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134 H指数:5 供职机构: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药物洗脱支架技术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孙家安 汝磊生 齐书英 彭育红 李淑荣 刘红娜 席爱雪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心脏起搏器体外完全电重设一例 2009年 丁超 李洁 赵玉英 张莉 李淑荣 刘红娜 席爱雪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超短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超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肌再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院后72h内接受PCI的162例NSTE-ACS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治疗组和标准剂量他汀治疗组,于PCI术前服用辛伐他汀3d,观察PCI术前、术后即刻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的差异,以及PCI术后24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PCI术后1个月心功能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强化组靶血管TIMI血流2~3级和MBG2~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两组靶血管TIMI血流3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靶血管MBG2~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CK-MB增高比例显著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强化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为(0.58±0.09)%,明显好于标准组(0.5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期大剂量服用他汀可明显改善NSTE-ACS高危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心功能,减少MACE的发生率。 丁超 李俊峡 卫亚丽 赵玉英 张莉 汝磊生 李淑荣 刘红娜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正向导管内锚定法经逆向导丝技术开通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一例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正向导管内锚定法经逆向导丝技术开通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例正向导管内锚定法经逆向导丝技术开通右冠状动脉闭塞的治疗经过。患者出现间断胸痛3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左向右三级侧支循环,右冠状动脉中段以远完全闭塞。多次尝试正向开通右冠状动脉不能成功,考虑患者侧支循环建立较好,试行逆向开通右冠状动脉。由于间隔支不能通过,最终选择心外膜侧支,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后进入主动脉窦,但是逆向球囊送入困难,采用正向导管内球囊锚定法,操控逆向导丝进入正向导管内,并在导管内扩张球囊锚定逆向导丝以利于球囊通过。结果造影见右冠状动脉显影,正向送入WHISPER导丝成功到达右冠状动脉远端,反复扩张病变处,植入3枚药物涂层支架,慢性闭塞的右冠状动脉开通成功。术后6个月随访,无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慢性完全性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低,逆向导丝技术的出现明显提高了CTO病变导丝通过成功率。 孙家安 汝磊生 李俊峡 彭育红 席爱雪 刘红娜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应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技术治疗分叉病变 2010年 汝磊生 齐书英 彭育红 孙家安 谷文平 刘红娜 席爱雪关键词:分叉病变 冠脉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一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5 2008年 刘红娜 李淑荣关键词:误诊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使用碘比醇致过敏样反应一例 2010年 席爱雪 刘红娜 齐书英关键词:造影剂 血管造影术 过敏反应 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17(IL-17)、高敏C反应蛋白(hs—ca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及非冠心病人群表达的差异性,同时探讨IL-17、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患者96例,其中冠心病患者76例(AMI组患者29例、UAP组患者27例、SAP组患者20例),对照组(HC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于人院后f10N(或次日清晨空腹)测定血IL-17、hs—CRP水平,同时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结果IL-17、hs—CRP水平AMI组高于其余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7、hs—CRP水平UAP组高于SAP组、HC组(P均〈0.05)。相关分析中,IL-17与hs—CRP之间呈正相关(r=0.365,P〈0.01)。回归分析,使IL-17升高的因素有年龄、WBC;使hs—CRP升高的因素有高血压病史、LDL—C、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症因子指标IL-17、hs—CRP在ACS患者中有差异性表达,提示AC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炎症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IL-17与hs—CRP具有相关性。影响血清中IL-17、hs—CRP的因素较多。 刘红娜 张悟棠 安健 盖爱菊 杨晋静关键词:白介素-17 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CTA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管腔狭窄准确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2016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以其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以及良好的图像质量和较高的诊断准确性,成为检测冠心病的主要方法。 潘春燕 崔进国 崔豹 康永 刘红娜关键词:冠状动脉 CTA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狭窄 碘海醇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被引量:5 2014年 1病例资料
男,40岁。因发现左侧腮腺区肿物6年,疼痛1周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耳垂下腮腺区肿物,无压痛、破溃及其他不适。近年肿物增大至拳头大小,无闭眼露白及示齿口角偏斜,未予正规诊治。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腮腺区疼痛,来我院就诊,以腮腺肿物收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10/73 mmHg。 付燕 刘红娜 侯云生关键词:碘海醇 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