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卓如平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螺杆菌
  • 3篇幽门螺杆菌感...
  • 3篇螺杆菌感染
  • 3篇杆菌感染
  • 2篇个体化
  • 1篇药敏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用药
  • 1篇用药方案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疾病
  • 1篇胃部
  • 1篇胃部疾病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疾病
  • 1篇消化性溃疡
  • 1篇疗法

机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卓如平
  • 3篇陈旭鹏
  • 1篇吴金明
  • 1篇吴赛珍
  • 1篇施闻晗
  • 1篇谢建亮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药敏培养后四联疗法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本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体外培养6种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以两种敏感抗生素的四联个体化方案与的四联经验治疗方案进行疗效对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乐清地区1000例经14C呼气试验及胃镜检查后诊断为上消化道疾病的H.pylori感染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取胃黏膜标本行H.pylori培养与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2种抗生素,加用埃索美拉唑片20 mg 2次/d、枸橼酸铋钾片0.6 g 2次/d;经验组500例选择阿莫西林胶囊1.0 g 2次/d、克拉霉素片0.5 g 2次/d,埃索美拉唑片20 mg 2次/d、枸橼酸铋钾片0.6 g 2次/d,疗程均为2 wk,治疗结束后4 wk复查14C呼气试验,阳性者为根除治疗失败,阴性者为根除治疗成功.结果:观察组总体耐药情况:阿莫西林耐药0例(0.0%),克拉霉素耐药54例(17.3%),左氧氟沙星耐药88例(28.1%),甲硝唑耐药299例(95.5%),呋喃唑酮耐药1例(0.3%),庆大霉素耐药0例(0.0%).观察组313例,8例失访,305例完成治疗,281例根除成功.经验组500例,28例失访,472例完成治疗,405例根除治疗成功.两组对比,观察组方案治疗(per-protocol,PP)根除率92.1%高于经验组根除率85.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向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根除率89.8%高于经验组根除率81.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H.pylori体外培养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耐药率较高.以H.pylori培养加药敏为基础的个体化四联方案根除率高于经验四联方案根除率,是目前有效的H.pylori根除方案,值得推广.
卓如平陈旭鹏吴赛珍谢建亮胡韶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药敏上消化道疾病个体化治疗
幽门螺杆菌培养耐药情况及个体化根除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本地区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及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呋喃唑酮、庆大霉素)的药敏情况,及以根据药敏结果为基础两种抗生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的四联个体化根除方案与最新共识意见(2012年井...
卓如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机制用药方案疗效评价
幽门螺杆菌、AID、P53在胃部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P53在胃部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三者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AID、P53蛋白及Hp。结果 AID阳性例数在Hp感染的胃癌、慢性胃炎患者中的表达均高于未感染Hp者。在胃上皮瘤变患者中,Hp感染与未感染Hp者AID阳性例数无差异。P53在胃癌、上皮内瘤变组中表达的阳性例数均高于慢性胃炎。AID与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胃黏膜Hp感染可能是AID高表达的因素之一,而AID的高表达可能会导致P53的蓄积,从而导致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等胃部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陈旭鹏卓如平施闻晗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1月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2例,患者入院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检测,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HBV-DNA测定确定HBV感染,其中HBV-DNA阳性组为37例,HBV-DNA阴性组为15例;幽门螺杆菌检测中采用血清学、14 C呼气试验以及组织学染色、细菌培养等方法进行。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为34例,感染率为65.4%,其中HBV-DNA检测阳性37例患者中Hp感染28例,感染率为75.6%,HBV-DNA检测阴性的15例患者中Hp感染6例,感染率为40.0%,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Hp感染率,同时也是此类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加强对其的检测分析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卓如平吴金明陈旭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