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应用氟西汀干预治疗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氟西汀干预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专科对症治疗;研究组在专科对症基础上采用氟西汀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及社会认知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应用氟西汀干预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相关抑郁症状。
- 岳霞王灵芝杨小敏刘艳
- 关键词:脑梗死抑郁症氟西汀治疗干预
- 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被引量:3
- 2006年
- 王丽琼王金萍刘艳
- 关键词:癌症心理护理
- 成本核算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探讨护理成本核算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护理成本过高会造成收支失衡,成本过低会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护理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王丽琼刘艳王茹
- 关键词:护理管理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68.7±1.2)岁;研究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68.9±1.2)岁。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能力、Cys-C、AQP4。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1%(67/70)比82.86%(58/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78.4±10.2)分比(65.3±12.7)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ys-C[(0.67±0.04)mg/L比(1.43±0.11)mg/L]、AQP4[(0.10±0.03)mg/L比(0.39±0.10)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刘艳范鸿飞王灵芝宋海燕
- 关键词:丁苯酞脑出血胱抑素C水通道蛋白4
- 尤瑞克林与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文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60.17±8.92)岁,经静脉滴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9.45±8.42)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流参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0.029)。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FIB水平[(1.74±0.52)mPa•s、(16.59±6.33)mPa•s、(2.34±0.78)g/L]均低于对照组[(2.05±0.60)mPa•s、(21.37±6.54)mPa•s、(2.93±0.7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1、3.714、3.930,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指标[(48.53±5.49)ng/L]低于对照组[(54.61±6.52)ng/L],NO、VEGF指标[(45.54±6.80)μmol/L、(54.21±8.35)ng/L]均高于对照组[(38.22±5.71)μmol/L、(49.64±6.0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4、5.829、3.129,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MoCA评分[(68.37±12.54)分、(24.67±3.21)分]均高于对照组[(55.91±11.47)分、(21.13±3.95)分],NIHSS评分[(7.65±1.13)分]低于对照组[(10.21±1.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84、4.918、8.383,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7/50)]与对照组[10.00%(5/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9,P=0.538)。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脑�
- 王灵芝杜圆圆刘艳
- 关键词:脑梗死尤瑞克林丁苯酞血管内皮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 黄芪甲苷通过激活JNK/p38 MA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分析黄芪甲苷通过激活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健康SPF级SD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其中30只大鼠建模成功,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黄芪甲苷组,每组10只对建模成功的大鼠进行给药处理,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采用0.9%氯化钠溶液灌胃,药物对照组给予20 mg/kg阿托伐他汀灌服,黄芪甲苷组给予70 mg/kg黄芪甲苷应用液灌服,均灌胃12周。观察4组大鼠病理组织学、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活性氧(ROS)]、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JNK/p38 MAPK通路相关mRNA表达量、JNK/p38 MAPK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药物对照组、黄芪甲苷组SOD、CAT降低,NSE、S100β、MDA、ROS、TNF-α、IL-1β、CRP、JNK、p38 MAPK mRNA、JNK、p38 MAPK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对照组、黄芪甲苷组SOD、CTA升高,NSE、S100β、MDA、ROS、TNF-α、IL-1β、CRP、JNK、p38 MAPK mRNA、JNK、p38 MAPK降低,(P<0.05);与药物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SOD、CTA升高,NSE、S100β、MDA、ROS、TNF-α、IL-1β、CRP、JNK、p38 MAPK mRNA、JNK、p38 MAPK降低(P<0.05)。结论采用黄芪甲苷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干预,可改善大鼠氧化应激指标,降低炎性反应,使大鼠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JN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 王仙丽刘艳李婷陈春艳
- 关键词:C-JUN氨基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黄芪甲苷
-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帕金森痴呆患者应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76例帕金森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联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多巴丝肼片联用盐酸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量表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痴呆患者应用盐酸美金刚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 王灵芝者岳霞刘艳宋海燕
- 关键词:盐酸美金刚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