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伟
- 作品数:22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严重肺动脉瓣狭窄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 新生儿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6.8%。肺动脉瓣狭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新生儿严重肺动脉狭窄死亡率高达17%,急诊手术治疗可挽救生命。手术在常温、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采取上...
- 吴嘉伟
- 文献传递
- 血液病患儿静脉输液港的临床运用被引量:1
- 2009年
- 吴嘉伟顾秀萍沈闵
-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血液病患儿静脉穿刺困难输液装置静脉导管手术植入
- 新生儿麻醉130例临床分析
- 吴嘉伟姚桂英李玲娥
- 关键词:麻醉学小儿疾病全身麻醉静脉麻醉Γ-羟基丁酸钠
- 感染性休克对血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感染性休克对血细胞的影响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15003)张建平,朱锦祥,张锡庆,吴嘉伟,白京荣,何敏感染性休克引起机体血流分布异常,并使血液理化特性发生变化,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感染性休克不可逆。本实验通过制备幼猪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
- 张建平朱锦祥张锡庆吴嘉伟白京荣何敏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细胞动物模型
- 新生儿腹部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 2004年
- 总结 12 7例新生儿腹部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其中基础复合骶管麻醉 5 1例 ,气管插管加骶管麻醉 32例 ,静吸复合全麻 4 4例。认为手术部位、术前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状况是选择不同麻醉方法的主要根据 ;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加强呼吸管理并注意保暖是保证患儿麻醉平稳的关键。
- 康立吴嘉伟李月琴袁晴
- 关键词:新生儿腹部手术麻醉方法
- 张力-应力下再生骨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2
- 1994年
- 应用自制改良式Ilizarov外固定架对30只山羊施行左胫骨骨干延长术。术后第7,14,21,28,35,49和63天分别各处死4只山羊。标本行光镜、电镜观察,发现张力-应力下骨延长骨发生符合膜内成骨,矿化沿定向胶原束逐渐形成板层骨,5~6周后成骨细胞出现,同时骨小梁直径增粗。愈合早期大多数成纤维细胞直接演变为骨细胞,在骨细胞的四周同时形成骨隐窝,使其发生可以不完全依赖于骨外膜及骨内膜的成骨细胞或骨生成细胞,能更早地在延长上、下端形成骨组织。说明成纤维细胞不仅产生胶原,而且在Ilizarov再生骨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 王晓东张锡庆王科文吴嘉伟朱锦祥汤雪明
- 关键词:骨延长术骨再生纤维母细胞
- 儿童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核磁共振成像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明确核磁共振成像下儿童脊髓圆锥末端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骶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儿童,年龄1 d^15岁。以记数方式表示脊髓圆锥末端对应脊柱位置,将每一脊柱单元等分为上、中、下1/3,并分别用U、M、L表示,椎间盘作为一独立节段。将T12-U1/3记为0,T12-M1/3记为1,T12-L1/3记为2,T12-L1记为3,由上到下依次记数。将患儿分为不同年龄段:<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按照性别将患儿分为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比较2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231例,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09例,年龄为(4±4)岁。<1月、1~5月、6~11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患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对应记数分别为:7.3±2.0、7.3±2.3、6.4±1.8、6.5±2.6、5.4±2.2、5.5±1.8和5.0±1.8。M组和F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儿童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对应记数分别为:7.3、7.3、6.4、6.5、5.4、5.5和5.0。
- 唐然王谦吴嘉伟盛茂王晓东
- 关键词:儿童脊髓磁共振成像
- 小鼠异氟醚麻醉效应靶点脑组织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受体类型的确定
- 2016年
- 目的确定小鼠异氟醚麻醉效应的靶点脑组织神经元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类型。
方法培育异氟醚敏感和耐药品系ICR/CD-1小鼠各100只,雌雄各半,65~70日龄。取脑组织,提取总RNA后反转录为cDNA,PCR法测定cDNA序列,比较两种品系小鼠GABAA受体各亚基cDNA的序列。
结果两种品系小鼠GABAA受体α1~6、β2,3、γ1~3亚基的cDNA序列完全一致。GABAA受体β1亚基的cDNA序列有1个单核甘酸多态性的位点,即核苷酸位点462位(C/G);异氟醚敏感品系和异氟醚耐药品系小鼠GABAA受体β1亚基的cDNA序列中该位点为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0%和87.0%,与异氟醚敏感品系小鼠比较,异氟醚耐药品系小鼠GABAA受体β1亚基的cDNA序列中该位点为C的基因型频率升高(P〈0.01)。
结论小鼠异氟醚麻醉效应的靶点为脑组织神经元含β1亚基的GABAA受体。
- 康立吴嘉伟钱秋李月琴袁晴王谦
- 关键词:异氟醚神经元
- 曲马朵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术后躁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曲马朵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术后躁动的效果及最佳剂量。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注曲马朵1mg/kg(A组)、1.5mg/kg(B组)、2mg/kg(C组)。结果 A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C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C组较A组和B组长,三组中B组苏醒质量较好。结论曲马朵能有效预防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术后躁动,以1.5mg/kg剂量效果最佳。
- 万绪娟吴嘉伟
- 关键词:曲马朵扁桃体切除术
- 新生儿外周静脉—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静脉—静脉同步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BD公司20G套管针留置技术,建立一条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通道抽血和另一外周静脉输血,在生命体征监护下行同步换血。结果17例新生儿换血病例中,换血量为100~204ml/kg,换血前后总胆红素下降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总胆红素下降率平均达48.82%(33.95%~75%)。单位血量的胆红素下降率平均为172%(110%~333%),换血总量的胆红素下降率平均为69.15%(28%~213.3%)。换血后Hb、RBC、Hct、Ret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新生儿外周静脉—静脉同步换血既安全有效,又方便易行。
- 冯星吴嘉伟丁晓春肖志辉孙斌俞生林朱雪萍
- 关键词:新生儿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