剂量为5 mL/h。观察镇痛效果、镇痛药物用量、运动阻滞、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pH。结果与镇痛前比较,3组镇痛期间VAS评分降低(P<0.05);镇痛30 min,1 h,2 h,3 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PCA有效按压次数和左布比卡因总用量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和Ⅱ组比较,Ⅲ组产妇左布比卡因总用量和催产素使用率下降(P<0.05)。3组产妇产程时间、胎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左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0.062 5%左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更适合临床需要。
- 胡世特陆斌吴安生
- 关键词:左布比卡因舒芬太尼镇痛硬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