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
- 作品数:43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湖北省某县健康人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检测和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县健康人群中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的保护性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7个年龄组共189份健康人群血清样品,采用血清杀菌试验方法,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疫苗株(C11)作为靶菌,检测和分析湖北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对C群Nm的血清杀菌力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9份健康人群血清对C群Nm的杀菌抗体阳性率为44.4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37,人群保护率(抗体滴度≥1:8)为38.10%,其中,1~2岁年龄组GMT最低(1:2.96),阳性率为33.33%,人群保护率为23.33%,15~19岁年龄组GMT最高(1:10.80),阳性率为56.67%,人群保护率为50.00%。6岁以下儿童GMT为(1:4.78),阳性率为39.29%,保护率为33.03%,低于较高年龄组。结论湖北省6岁以下年龄组健康人群对C群Nm血清杀菌力水平较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小年龄儿童仍需要采取措施提高C群流脑抗体水平;继续进行免疫效果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 吕静杨红梅徐丽朱兵清江永忠李国明程均福尹遵栋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群
- 湖北省2000-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了解流脑疫苗接种后的流行新特征。方法在全省4个监测点运用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等方法对健康人群做带菌调查和不同时期的抗体水平测定及全省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带菌率为4·33%,带菌以B群为主,发病以A群为主,A群抗体水平较高,C群抗体在疫苗免疫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病原株对磺胺类药物100%耐药,对青霉素等7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病原株的可能变迁和耐药性对此病需继续加强监测与预防。
- 吕静刘力孙净程均福林凤荣吴海翔
- 关键词:流脑流行病学疫苗
- 2010年湖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人群免疫水平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人群免疫状况,评价预防接种质量和效果,制定免疫对策。方法分七个年龄组抽取黄石和咸宁两个地区部分健康人群,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水平。结果两个地区健康人群中,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27.14%,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安全保护率分别为55.71%和60.29%。结论抽取的湖北省两个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均比较低,提示要扩大接种覆盖率,缩短强化免疫周期,提高冷链运转效率和疫苗接种质量。
- 占建波霍细香杨北方张迟江永忠叶建君李国民赵明江徐军强吕静杨红梅王鸣张莉周军詹发先
- 关键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
- 2006—2015年宜昌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病例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通过血清学诊断,了解乙脑发病情况;并对确诊的乙脑病例按照入院诊断进行分析,为今后乙脑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宜昌市6所病原学监测医院采集的血液、脑脊液标本进行乙型脑炎检测,了解乙脑发病情况,并对确诊的乙脑病例按入院诊断分为确诊组和漏诊组,分析两组在流行特征、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确诊61例乙脑病例,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确诊病例入院诊断以非乙脑为主;诊断组(n=18)与漏诊组(n=43)比较发现,两组在年龄和季节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嗜睡、意识障碍、抽搐和脑膜刺激征方面发生诊断组高于漏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常规指标方面,脑脊液白细胞含量漏诊组明显高于诊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宜昌地区乙脑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医疗机构对乙脑病例漏诊严重,特别是大年龄儿童、成人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者容易发生漏诊,应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开展乙脑的IgM实验室检测。
- 邹文菁占建波王蕾吕静杨红梅彭延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漏诊
- 湖北省随州市健康人群嗜血杆菌带菌率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随州市健康人群嗜血杆菌的带菌率和抗生素敏感性。方法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采集湖北省随州市健康人群咽拭子,进行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并采用玻片凝集和荧光PCR方法对流感嗜血杆菌(Hi)进行血清型和基因型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所有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1年和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Hi、溶血嗜血杆菌(Hh)和副流感嗜血杆菌(Hp)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90%、4.76%、2.86%和14.76%、13.81%、3.33%。Hi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克肟、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35.71%、57.14%、83.93%、83.93%、87.50%、96.43%、96.43%,Hh的敏感率为41.03%、56.41%、94.87%、94.87%、76.92%、97.44%、92.31%,Hp的敏感率为53.85%、76.92%、84.62%、100%、76.92%、53.85%、76.92%。仅Hi和Hp对美罗培南(P=0.015)和环丙沙星(P<0.001)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与2011年相比,2016年Hi对氨苄西林(P=0.025)、头孢克洛(P=0.044)、头孢克肟(P=0.027)和阿奇霉素(P=0.003)敏感性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h仅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P=0.045)和阿奇霉素(P=0.013)敏感性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p对7种抗生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嗜血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嗜血杆菌对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
- 何飞聂富张雅婷吕静杨红梅李国明朱兵清邵祝军
- 关键词:嗜血杆菌药物敏感性
- 十堰市1971-2018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和脑膜炎奈瑟菌菌群变迁趋势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1971年至2018年期间十堰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2008-2018年健康人群携带脑膜炎奈瑟菌(Nm)变迁趋势。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71-2018年十堰市流脑流行病学特征,采用Excel分析2008-2018年在十堰市监测工作中收集的健康人群Nm菌株资料。结果1971-2018年十堰市经历两次流行期均发生在20世纪70至90年代(1976-1979年和1984-1986年),1995-2018年年发病率保持较低水平;1995-2018年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集中发病时间在12月至次年4月,0~20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88.76%(158/178),10~1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n=49),死亡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段人群,发病和死亡病例的男女比例分别为2.12:1(121/57)和3.67:1(11/3),病例主要分布在十堰市郧西县(n=50)、房县(n=44)和竹山县(n=24),占全市病例的66.29%(118/178);发病和死亡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学生;2008-2018年间,健康人群Nm总带菌阳性率为3.30%,年带菌阳性率范围在1.18%~5.45%,一共分离得到93株Nm菌株,包括B群48株,不可分群29株,C群13株,W群3株。结论十堰市流脑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脑膜炎奈瑟菌流行血清型为B群、C群、W群和不可分群。
- 高景枝何飞吴良侨宋晓佳刘海波张雅婷杨红梅吕静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流行病学特征
- 湖北省首例C群脑膜炎奈瑟菌致死亡病例报告被引量:6
- 2010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5岁,湖北省黄石市商业服务人员,2009年2月5日在家出现畏寒、发热、乏力、双下肢疼痛半日,烦躁不安、伴有恶心、呕吐,少许咳嗽,无头昏、头痛症状,在家未治疗,2009年2月6日上午仍感觉畏寒、双下肢疼痛、乏力症状加重,伴呕吐一次,随即到黄石市爱康医院门诊就诊,
- 吕静程均福杨红梅王鸣刘勇诸智杰朱兵清徐丽
-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C群
- 湖北省1951~2001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被引量:13
- 2003年
- 吕静陈慧萍孙净
-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
- 湖北省2009年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为了解湖北省2009年健康人群血清中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抽样评价预防接种质量。方法:分七个年龄组抽取黄冈地区、咸宁地区、宜昌市和十堰市四个地区部分健康人群,采用间接ELISA法(定量)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IgG抗体水平。结果:四个地区健康人群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5%5、9.3%和62.2%。结论:湖北省四个地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保护率比较低,提示我们要扩大接种覆盖率,提高冷链运转效率和疫苗接种质量。
- 杨红梅吕静霍细香王鸣徐军强詹发先江永忠占建波
- 关键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 2012年湖北省霍乱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分析2012年湖北省霍乱流行的病原学特征,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各疫情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查找霍乱传染来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5株霍乱弧菌菌株进行常规生化鉴定和毒素基因检验,以及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获得电泳酶切指纹图谱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5株霍乱弧菌经检验均为霍乱0139群,产毒株占71.42%,霍乱弧菌耐药结果显示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57.14%、88.57%、80.00%。PFGE电泳图谱条带总相似率为80%~100%,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三起疫情中相同地区的大部分菌株都聚为一类,同源性为100%,提示为相同菌株感染所致;仅来源于荆州地区甲鱼中分离的菌株单独为一类与其他菌株不同。结论2012年湖北省霍乱弧菌的优势菌株为0139群,大部分产毒。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大部分耐药;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高度敏感;疫情中相同地区的大部分菌株聚为一类属于同一来源,不同地区的菌株有一定的变异,几起疫情暴发均与聚餐有关,所以注意食物卫生,从甲鱼中分离的菌株不产毒,提示甲鱼可能并不是疫情的主要毒株来源,应密切关注海、水产品的监测情况。
- 张婷杨红梅程均福吕静刘公平李国明
- 关键词:霍乱弧菌毒素基因耐药率脉冲场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