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敏
- 作品数:66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论邓小平的区域现代化思想被引量:1
- 2002年
- 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邓小平经历了长期的思考探索过程。其中 ,关于区域现代化的思想与实践 ,尤其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
- 卞敏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 客观逻辑:本体论的认识论化
- 1992年
- 卞敏
- 关键词:黑格尔认识论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主观逻辑
- 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被引量:4
- 2002年
- 江泽民同志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 ,以一种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使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
- 卞敏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十六大报告
- 自然观与历史观:西方哲学史的主题被引量:1
- 2009年
- 西方著名哲学史家罗素认为,哲学是以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方式,探索宇宙与人生的真谛。从广义上说,对宇宙的哲学探索构成自然观;对人生的哲学探索构成历史观。对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探索,构成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从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视角出发,为解读西方哲学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 卞敏
- 关键词:自然观历史观西方哲学史
- 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引量:6
- 2006年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体现在经济活力、政治活力、文化活力、社会活力等诸方面。经济活力表现为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和保障,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增加。政治活力表现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引导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文化活力表现为发挥先进文化对人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活力表现为以合理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 卞敏
-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历史之谜”与自然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探讨
- 2004年
- 卞敏
- 关键词:自然哲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思维
- 民族精神: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被引量:2
- 2008年
-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其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新的表述。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总有一些核心价值观念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共享,其普适性为全人类所认同。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构成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则是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 卞敏
- 关键词:民族精神精神家园文化建设
-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
- 2004年
- 邓小平以哲学的眼光审视传统经济体制,提出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填补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留下的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用什么经济体制去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空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经济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在当前继续推进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重新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有现实意义的。
- 卞敏
- 关键词:邓小平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生产力商品经济
-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新探
- 2003年
-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总体性范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哲学表述,是一个有着内在的严密逻辑关系的整体。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既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未来发展方向。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 卞敏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社会关系
-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引量:3
- 2006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性的战略决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 卞敏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