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谊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语用习得认知特性框架下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与思辨能力培养
- 2020年
- 学生语用能力低下反映出来的绝不仅仅是交际能力的欠缺,其实更是英语思维能力发展的滞后。本文在语用习得的认知特性框架下,探讨了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问题。我们认为,英语语用能力是可以系统教授的,语用能力培养其实就是思辨能力培养。高校英语教学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走出只教授英语语言躯壳的误区,把有灵魂的、活生生的英语作为教学内容。
- 单谊
- 关键词:语用习得大学生语用能力思辨能力
- 汉语话语标记语“你知道”的语用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你知道"可以界定为正在演化中的话语标记语。这一标记语尚处于词汇化初级阶段(习语化阶段),在话语中表现为多种变体形式。根据它与前后话语片段的指向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话语使用模式。该结构在汉语自然话语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它从主谓结构演变为话语标记语是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 单谊
-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语用意义话语模式语用功能
- 话语标记语“你知道”的语用功能——从认知、心理和社交多角度考察被引量:5
- 2014年
- "你知道"的语用功能是动态的、语境的,需要打破单一视角的研究模式,对其进行多角度考察。文章从认知、心理和社交三个角度探讨了"你知道"在汉语口语交际中所发挥的认知语境构建功能、心理情态强示功能和关联推理明示功能,揭示了其语用理据,并认为应该从语用视角出发,把话语标记语放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去多角度研究,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其语用功能及语用理据。
- 单谊
-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
- 《易经》意-象结构与文学艺术翻译表现手法被引量:1
- 2019年
- 文学艺术翻译表现手法这一理论概念直接借鉴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特别是画论和文论,而其原发性文化渊源是《易经》意-象结构的表现思维,这一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艺术翻译表现手法继承中国译论的构建传统并借鉴西方译论,加深了我们对文学艺术翻译本质的认识,突破了中国传统译论的方法论。该理论带给中国新译学建设一个重要启示:有必要回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寻求新的理论资源和学术增长点,由此推进译论研究。
- 单谊赵增韬
- 关键词:表现手法《易经》
- 从“给力”等热词谈起——时下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解读被引量:2
- 2012年
- 时下,由热字、热词和热语构成的流行语遍布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变化。如何透过流行语本身探讨其中蕴含的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成为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尝试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解读流行语与社会现状、社会心态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关系,对“语言与社会共变”现象进行剖析。
- 单谊
- 关键词:流行语社会语言学
- 首要教学原理视角下英语语言学课程教改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该研究以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为出发点,针对在传统教学理论下学生对语言学学习兴趣不高、师生互动不足、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尝试建立一个全新的语言学教学的实施框架,探索其在信息化时代教学实践和评估模式的改革。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言学在新国标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同时有助于学生构建英语学科系统的基本语言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精神以及语言理论的应用能力。
- 朱武汉单谊
- 关键词:首要教学原理英语语言学教学改革
- 文化翻译·文化感知·文化创造力—《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文化对比研究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翻译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也正在转换研究和实践的视角:从语言视角转移到了文化视角.然而,当今译坛上关于归化和异化孰优孰劣的论争主要是在英汉翻译领域内展开的,有的主张归化,有的...
- 单谊
- 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感知文化创造力习语翻译文化比较
- 文献传递
- 文化因素与翻译——从跨文化角度看《红楼梦》中习语的翻译被引量:8
- 2004年
-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与核心 ,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习语翻译是翻译中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习语的文化特异性这一角度来探讨《红楼梦》中习语的不同翻译方法 ,旨在通过对具体译例的剖析 ,来探讨习语翻译过程中应该如何恰当地处理文化因素的问题。
- 单谊
- 关键词:文化特异性红楼梦习语翻译方法文化因素
- 新型“被XX”结构的主观性被引量:3
- 2012年
- 说话人在说出某段话语的同时会表明自己对该段话语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新型 "被 XX"结构表现出很强的主观性,打上了说话人立场、态度和情感的烙印。从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和说话人的认识三个方面探讨了该结构的主观性。该结构以当事人 ( 受事者)为叙说视角,表达了说话人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否定与控诉以及对当事人的同情,体现了说话人对某些荒谬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
- 单谊
- 关键词:主观性情感
- 新型“被××”结构的顺应论解读被引量:6
- 2013年
- 新型"被XX"结构是一种复杂的语用现象,涉及各种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基于顺应论的理论框架,本研究构建"被XX"的动态顺应模式来描述、分析和解释这一语言现象,发现该结构表现出很强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产生、发展和运作是历时顺应的结果,扩展了语言的意义潜势。其广泛使用是共时顺应的表现,体现交际者对语境因素和语言客体的动态顺应以及语境因素和语言客体之间的相互顺应,使读者产生较高的意识突显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交际意图。
- 单谊戴劲
- 关键词:顺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