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春
- 作品数:22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为探讨趋化因子受体 CXCR4在人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采用 Real-time RT-PCR 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中 CXCR4 mRNA 的表达,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并结合组织阵列检测鼻咽正常组织、鼻咽癌和鼻...
- 王爽鲁娟吕丽春丁彦青姚开泰
- 关键词:鼻咽癌趋化因子受体4
- 文献传递
- HBsAg特异性CTL诱发HBV转基因小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用HBs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给HBV转基因ICR小鼠过继性输注,通过肝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发现其能诱发类似急性肝炎病变,提示抗原特异性CTL在HBV抗原所引起的宿主细胞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损伤的过程中有作用。
- 张宜俊刘光泽王洪敏吕丽春吕丽春
- 关键词:HBSAG肝损伤乙型肝炎病毒
- 转染人pIgR的小鼠鼻咽上皮细胞在EBV感染前后基因表达谱差异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应用cDNA阵列技术研究转染人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hpIgR)的二亚硝基哌嗪(n, n'-dinitrosoperazine, DNP)转化的小鼠鼻咽上皮(TMNE)细胞系在EBV感染前后基因表达谱差异,探索EBV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鼻咽癌的发病机制。方法提取转染hpIgR 的TMNE细胞在EBV感染前后的总RNA,逆转录成α-32P-dATP标记的cDNA探针,与AtlasTM mouse cancer array 1.2 阵列膜进行杂交。利用AtlasImageTM 软件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共有25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有23个基因表达上调,2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EBV感染可使转染细胞的多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这些基因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王爽吕丽春李虹江培洲姚开泰
- 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CDNA阵列
- PCR和原位杂交检测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探索汕头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病是否与HPV感染有关。方法:用L1区共用引物PCR和HPV18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对55例新鲜食管瘤标本进行检测。结果:PCR和原位杂交的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72%和81.80%,癌旁粘膜HPV检出率高于癌组织(P<0.05)。而且原位杂交提示不同病变杂交信号分布特征不同:癌旁“正常”和单纯增生上皮呈层状分布,原位癌层状分布特征消失,阳性细胞弥散全层,浸润癌呈区域性阳性。结论:HPV感染可能是食管癌的病因之一。
- 吕丽春沈忠英游绍进沈健蔡唯佳
- 关键词:食管肿瘤HPV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
-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与EBV感染上皮细胞
- 2002年
- 病毒受体决定了病毒对细胞、动物的易感性。EB病毒与鼻咽癌发病关系密切,但EBV进入上皮细胞的机制至今不明。本文对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其与EBV感染上皮细胞的关系作一综述。
- 吕丽春何英
- 关键词: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EBV感染上皮细胞鼻咽癌
- Fas与FasL的相互作用: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的共同致病机制被引量:7
- 2000年
-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是特殊类型的细胞加速死亡 ,从而导致特定组织的损伤。虽然引起此反应的各种环境和遗传因素尚不清楚 ,但最近的研究提示 :在器官自身免疫病的组织破坏阶段 ,Fas/FasL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共同的致病机制。
- 吕丽春
- 关键词:FAS抗原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 高低发区食管癌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的PCR检测被引量:9
- 1997年
- 目的:为明确食管癌与HPV感染是否有关,我们对比研究了高低发区食管癌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43例汕头高发区和41例广州低发区石蜡包埋食管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汕头高发区阳性率为69.77%(30/43例),而广州低发区仅为29.27(12/41例),两地区食管癌组织HPV感染率明显不同(P<0.05)。结论:HPV可能为食管癌的病因之一。
- 吕丽春沈忠英邱向南唐纯志沈健蔡唯佳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PCR食管肿瘤HPV
- 鼻咽癌来源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诱发转基因小鼠鼻咽不典型增生被引量:4
- 2002年
- 为建立鼻咽癌来源潜伏膜蛋白 1 ( N-L MP1 )转基因小鼠模型 ,从整体的角度研究 N-L MP1的功能 ,进一步阐明 EB病毒在鼻咽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应用 DNA重组技术将角质细胞特异性启动子 EDL2与 N-L MP1连接 ,构建转基因 EDL2 -N-L MP1 ;并用显微注射技术 ,将转基因 EDL2 -N-L MP1注射入小鼠受精卵前核 ,再将注射后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鼠 ,获得转基因鼠 ,然后观察目的基因在鼻咽部的表达和病理变化。本实验共获得 53只转基因鼠 ,PCR法证明其中 6只小鼠有 N-L MP1基因扩增带 ,Southern杂交显示 PCR阳性小鼠有特异的杂交信号 ,整合率为 1 1 .3 % ;1只 4月龄的转基因鼠出现了鼻咽部不典型增生。说明 N-L MP1单独就能诱发小鼠鼻咽部发生癌前病变 ,为 EB病毒可能是鼻咽癌的主要病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蓝轲乔贵林沈新民张玲吕丽春姚开泰
- 关键词:鼻咽癌潜伏膜蛋白1转基因小鼠
- 人鼻咽癌组织中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2007年
- 目的用cDNA微阵列膜比较鼻咽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研究鼻咽癌组织中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24例鼻咽癌组织总RNA和正常对照总RNA(24例正常鼻咽组织RNA等质量混合)分别经逆转录探针标记与微阵列膜杂交。然后用Pathway4.0软件分析杂交结果,并用RT-PCR反应验证微阵列杂交结果。结果在1625个鼻咽癌差异表达基因中,共有转录因子相关基因35个,12个基因表达上调,23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多个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这些转录因子在鼻咽癌组织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爽吕丽春方唯意姚开泰
- 关键词:鼻咽癌转录因子基因表达谱
- 转录因子Snail及黏附分子E-cadher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nail及黏附分子E-cadher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并结合组织阵列检测正常鼻咽黏膜、鼻咽癌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癌石蜡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37.84%)显著低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100%)(P<0.001),高于淋巴结转移癌组(0/12)(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是否具有远处器官转移密切相关(P<0.05)。鼻咽癌组织中Snail表达阳性率(59.50%)显著高于正常鼻咽组织(36.67%)(P<0.05),低于淋巴结转移癌组(91.67%)(P<0.05),Snail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是否具有远处器官转移密切相关(P<0.05)。鼻咽癌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nail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联合检测Snail和E-cadherin对预测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
- 王爽吕丽春周伟姚开泰
- 关键词:鼻咽癌S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