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云书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碳纤维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真空
  • 3篇真空热处理
  • 3篇力学性质
  • 3篇金属
  • 2篇再结晶(冶金...
  • 2篇铜基
  • 2篇磨损
  • 2篇金属复合
  • 2篇金属复合材料
  • 2篇合金
  • 2篇X射线衍射分...
  • 1篇电镀
  • 1篇电镀层
  • 1篇镀层
  • 1篇镀金属
  • 1篇镀镍
  • 1篇硬铝

机构

  • 12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2篇吴云书
  • 5篇陈汴琨
  • 5篇易沛
  • 4篇甘永学
  • 1篇唐国宏
  • 1篇王世洪

传媒

  • 3篇中国航空学会...
  • 2篇全国首届材料...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金属科学与工...
  • 1篇材料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宇航学会...
  • 1篇全国复合材料...
  • 1篇中国金属学会...
  • 1篇中国兵工学会...

年份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 4篇1986
  • 4篇198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展望
吴云书
关键词:金属复合材料
再结晶加热速率对LC9超硬铝晶粒细化的影响
了再结晶加热速率对LC9超硬铝晶粒细化的影响。发现:对于在变形前经过时效处理的试样,只有当加热速率超过临界值(约13℃/秒)后,晶粒尺寸方能获得强烈的细化,否则(如在空气炉中加热),晶粒要异常地长大;析出相的存在促进了再...
唐国宏宋作舟吴云书
关键词:晶粒尺寸晶粒细化硬铝超硬晶体再结晶(冶金)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被引量:6
1991年
综述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对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工艺作了介绍,并对碳/铜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进一步完善制备工艺和深入性能研究是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
甘永学吴云书
关键词: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铜基
国产兰州碳纤维不同连续电镀层的相容性研究
对国产兰州催化法碳纤维分别进行了镍、钴、铜、铁的连续电镀,并对这几种金属镀层与碳纤维的相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碳纤维连续电镀层经不同温度真空加热处理后的形貌及结构变化;镀层元素对碳纤维的作用情况;镀层碳纤维的力...
易沛陈汴琨吴云书
关键词:碳纤维相容性镀镍电镀真空热处理金属复层
自动器用材的发展趋势
吴云书
关键词:力学性质
Ti—10V—2Fe—3Al合金中的相变
段君王世洪吴云书
关键词:X射线衍射分析钒合金力学性质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与磨损行为的研究
甘永学陈汴琨吴云书
关键词:金属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试验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摩擦与磨损行为的研究被引量:8
1989年
研究了用热压法制造的碳纤维增强铜—5%锡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对碳纤维的体积分数改变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速率的变化规律作了分析,进行了磨屑成分分析及磨面的形貌观察,初步提出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下降、磨损率减小,认为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碳纤维/铜—5%锡”复合材料的磨损是粘着和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高温下或纤维体积含量较高时,氧化磨损是主要磨损形式。
甘永学陈汴琨吴云书易沛
关键词:复合材料磨损铜基碳纤维
不同温度真空热处理对两种国产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的研究对象是国产上海氧化法和兰州催化法生产的碳纤维。研究工作中,结合力学性能的测定,对经不同温度真空热处理后的碳纤维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碳纤维力学性能的测定则分别采用了丝束和单丝拉伸的方法。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
易沛陈汴琨吴云书
关键词:显微组织(金相学)X射线衍射分析热稳定性力学性质真空热处理
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研究真空热处理温度对两种国产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尝试性地引入了一些概率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测定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中除了采用单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单次测定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极限误差外,还引入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检验等...
易沛吴云书陈汴琨
关键词:材料力学性质真空热处理概率统计计算法方差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