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英民

作品数:34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心肌
  • 8篇动脉
  • 7篇心房
  • 7篇心房颤动
  • 7篇衰竭
  • 7篇房颤
  • 6篇心房颤动患者
  • 6篇心力衰竭
  • 5篇心肌梗死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5篇梗死
  • 5篇充血性
  • 4篇蛋白
  • 4篇利钠
  • 4篇利钠肽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内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交通大学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34篇卢英民
  • 15篇宋蕾
  • 15篇罗晓菡
  • 13篇张金春
  • 13篇韦彩雯
  • 13篇石来新
  • 13篇姚能才
  • 11篇黄达民
  • 10篇窦存芳
  • 9篇岳冬梅
  • 8篇李志华
  • 8篇季俭
  • 7篇沈俊娴
  • 7篇包敏敏
  • 7篇李宏松
  • 6篇李毅刚
  • 4篇蔡振东
  • 3篇侯舒心
  • 3篇陈健
  • 2篇章敬玉

传媒

  • 12篇心血管康复医...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心脏杂志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WNK-SPAK激酶通路的表达及饮食干预的影响
2014年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WNK1激酶(with no lysine kinase 1)-STE20相关脯氨酸/丙氨酸丰富激酶(Ste20-related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SPAK)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以及低钠高钾饮食干预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致病作用。方法:75名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经低钠高钾饮食干预1个月,通过Realtime PCR对干预前后外周血中的WNK1和SPAK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受试者血压、血尿生化指标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组外周血中WNK1和SPAK mRNA水平的表达较健康志愿者组明显升高,低钠高钾饮食干预后信号通路的表达则较基线期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表明WNK1激酶的表达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WNK1-SPAK激酶通路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饮食结构的变化可通过改变WNK1-SPAK-NCC信号通路的表达而调节血压。
黄方舟常娟李蓉黄花于霞卢英民朱逸蒋更如张翀
关键词:饮食干预
缓释维拉帕米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早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缓释维拉帕米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服用缓释维拉帕米,B组服用氨氯地平,观察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心率、房性早搏次数、短阵房颤数及随访期间房颤发作总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心率、房性早搏次数及短阵房颤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各项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房颤平均持续时间短于B组,平均心室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缓释维拉帕米和氨氯地平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但缓释维拉帕米减慢心率、减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颤的作用优于氨氯地平,并可降低房颤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和心室率。
李宏松韦彩雯宋蕾李志华蔡振东卢英民
关键词:缓释维拉帕米氨氯地平高血压
并发出血的心肌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出血患者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共入选AMI患者20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随访出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使用情况。结果院内发生出血共32例,包括消化道出血12例,黏膜皮肤出血8例,组织深部出血6例,泌尿系统出血5例,脑出血1例。与非出血组相比,出血组的阿司匹林使用率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使用率在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住院期间并发出血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用率的的降低,影响患者的预后。
包敏敏卢英民韦彩雯宋蕾李志华岳冬梅
关键词:出血心肌梗死抗血小板药
红参调控DARS-AS1/miR-125a-5p通路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红参是否通过调控DARS-AS1/miR-125a-5p通路从而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方法体外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同型半胱氨酸(Hcy)处理细胞建立模型,使用不同剂量的红参处理细胞;四唑盐(MTT)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检测;Transwell小室实验进行迁移及侵袭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DARS-AS1、miR-125a-5p的表达量;Hcy诱导的细胞中分别转染si-DARS-AS1、pcDNA-DARS-AS1,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DARS-AS1、miR-125a-5p的靶向关系。结果Hcy可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促进DARS-AS1表达,抑制miR-125a-5p表达(P<0.05);红参可降低细胞增殖率,减少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抑制DARS-AS1表达,促进miR-125a-5p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干扰DARS-AS1表达可抑制Hcy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DARS-AS1可靶向结合miR-125a-5p;DARS-AS1过表达以减弱红参对Hcy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红参可能通过调控DARS-AS1/miR-125a-5p通路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黄达民张金春宋蕾岳冬梅刘洪强卢英民
关键词: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2014年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可作为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与纤溶发生的间接指标。测定其血浆水平能反映D-二聚体在循环中的形成。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显示炎症在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中起重要作用。对于C反应蛋白(CRP)与AF的关系,近年来一直是各家研究的热点。
沈俊娴卢英民黄达民罗晓菡石来新姚能才陈健
关键词:心房颤动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环肺静脉消融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影响的短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左心房环肺静脉消融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消融术前及术后1、3个月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容积指标和二尖瓣口A波速度峰值(VA),分析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结果消融术后4例患者房颤复发,余30例完成研究。消融后左心房射血分数、VA、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总排空分数在1个月时显著下降,在3个月是恢复到术前水平。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最大容积在术后1个月,3个月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后1个月左心房辅泵功能下降,而储存功能无显著改变。3个月时左心房辅泵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李宏松韦彩雯宋蕾李志华蔡振东卢英民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心房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冠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病例分2组:冠脉慢血流现象组(67例)和冠脉血流正常组(59例),所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并除外心肌病、心瓣膜病及其他类型心脏病。在行冠脉造影检查时发现慢血流,均于冠脉内注射丹参多酚酸盐50mg,测量注射前后的血流速度。结果:冠脉慢血流现象组注射丹参多酚酸盐后血流速度明显增快。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冠脉慢血流现象,治疗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季俭卢英民姚能才窦存芳杨森昌石来新张金春沈俊娴包敏敏黄达民李毅刚
关键词:冠心病丹参多酚酸盐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冠状动脉造影
肾交感神经去除术对心力衰竭犬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肾交感神经去除术(RDN)对心力衰竭(HF)犬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实验犬40只,随机均分为RDN组(接受双肾动脉射频消融)及模型组(仅予股动脉穿刺)。40只犬均安置心脏起搏器,用快速右室起搏的方法制造犬心衰动物模型。观察每只犬射频消融/假手术前,建模4周后的心、肾功能指标,BNP以及交感活性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术后4周,与模型组比较,RDN组的肾上腺素(E)[(362.69±42.54)ng/ml比(290.36±42.32)ng/ml],肾素(R)[(305.46±39.68)ng/ml比(230.04±32.80)ng/ml],醛固酮(AD)[(408.00±38.56)ng/ml比(246.00±48.37)ng/ml],血管紧张素Ⅱ(ATⅡ)[(280.00±48.08)pg/ml比(172.00±25.04)pg/ml]和去甲肾上腺素(NE)[(425.65±50.54)ng/ml比(316.76±46.29)ng/m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RDN组HR,呼吸频率(RR)和BNP显著降低(P均<0.05);SBP、LVEF、CO、CI、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左室收缩末压(LVESP)显著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RDN降低心衰犬的肾交感活性,改善心功能,抑制右室起搏所致心肌重构,疗效显著。
黄达民侯舒心罗晓菡张金春卢英民
关键词:交感神经切除术交感神经系统
上海某社区212例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现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调查上海华泾社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现状,以提高社区对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视。方法调查2009年3月至2019年3月212例华泾社区房颤住院患者的病史,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并发疾病和抗凝方案,按照CHADS2评分分析房颤患者的抗凝现状。结果212例房颤患者并发疾病前3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92.92%)、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68.87%)和糖尿病(27.36%)。所有患者的总体抗凝率为4.24%,抗凝药物皆为华法林,抗血小板率为64.15%。非脑卒中组华法林抗凝率明显高于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6%vs.1.96%,P<0.05)。结论目前社区房颤患者抗凝比例低,需加强抗凝治疗。
薛红梅曾国庆卢英民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华法林
社区医师与心内科医师心电图诊断及治疗的差异
2014年
目的:比较社区医师与心内科医师对心电图诊断及治疗的差异,了解远程心电图诊断系统安装的必要性。方法:心内科医师对503份心电图重新阅读并书写报告,作出相应的治疗,与社区医师作出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对比,总结其差异性。结果:社区医师心电图诊断完全准确450份(89.5%),误诊53份(10.5%),心内科医师诊断完全准确498份(99.0%),误诊5份(1.0%),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社区医师诊断需要治疗例数475例(94.4%),不需要治疗28例(0.6%),心内科医师诊断需要治疗病例322例(64.0%),不需要治疗病例181例(36.0%),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医师对心电图的诊断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心内科专业医师,而判断治疗需求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心内科医师。
韦彩雯宋蕾岳冬梅李志华黄达民罗晓菡卢英民
关键词:社区医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