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光 作品数:9 被引量:89 H指数:3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面孔表情对特质焦虑大学生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 为了探究面孔表情、刺激呈现间隔时间和特质焦虑对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5(愤怒、厌恶、恐惧、中性和高兴五种面孔表情)×2(SOA=75ms和SOA=500ms两种刺激呈现时间)×2(高、低特质焦虑组)混合设计,通过... 刘金光关键词:面孔表情 特质焦虑 大学生 文献传递 大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研究——双性化与未分化个案的对比 被引量:23 2010年 采用刘电芝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甄别出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被试。在此基础上,对双性化和未分化个案进行深度访谈,以探究影响大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个性特点、父母期待、亲子关系、玩伴和自我期待是性别角色的六大影响因素。其中家庭因素最为重要,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双性化和未分化个案的比较研究,表明教养者的温柔、鼓励,民主型教养方式,良好的家庭气氛,兄弟姐妹间友好关爱,积极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双性化的发展;反之,则加剧未分化的形成。 徐振华 刘电芝 黄颀 刘金光 张姣 李宇青关键词:性别角色 质化研究 访谈研究 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2015年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体现了高校的历史传承性、育人价值观、办学时代性、文化自信力和文化影响力。国内外的高校在岁月的沥炼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质,实现了文化育人的殊途同归。 刘金光关键词:大学文化 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与家庭影响研究 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发展,也与民族素质紧密相关。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有良好信、效度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50调查量表》(CSRI-50),对全国27所大学共5008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进行... 刘电芝 徐振 刘金光 张姣 黄颀 李宇青关键词:大学生 性别角色 双性化 未分化 家庭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特征探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解失地农民心理适应的特征,本研究采用生命线访谈法访谈了苏州市工业园区20位失地农民。结果发现:大多数失地农民接受失地这一事实,并满意目前的生活状况;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失地农民心理适应表现出各自的特征;良好的社会支持促进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疾病困扰、治安较差、经济不支和物价高涨等成为失地农民心理适应的阻碍因素。针对此,本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与对策,为促进失地农民良好的心理适应提供参考。 黄辛隐 刘金光关键词:失地农民 心理适应 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53 2009年 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各约占三分之一,传统占优势的单性化已让位于非单性化,理想的双性化与最差的未分化同步增长,其比例远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男性化比例男大学生高于女大学生,女性化比例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在减弱但依然存在;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性别角色都有所发展,但发展的趋势不同;男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略优于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对男大学生性别角色有一定影响,理科专业有助于男大学生双性化特质的形成,文科专业有利于男大学生男性化特质的形成,理科女大学生和文科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没有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优,有利于双性化的发展,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最差,助长未分化的形成,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 刘电芝 徐振华 刘金光 张姣 黄颀 李宇青关键词:大学生 性别角色 双性化 未分化 大学生性别角色异性化现象现况调查 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调查我国性别角色异性化大学生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选取我国东、中、西部的27所高校,从每所高校的一至四年级大学生被试中随机整群取样,共选取了5008名学生。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量表(Chinese Sex-Ro le Inventory,CSRI-50)进行调查。结果:(1)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比例为10.5%,其中男生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女性化男生)占男性被试的7.5%,女生性别角色异性化者(男性化女生)占女性被试的13.0%;女生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多于男生(P(0.001);(2)男、女生性别刻板化者均多于性别角色异性化者(25.0%vs.7.5%,27.3%vs.13.0%;均P(0.001);(3)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在年级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男女性别角色异性化者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8%vs.7.3%,15.0%vs.13.2%;均P(0.05);(5)城镇学生男性化女生的比例高于乡村学生(15.6%vs.10.4%,P(0.001)。结论: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在大学生中只占少数,且女生多于男生,性别刻板化者多于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大一至大四性别角色异性化者不存在年级的差异;城镇与乡村男生异性化者没有差异,而女生异性化者城镇多于乡村。 王金生 刘电芝 刘金光关键词:大学生 性别角色 大学生性别角色是怎样形成的?--双性化与未分化个案的对比研究 采用刘电芝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甄别出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男性化和女性化)被试。在此基础上,对双性化和未分化典型个案进行深度访谈,以探究影响大学生双性化和未分化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主要因素。研... 徐振华 黄颀 刘金光 张姣 李宇青 刘电芝关键词:性别角色 质化研究 访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