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慧娟
- 作品数:27 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见危不助犯罪化立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见危不助罪多见于国外立法,但不同国家与地区关于此罪的规定各有不同,涉及救助的危险前提、危险的紧急程度、救助者的适格问题、救助条件限定及保护法益等方面。欧陆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在见危不助行为犯罪化问题上的态度较为不同。学界从行为自由、法律强制与道德义务、刑法因果关系、立法的司法实践可能性等方面对见危不助行为是否应当犯罪化进行的探讨,体现出不同立法背景与理论基础对犯罪化的价值选择差异。
- 叶慧娟徐留成
- 关键词:犯罪化
- 论绑架罪的犯罪既遂标准被引量:3
- 2008年
- 绑架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作为犯罪客体要件要素的两个客体都被侵犯时才符合本罪的客体要件.绑架罪是行为犯,其行为应是复合行为,包括绑架行为或偷盗婴儿和勒索财物或提出不法要求.本罪中单纯实施了绑架行为不能认定为犯罪既遂;实施绑架行为并向第三人勒索财物或提出不法要求后也不能当然立即认定为犯罪既遂;若犯罪结果已经现实的发生,或者犯罪结果尚未现实发生,而犯罪人单纯地放弃犯罪行为已不能阻止犯罪结果发生,方能认定为犯罪既遂.
- 叶慧娟曹俊金
- 关键词:绑架犯罪既遂犯罪中止
- 权力符号:“官二代”现象的社会解读被引量:13
- 2011年
- "我爸是李刚"宣语的背后隐含着特定时代背景下"官二代"的行为逻辑,其实质是官员子女对权力符号的继承与运用。传统社会权构化的惯性是"官二代"有意识地使用权力符号的内在驱力;现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封闭趋向强化了权力符号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权力符号与社会观念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互动情势构成"官二代"演绎权力符号的人文语境。
- 叶慧娟
- 关键词:官二代社会解读
- 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犯罪预防和控制应立足于犯罪、被害和国家三元结构,被害人是犯罪预防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青少年网络被害包括精神性被害和物质性被害,青少年易遭网络被害的原因与其年龄、生理、心理特征紧密相关,具有网络被害性、加害与被害的互动性和被害的高发性和被害类型的特定性等特征。青少年网络被害预防包括社会被害预防、群体被害预防和个体被害预防三方面。
- 叶慧娟刘守芬
- 关键词:被害人被害预防
- 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被引量:7
- 2008年
- 虽然笼统地谈论某类刑事立法时,从道德人手难免有些未脱窠臼之嫌,道德不是必然甚至不是显而易见的影响因素,甚至有学者认为,"见危不助"犯罪化是一个道德无涉的问题。但正如英美法系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无论如何,关于"Bad Samaritan Law"讨论的重点最终还是落脚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同时,它也是我国学界讨论"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焦点之一。道德虽不是讨论见危不助犯罪化问题的唯一基点,但却是一个必要的方面。本文将从对道德本身的分析、对道德与法律之关系的解读入手,准确地理解道德及其与法律的关系,进而研究见危不助道德归属及其所违反的道德义务刑法化的问题。
- 叶慧娟
-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道德义务西方法哲学道德判断能力密尔义务主体
- 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研究
-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大爆炸,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这一新的生存空间和新型生存方式,网络犯罪随即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的青少年网络犯罪则因为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和特性更成为重中之重。当...
- 叶慧娟刘守芬
- 文献传递
- 心理机制制约下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被引量:3
- 2007年
- 针对社会上频频发生的见危不助事件和见危不助行为犯罪化立场的泛化,考察一项刑事立法的相关制约因素,是刑事理性选择的必然。作为法益与法制有机组成部分的犯罪化刑事政策,只有基于对人的基本认识与判断,分析人们的心理认知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见危不助场合的心理反应机制,探析影响人们选择见危不助行为方式的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才能谨慎地处理和看待见危不助犯罪化的问题。
- 叶慧娟
- 关键词:心理机制犯罪化
- 社区矫正立法化研究被引量:65
- 2005年
- 社区矫正作为防止犯罪人再次犯罪的一种模式, 早已或正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从立法的角度研究, 国外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较为发达, 在对其做简要考察的基础上, 对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并具体提出一些立法上的建议: 1) 对目前社区矫正的定性应拓宽, 社区矫正立法应成为一个在纵向和横向上立体化、多元化的法律体系; 2)建立相应的矫正对象分类机制, 确立新的社区矫正适用标准; 3) 应该明确矫正对象的权利和矫正工作者的权力界限; 4) 合理化惩罚体系, 将惩罚方式和矫正相衔接, 矫正型惩罚方式优先。
- 刘守芬王琪叶慧娟
- 关键词:社区矫正
- 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研究
- 本文立足于犯罪预防的犯罪、被害和国家三元动态结构的建立,对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要想对犯罪有全面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就必须把被害人因素纳入进来,建立犯罪要素和犯罪预防控制的三元结构。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现...
- 叶慧娟刘守芬
- 关键词:被害人网络心理障碍犯罪预防
- 哲学对刑法文化之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哲学以法哲学为桥梁对刑法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有着重要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哲学中的一些基本命题塑造了刑法文化的气质;哲学上对法的问题的不同看法导致刑法文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法哲学理论与法哲学流派的发展、变迁带来刑法理论和刑法学派的发展和演变。
- 刘守芬叶慧娟
- 关键词:哲学法哲学刑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