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国强

作品数:14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耐药
  • 6篇耐药性
  • 5篇药性分析
  • 5篇耐药性分析
  • 4篇药物
  • 4篇菌药
  • 4篇抗菌
  • 4篇抗菌药
  • 4篇抗菌药物
  • 4篇革兰
  • 4篇杆菌
  • 3篇阴性杆菌
  • 3篇革兰阴性
  • 3篇革兰阴性杆菌
  • 2篇单胞菌
  • 2篇药物耐药
  • 2篇药物耐药性
  • 2篇球菌
  • 2篇微生物
  • 2篇慢性

机构

  • 14篇深圳市宝安人...

作者

  • 14篇叶国强
  • 8篇钟馥霞
  • 7篇吴春凤
  • 5篇张惠珍
  • 4篇魏全珍
  • 4篇曾东良
  • 3篇向开富
  • 3篇姜焕好
  • 3篇程明刚
  • 2篇叶莉
  • 2篇刘香萍
  • 2篇汪小娟
  • 2篇陈惠英
  • 2篇刘丽华
  • 1篇刘晓燕
  • 1篇谢春英
  • 1篇蔡朝民
  • 1篇程美玲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CV分片段抗原EIA与重组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HCV抗体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国产丙型肝炎病毒(HCV)分片段抗体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和替代昂贵的进口重组免疫印迹法确认试剂(HCV RIBA3.0)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HCV分片段抗体试剂检测经确认的标本中HCV-C、NS3、NS4、NS5抗体并与HCV RIBA3.0比较。【结果】82份样品中80份判定为阳性,阳性率为97.56%,2份判定为可疑,为2.4%,40份阴性样品中有2份判定可疑,为5.00%。【结论】国产分片段抗体检测试剂检测HCV抗体,与美国第三代RIBA3.0试剂的检测符合率基本一致,有低价高效的临床实用价值。
叶国强汪小娟刘香萍谢春英蔡朝民张健
关键词:C型肝炎样病毒属免疫印迹法
RA-1000型生化分析仪使用经验与特殊故障排除
2004年
程明刚叶国强
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分析抗双链DNA(dsDNA)、抗Sm、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间的83例SLE患者、65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肌炎、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UNION免疫分析仪全自动定量检测系统分析这四种抗体。比较四者用于SL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联合检测的结果。结果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对SLE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5%、41%、67%、79%,特异度分别为89%、100%、98%、47%。四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和100%。结论四种抗体对SLE都具有诊断价值。四种抗体联合检测能提高SLE的检出率,尤其通过使用UNION免疫分析仪进行四项套餐式定量检测,可以为患者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报告,在提高医院诊疗水平的同时为患者减少了就医成本。
叶国强曾东良程美玲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
661株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医院感染中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2004年临床各标本中分离的661株非发酵菌进行总结和耐药性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 40/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结果151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非发酵菌(NGNB)661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43.54%。铜绿假单胞菌293株、不动杆菌属20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1株分别占非发酵菌44.33%、30.71%、9.23%,三者占非发酵菌的84.27%;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哌拉西林、头孢他定的敏感率分别为92.75%、91.65%、88.38%、87.53%、86.50%、84.20%;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1.63%、90.35%、90.5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为77.93%、对头孢他定的敏感率为45.00%、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庆大的敏感率均<20%、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氨苄、头孢西丁、头孢呋肟的敏感率<5%。结论非发酵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不同菌种类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及结合该菌的耐药机制选用、调整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对于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钟馥霞陈惠英吴春凤叶国强程明刚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2004至2005年我院嗜血杆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了解我院2004至2005年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产酶率,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嗜血杆菌的流行。方法对1695份痰及咽拭子标本进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并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226株嗜血杆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52株,副流感嗜血杆菌174株。产β-内酰胺酶42株,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2.1%、74.3%和57.5%。而对阿莫西林/棒酸、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钠、亚胺培南、利福平、氨曲南的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我院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临床上治疗嗜血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是头孢噻肟。
吴春凤姜焕好曾东良叶莉叶国强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嗜血杆菌耐药性Β-内酰胺酶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尿路感染尿培养分离的病原菌,采用MicroScan40/9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6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1.03%,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6.91%,肺炎克雷伯菌占10.30%;革兰阳性球菌占14.09%;真菌占4.8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4.28%和36.84%,肠杆菌科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0%,葡萄球菌属、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0%。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多药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监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钟馥霞魏全珍张惠珍叶国强向开富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深圳地区4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2001~2004年主要临床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本院4年来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数据进行研究。结果2001年1月~2004年12月所分离的285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519株,占18.2%;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抗菌活性较强而耐率耐低于3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结论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胞噻肟,头胞哌酮,头胞哌酮/舒巴坦等主要抗菌药物的耐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耐多药现象严重,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助于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叶国强钟馥霞汪小娟魏全珍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率
57株嗜麦芽黄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相关性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57株嗜麦芽黄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间性和耐药性况,探讨嗜麦芽黄单胞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2004年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57株嗜麦芽黄单胞菌,根据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40/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结果57株嗜麦芽黄单胞菌均来自ICU病房,其中93.0%来自呼吸内科ICU病房,7.0%来自颅脑外科ICU病房,90%以上为高龄慢支患者,嗜麦芽黄单胞菌好发于下呼吸道感染,且是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泰能后而诱发。药敏结果呈示,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78.0%,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45.0%,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敏感率<20%,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天然耐药,对氨苄西林,头胞唑啉,头胞西丁,头胞噻吩,头胞呋肟均100%耐药。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均有利于减少嗜麦芽黄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钟馥霞吴春凤刘香萍叶国强程明刚
关键词:嗜麦芽黄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346株葡萄球菌属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临床感染标本葡萄球菌属的分布特点和耐药现状,为病原学调查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临床感染各标本中分离得到的346株葡萄球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MicroScan40/9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结果:346株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146株,占42.2%;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200株,占57.8%。14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1株占28.1%;200株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168株占84.0%。SAU主要分布在脓液和创面分泌物中,CNS主要分布在儿童血液中。MRSA和MRCNS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的敏感率均100%。MSSA、MSCNS除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敏感率较低外,对所测试的抗生素的敏感率>90%的占多数;而MRSA和MRCNS则呈示多重耐药性。结论:MSSA和MSCNS对大多数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而MRSA和MSCNS则呈多重耐药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葡萄球菌。
钟馥霞陈惠英吴春凤张惠珍叶国强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性
非发酵菌416株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临床各标本中分离的416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总结和耐药性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Micro Scan40/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结果416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NFGNB)中,铜绿假单胞菌199株、不动杆菌属12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7株,分别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47.84%、30.77%、8.89%,三者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87.50%;药敏结果呈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6.7%、95.0%、94.9%、83.9%、82.0%、78.8%、76.4%、71.1%;对丁胺卡那、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敏感率〈70%;头孢噻肟的敏感率〈1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丁胺卡那、替卡西林/棒酸、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8.7%、90.3%、86.5%、83.8%、74.3%、73.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81.7%、73.8%;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40.4%、38.9%、27.5%;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敏感率〈15%;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结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源菌之一,不同菌种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及结合该菌的耐药机制选用、调整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对于临床治疗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钟馥霞张惠珍吴春凤叶国强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非发酵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