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晓新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市瓯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院感染
  • 2篇死亡病例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免疫缺陷
  • 2篇HIV/AI...
  • 2篇病毒
  • 2篇病例
  • 1篇药酒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原体
  • 1篇源水
  • 1篇知识知晓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中毒
  • 1篇人免疫缺陷病...
  • 1篇三间分布
  • 1篇生活用水

机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温州市瓯海区...
  • 2篇浙江省温州市...

作者

  • 7篇叶晓新
  • 4篇杨汝奔
  • 2篇邓子德
  • 2篇贾卫东
  • 2篇黄丽芬
  • 1篇陈志敏
  • 1篇岑玉文
  • 1篇陈伟烈
  • 1篇陈贤
  • 1篇陈贤
  • 1篇梁奕晓
  • 1篇徐剑

传媒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345例艾滋病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某传染病医院艾滋病住院死亡病例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和对死亡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345例艾滋病住院死亡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5例艾滋病住院死亡病例共发生医院感染47例,52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3.62%,感染例次率为15.07%;其中15例(31.91%)医院感染与死亡直接相关。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18例次,34.62%)为主,其次为消化道(13例次,25.00%)和皮肤软组织(11例次,21.15%)等;病原体种类构成分别为细菌(12株,25.53%)、病毒(10株,21.28%)、真菌(6株,12.77%)及其他病原体(19株,40.4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30d、侵袭性操作、2个及以上部位的合并机会性感染、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结论医院感染是艾滋病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机会性感染,缩短住院日,减少侵袭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黄丽芬邓子德叶晓新岑玉文贾卫东
关键词:艾滋病人免疫缺陷病毒死亡病例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病原体
一起农村生活源水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暴发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调查一起农村中发生的胃肠炎暴发疫情,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提出整改性建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找出致病因子。结果2021年1月29日—2月1日,该村发现胃肠炎病例62例,临床症状以呕吐(64.52%)、腹痛(59.68%)、腹泻(53.23%)、恶心(53.23%)为主,全部病例集中在该村一组,经实验室检测,在该村水井中,水井附近一处粪便直排口,村民家中末梢水中及病例粪便标本中均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主要为被粪便污染的井水作为生活源水进入村民家中,导致用水村民感染诺如病毒。该村生活源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亟需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章忠辉杨汝奔叶晓新
关键词:诺如病毒农村井水生活用水
HIV/AIDS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某院408例HIV/AIDS死亡病例医院感染、机会性感染的特征.方法 对408例HIV/AIDS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某医院HIV/AIDS住院患者4434例,死亡408例,住院病死率9.20%.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病死率较前下降.医院感染49例(12.01%),54例次(13.24%).病原体最常见的是细菌13例次(24.07%).常见部位是呼吸、消化系统,分别是20例次(37.04%)、12例次(22.22%).本组病例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合并两个及以上部位的其他机会性感染、住院时间大于30 d、侵袭性操作、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98.77%的死亡病例中出现机会性感染1041例次,与死亡直接相关的占81.13%.病原体最常见是真菌393例次(37.75%),感染部位以肺部、口腔为主,分别是335例次(32.18%)、231例次(22.19%),其中艾滋病指征性机会性感染334例次(32.08%).结论 机会性感染(包括医院感染)是HIV/AIDS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和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防止医院感染,及时有效的HAART治疗是提高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黄丽芬邓子德叶晓新陈志敏贾卫东陈伟烈曾燕
关键词:HIV医院感染机会性感染
2009-2014年温州市瓯海区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瓯海区2009-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温州市瓯海区2009-2014年手足口病报告21 383例,年均发病率为357.49/10万。重症病例101例,死亡2例,死亡率0.033/10万,病死率0.002%。〈6岁儿童病例占97.71%,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有4-7月和9-10月两个发病高峰。全区13个街镇均有病例发生,居前6位的分别是:梧田街道、娄桥街道、郭溪镇、潘桥镇、新桥街道及仙岩镇,占77.45%。病原构成以EV71型为主,占检测患者的81.73%。结论在流行高峰季节应加强0~6岁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
梁奕晓叶晓新杨汝奔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三间分布病原学
一起误服外用药酒致乌头碱群体性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调查一起误服外用药酒(草乌酒)引起的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统一的《食物中毒事件个案调查登记表》对中毒患者进行调查,对中毒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于中毒现场采集残留食品10份,剩余未饮用的药酒1份及水样1份送实验室检测。结果误服外用药酒的11人均发生中毒,罹患率100.00%,潜伏期30 min^3 h。临床症状主要为四肢麻木、头晕、心律失常、恶心和呕吐,与乌头碱中毒症状吻合。未饮用的药酒样本中检出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其含量分别为4.67、25.20和52.00 mg/L。残留食物样本和水样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起事件为误服含乌头生物碱外用药酒引起的群体性中毒。
杨汝奔陈贤叶晓新徐剑
关键词:乌头碱外用药酒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广东地区345例HIV/AIDS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HIV/AIDS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对345例HIV/AIDS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某医院HIV/AIDS住院患者3406例,死亡345例,病死率10.13%。自2005年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病死率较前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者病死率为14.61%(299/2046),与≥200个/μl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D4^+下降,病死率上升。(2)机会性感染累及99.42%(343/345)死亡病例,共出现机会性感染924例次,与死亡直接相关的占84.64%。机会性感染以真菌和细菌感染最常见,感染部位以肺部、口腔、全身播散性、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主,其中重症肺炎、播散性青霉菌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艾滋病指征性机会性感染占29.65%。引起HIV/AIDS死亡的因素还有机会性肿瘤、HIV相关性疾病及艾滋病非相关性疾病等,占15.36%。无接受有效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亦构成死亡的因素,其中接受HARRT者疗程超过3个月只占6.96%。结论终末期艾滋病患者病死率极高,机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及时有效HAART治疗是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黄丽芬唐小平蔡卫平雷春亮张复春陈伟烈叶晓新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4^+T淋巴细胞
温州市瓯海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温州瓯海区两次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结果,探讨在居民中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有效途径。方法 2010年和2014年分别选择6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瓯海区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39.37%)较2010年(26.63%)明显提高(P<0.01)。其中结核病症状知晓率最高,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知晓率最低。与2010年相比,更多的人愿意了解结核病知识,有时间时愿意参加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2014年经广播、报刊杂志、展览、网络及光盘途径获取结核病知识者较2010年明显增多,但传单和宣传画、宣传栏和墙报、电视、从他人听说4种途径依然是居民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带有健康知识的实用物品,文字为主、图画为主(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更受居民欢迎。结论随着时间推移,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广播、报纸及网络宣传逐渐受到关注,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进行宣传工作。
叶晓新陈贤杨汝奔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