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建
- 作品数:19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 对连铸结晶器钢液施加电脉冲提高铸坯等轴晶率的研究
- 2008年
- 从结晶器施加电脉冲的输入能量、电脉冲频率、钢液过热度角度,探讨电脉冲技术提高铸坯等轴晶率的效果。在攀钢1^#板坯连铸结晶器内,开展了电脉冲技术提高铸坯等轴晶率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拉速、浇注断面、钢液过热度、结晶器冷却制度和二冷制度完全相同条件下,结晶器施加电脉冲与不施加电脉冲相比,平均提高铸坯等轴晶15%,最佳效果达到48%。
- 顾武安苍大强张开坚宗燕滨陈琳陈海军古隆建杨素波杨森祥
- 关键词:连铸电脉冲结晶器过热度等轴晶
- 易切削钢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5
- 2006年
-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易切削钢的现状,重点介绍了易切削钢的种类及硫易切削钢的生产工艺。分析了我国易切削钢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易切削钢的发展方向。
- 蒋光辉古隆建施哲陈永
- 关键词:易切削钢
- 硫易切削钢中硫收得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07年
- 针对硫易切削钢冶炼过程中硫收得率不易控制造成钢中硫含量波动大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硫收得率的主要因素,并开展了炉渣碱度对硫收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用数学回归法得出了炉渣碱度对硫收得率的影响规律,为稳定控制易切削钢中硫含量提供了依据。
- 蒋光辉古隆建施哲陈永曾建华吴国荣
- 关键词:易切削钢碱度硫收得率
- 我国转炉炼钢工艺及装备的技术进步
- 1993年
- 回顾了我国转炉炼钢工艺和指出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所存在的差距以及对今后的展望。
- 古隆建
- 关键词:转炉炼钢技术进步
- 国内外帘线钢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9
- 2008年
- 简要阐述帘线钢的质量要求,重点分析了帘线钢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冶炼、精炼和连铸技术现状,通过国内外钢厂生产现状的对比,建议国内帘线钢生产应在洁净度控制方面多下功夫。
- 赵烁古隆建钟毅曾建华
- 关键词:帘线钢质量要求冶炼
- 发挥科技期刊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 本文针对当前一些科技期刊只重视自身微小经济利益,而忽视其社会效益的现象,以及一些部门对科技期刊的错误评价定位的状况,就如何发挥科技期刊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作了探讨。
- 余文华古隆建
- 关键词:科技期刊
- 文献传递
- IF钢碳含量不稳定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针对攀钢IF钢RH处理过程终点碳含量偏高及不稳定的问题,对IF钢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RH处理前钢水[C]及α_([o])、真空度、脱碳时间、钢包耐火材料及合金增碳等是影响IF钢碳含量偏高及不稳定的主要因素。RH进站[C]含量高于0.045%,终点碳含量与进站碳含量成正比关系;最小真空度越低,脱碳时间越长,终点碳含量就越低。为保证攀钢IF钢碳含量合格,应将RH进站钢水碳含量控制在0.030%~0.045%、α_([o])控制在(500~700)×10^(-6),加强设备监控与维护以维持足够的深真空时间和进一步降低真空度。为减少RH处理后期钢液增碳,在保证真空室不结冷钢的前提下应使用渣线部位不含碳的钢包及低碳合金。
- 陈亮陈天明张桂芳曾建华施哲古隆建
- 关键词:IF钢RH精炼脱碳真空度
- 攀钢120t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工业试验总结被引量:2
- 1990年
- 攀钢采用提钒后的半钢炼钢,转炉冶炼热源短缺,加上原材料条件差,转炉造渣脱硫负担重,吹损大,冶炼时间长,炉龄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不理想。基于这种情况,攀钢于1985年10月~1989年3月止,共进行了15个炉役的顶底复吹工业试验,共出钢5565炉(其中双流氧枪复吹594炉),产钢锭67万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吹工艺后,转炉的某些技术经济指标有了较明显的改善,与同期顶吹相比,吹氧时间和冶炼时间分别缩短1.79min和1.13min,金属收得率提高0.4%以上,合金收得率提高大约2%,氧气和造渣剂等副原料的消耗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采用双流道氧枪吹炼半钢能补偿冶炼温度约30℃,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古隆建
- 关键词:转炉炼钢吹炼
- 转炉以煤代焦吹炼半钢的试验研究
- 古隆建许立志刘南平
- 关键词:转炉炼钢吹炼喷煤能量消耗无烟煤
- 转炉以煤代焦吹炼半钢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1990年
- 本文采用加无烟煤与加焦炭的对比试验,对转炉以煤代焦吹炼半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30炉的工业试验表明,无烟煤作转炉提温剂具有改善冶炼化渣、脱硫和提温及降低吨钢可比能耗和炼钢生产成本的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 古隆建许立志刘南平
- 关键词:转炉炼钢吹炼半钢以煤代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