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世卿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脐静脉内皮
  • 4篇脐静脉内皮细...
  • 4篇细胞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3篇人脐
  • 3篇人脐静脉
  • 3篇人脐静脉内皮...
  • 3篇肿瘤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皮
  • 3篇静脉内皮细胞
  • 3篇基因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增殖
  • 2篇真核

机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广东省口腔医...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14篇吴世卿
  • 7篇曾曙光
  • 5篇章锦才
  • 5篇温志欣
  • 3篇艾伟健
  • 3篇郑俊发
  • 3篇薛国初
  • 2篇刘启才
  • 2篇卿安蓉
  • 2篇张积仁
  • 2篇李玉兰
  • 1篇周会喜
  • 1篇刘曙光
  • 1篇刘雄
  • 1篇艾伟建
  • 1篇陈伟菊
  • 1篇陈国栋
  • 1篇陈少鹏
  • 1篇彭细毛

传媒

  • 3篇现代医院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胫骨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胫骨种植体骨结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糖波动组以及持续高血糖组。对三组大鼠进行糖耐量试验,并对三组大鼠胫骨种植体骨结合率以及种植体周围骨组织TGF-β1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糖波动组以及持续高血糖组耐量试验均出现了异常。且血糖波动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持续高血糖组大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w,血糖波动组以及持续高血糖组大鼠胫骨种植体骨结合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w及12 w血糖波动组大鼠胫骨种植体骨结合率明显低于持续高血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w正常对照组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波动组以及持续高血糖组,而持续高血糖组TGF-β1表达水平高于血糖波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对种植体骨结合率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对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影响大于持续性高血糖。
吴世卿温志欣陈国栋
关键词:糖尿病种植体骨结合血糖转化生长因子Β1
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34例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因、手术治疗的不同术式及手术年龄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3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住院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均为创伤所致.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患者术后平均张口度为3.3cm。复发6例,总体复发率为17.6%。纤维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关节纤维粘连松解+关节盘复位未见复发。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单纯裂隙关节成形术复发率最高,达30.8%;裂隙关节成形术+颞肌筋膜间置复发率为16.7%;分别以肋骨肋软骨移植和喙突移植+颞肌筋膜间置行关节重建术总的复发率为9.1%;裂隙关节成形术+关节盘复位未见复发。5~9岁组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后复发率为28.6%,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创伤是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主要原因,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式采用裂隙关节成形术+颞肌筋膜间置或裂隙关节成形术+关节盘复位或关节重建术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单纯裂隙关节成形术复发率较高,不宜单独使用;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后易于复发,需密切随访,指导功能训练。
曾曙光吴世卿艾伟健薛国初郑俊发周会喜刘曙光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关节强直手术方法复发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在其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基因在HUVE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HUVECs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特征和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HUVECs中Tie-2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HUVECs约于24h完全贴壁,4~5d后融合成单层铺路石样结构。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法证实细胞是HUVECs。RT-PCR检测到HUVECs中Tie-2mRNA条带明显,SABC免疫细胞组化法检测到Tie-2蛋白在HUVECs胞浆、核膜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以上。结论胰蛋白酶灌流消化法可获得高纯度的HUVECs,Tie-2在HUVECs中呈强阳性表达。
吴世卿郑俊发曾曙光陈少鹏薛国初章锦才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肿瘤
口臭的相关病因与治疗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口臭是指呼吸时出现臭味的一种症状,好发于中老年人,据调查将近65%的人曾经有过口臭的经历,从诊治口臭的患者病因研究中发现约90%来源于口腔局部疾患。不容忽视的是,口臭也常是某些严重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现代医学领域对口臭的分类、病因和治疗已有一定共识,现综述如下。
温志欣吴世卿
关键词:口臭相关病因
抗肿瘤微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2012年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复发均有赖于血管的新生,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以肿瘤血管生成的各个环节及其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改变为靶点,然而基因载体的靶向性问题和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基因治疗发展和应用中的障碍。随着肿瘤特异性靶向菌株的发现和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将厌氧菌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领域。本文就肿瘤的抗微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现状,以及厌氧菌作为肿瘤基因导入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管宇吴世卿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厌氧菌基因载体
RNA干扰酪氨酸激酶受体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早在1971年,Folkman就提出了肿瘤生长具有血管生成依赖性这一概念,以后陆续有实验研究表明,肿瘤连续性生长必需有血管形成,当实体瘤生长到直径为2mm时,如继续生长,就需要血管供应的保障,瘤细胞可能产生一种肿瘤血管生...
吴世卿
关键词:血管生成HUVECSRNAI
文献传递
口腔颌面部多原发性癌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2013年
报道多原发性异时性口腔癌1例,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分析其诊断、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口腔多原发性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温志欣管宇吴世卿
关键词:多原发性癌口腔癌
改良口内微创切口入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口内微创切口入路与颌间牵引联合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颌角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实施经改良口内微创切口内固定复位联合术后2周颌间牵引疗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口外入路切口复位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手术参数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参数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改良口内微创切口入路联合颌间牵引治疗下颌角骨折,术后并发症少,满足患者对美观及术后功能恢复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吴世卿温志欣卿安蓉刘雄
关键词:下颌角骨折口内入路颌间牵引
Tie-2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 kinase with immunoglobulin-like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mology domains,Tie-2)基因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ie-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传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DAB显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中的Tie-2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培养的活细胞具有单层"卵石样"排列的典型特征,SABC法检测到Tie-2蛋白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膜中均呈深棕色颗粒。结论Tie-2在ECV304细胞株中呈强阳性表达。
吴世卿曾曙光郑俊发艾伟建章锦才
关键词:内皮细胞肿瘤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真核共表达质粒的构建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含有人巨细胞病毒(CMV)调控表达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MV-TK-IRES-EGFP。【方法】设计HSV-tkcDNA的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HSV-tk基因序列,将PCR产物进行T载体克隆获得重组质粒pMD18T-TK,测序分析选定序列正确的克隆提取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SalⅠ和BamHⅠ分别酶切pMD18T-TK和pCMV-IRES-EGFP质粒,将HSV-tk基因定向亚克隆至pCMV-IRES-EGFP载体,酶切鉴定,构建获得含EGFP和HSV-tk基因的重组质粒,Lipofectin介导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并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酶切见特异酶切图谱,该质粒在瞬时表达时获得EGFP的良好表达。【结论】含HSV-tk和EGF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MV-TK-IRES-EGFP构建成功,为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在后续实验中进行自杀性基因治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曙光吴世卿张积仁章锦才刘启才艾伟健
关键词: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真核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