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丽
作品数:
7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佟红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任艳玲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韦菊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周歆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梅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1篇
科技成果
领域
7篇
医药卫生
主题
6篇
异常综合征
6篇
增生
6篇
增生异常综合...
6篇
综合征
6篇
骨髓
6篇
骨髓增生
6篇
骨髓增生异常
6篇
骨髓增生异常...
2篇
低危
2篇
低危骨髓增生...
2篇
地西他滨
2篇
综合征患者
1篇
低甲基化
1篇
血液
1篇
血液病
1篇
异柠檬酸脱氢...
1篇
预后
1篇
预后分析
1篇
造血
1篇
造血干
机构
7篇
浙江大学医学...
2篇
嘉兴市第一医...
2篇
浙江省立同德...
1篇
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7篇
叶丽
6篇
佟红艳
4篇
任艳玲
3篇
梅琛
3篇
韦菊英
3篇
周歆平
3篇
金洁
3篇
胡超
2篇
徐伟来
2篇
谢丽丽
1篇
许改香
1篇
马丽亚
1篇
曾惠
1篇
毛莉萍
1篇
余梦霞
1篇
黄健
1篇
叶杏浓
1篇
蒋慧芳
1篇
李颖
1篇
王丽君
传媒
2篇
中华血液学杂...
1篇
临床荟萃
1篇
中华医学杂志
1篇
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1篇
2020
2篇
2017
1篇
2015
1篇
2014
2篇
2013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29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与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点及其与MDS诊断分型、疾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98例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随访观察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发育异常(RcuD)18例,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ARs)8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104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RAEB)-176例,RAEB-285例,MDS不能分类5例,单纯del(5q)2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39.6%,单纯数目异常45例,单纯结构异常31例,42例两种异常同时存在,均为不平衡易位及复杂异常。RAEB组(RAEB-1+RAEB-2)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复杂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非RAEB组(RARS+RCMD+RCUD)(47.2%对29.2%,P=0,002)。根据IPSS.R积分系统分组,除极低危组外,随着危险分层的递增,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逐渐增加(P〈0.05),且随着IPSS.R积分越高,转化为白血病的概率越高(P〈0.01)。+8染色体异常占所有核型异常的19.5%,在RAEB组+8染色体异常组2年总生存率低于正常染色体组(43%对68%,P=0.00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是MDS患者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对于MDS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均有较大意义,+8染色体异常作为中等预后的染色体异常,在RAEB组预后差于正常染色体核型。
严雪芬
韦菊英
王敬瀚
任艳玲
周歆平
梅琛
叶丽
谢丽丽
胡超
金洁
佟红艳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核型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新发现与关键诊疗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佟红艳
胡超
金洁
梅琛
叶丽
任艳玲
周歆平
马丽亚
黄健
徐伟来
叶杏浓
王丽君
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恶性克隆性血液病,是老年最常见的恶性血液病。国际现有治疗的完全缓解率(CR)低(30%左右),高危患者中位生存期(OS)仅0.8年,五年总生存率只有29%。其诊治难点在于:发病机制不清,早期...
关键词: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疾病治疗
靶向细胞周期G2调控点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3年
细胞周期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患者接受反复化疗后,体内有一部分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自我防御修复机制持续存活,造成化疗耐药、肿瘤复发难治。以细胞周期调控尤其以G2期调控蛋白为靶向的化疗增敏研究成为当今热点。近年研究表明,G2期靶点抑制剂不仅在实体瘤的体内外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多种恶性血液病中也显示出重要意义。笔者综述了G2期调控中一些重要靶点蛋白在实体瘤及恶性血液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治疗策略的提出提供思路。
叶丽
佟红艳
关键词:
G2期
ATR
CHK1
MK2
PP2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
2014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衰竭和无效造血为特点,临床上多表现为持续血细胞减少,约1/3患者疾病进程中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目前该病尚缺乏有效特异的治疗方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的唯一手段。本文依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欧洲白血病工作组(European Leukemia Net,ELN)推荐及国内外的MDS专家共识,归纳了MDS的规范化治疗。同时,结合近几年临床研究,介绍了MDS一些治疗新进展。
叶丽
佟红艳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抑制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IDH1和IDH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和IDH2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发生率,评估其与MDS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M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集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8例初发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患者IDH1、2基因第4号外显子,测序检测IDH1R132及IDH2R140、R172基因突变情况,探究MDS患者IDH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结果108例MDS患者共测出IDH突变11例(10.19%,11/108),均为杂合突变。其中IDH1突变6例(5.56%,6/108),均为P.R132C;IDH2突变5例(4.63%,5/108),均为P.R140Q,未发现IDH2R172基因突变,也未发现IDH1和IDH2基因突变共存于同一患者的现象。IDH突变主要集中在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亚型(2例RAEBI,7例RAEB2)。IDH突变组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非突变组(中位数12.5%比6.0%,P=0.013),而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核型正常与异常的患者中具有相似IDH突变率(7/66比4/40,P〉0.05)。中位随访472do突变组中位生存时间较非突变组的短(512比740d,P=0.017)。在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中危-1组中,IDH基因突变组总体生存时间比非突变组短(中位数512d比未达到,P=0.038)。在11例IDH突变的患者中,地西他滨治疗组比非地西他滨治疗组有较好的预后(中位生存时间623比165d,P=0.049)。结论IDH基因突变与MDS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为预后不良分子学标志,将之纳入MDS预后评分中可以完善现有的预后评分系统。去甲基化治疗是IDH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佟红艳
胡超
余梦霞
马秋玲
陈菲菲
叶丽
韦菊英
许改香
毛莉萍
李颖
金洁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异柠檬酸脱氢酶
突变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疗效初步观察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探讨MDS相关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浙江省4所医院收治的62例较低危MDS患者,治疗分2组,地西他滨组(地西他滨12mg·m-2·d-1,连续5d)和支持治疗组,检测与MDS预后相关的15项基因突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R)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析其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62例患者中,可评估患者51例,其中地西他滨组24例,支持治疗组27例。与支持治疗组相比,地西他滨组的ORR(66.7%对29.6%,Z2=6.996,P=0.008)和中位PFS时间显著改善(未达到对13.7个月,P=-0.037)。51例患者中20例(39.2%)检测到基因突变阳性,其中4例患者单纯SF381阳性,均在支持治疗组。与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相比,16例基因突变阳性(除单纯SF381阳性)患者中位PFS时间显著缩短(9.2个月对18.5个月,P=-0.008),其中地西他滨组8例患者中6例有效,支持治疗组无一例(0/8)有效。地西他滨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3-4级粒细胞减少(45.8%),3~4级感染发生率为33.3%(8/24)。结论该研究小系列患者的初步结果表明应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较低危MDS患者可能有效,对于基因突变患者也可获益,且患者耐受,值得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其临床意义。
叶丽
任艳玲
谢丽丽
罗颖婉
林佩佩
周歆平
马丽亚
梅琛
徐伟来
韦菊英
蒋慧芳
张立明
曾惠
佟红艳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低甲基化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
叶丽
任艳玲
谢丽丽
罗颖婉
林佩佩
周歆平
马丽亚
梅琛
徐伟来
韦菊英
蒋慧芳
张立明
曾惠
金洁
佟红艳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