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合理用药致药物不良反应典型案例分析
- 目的:对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的不合理用药进行探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ADR报表,统计出因不合理用药致药物不良反应的49份报表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9份涉及不...
- 张春铜刘杰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安全管理
- 文献传递
- 加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
- 加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岗位职责及业务技能,杜绝差错,避免浪费,促进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及时、安全、合理的静脉用药。
- 张春铜刘杰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
- 文献传递
- 我院2006年-2008年519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2008年收集到的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
- 刘杰黄寿和张春铜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不合理用药致药物不良反应典型案例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对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的不合理用药进行探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ADR报表,统计出因不合理用药致药物不良反应的49份报表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9份涉及不合理用药的ADR报表中,不合理表现包括选药不当、过度用药、配伍不当、用药途径不当、溶媒量不当、滴速过快、剂量过大或不足,其中的6例典型案例患者用药均缺乏合理性。结论用药不合理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 张春铜刘杰陈秀英
-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策略探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提出防范用药错误、保障病人用药安全的策略。方法统计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淮南朝阳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的ME,采用回顾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ME的分级、错误内容、引发因素、引发人员、发现人员以及错误涉及药物等。结果共收集到690例ME,除2例为C级ME外,其余688例均为B级ME。ME的错误内容中,处方错误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核对错误和摆药错误。ME的引发因素中,以知识欠缺、培训不足和责任心不足为主。ME的引发人员以医师为主。ME处方错误中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和消化系统药物为主,这三类药ME的发生各有其特点;ME处方错误中部分药物呈现错误形式单一的情况。结论该院应加强医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静配中心药师医嘱审核应重点关注药物浓度、溶媒和用量,静配中心工作人员责任心亟需加强,应构建精细化、信息化安全用药管理体系,以减少ME的发生,保障病人安全用药。
- 刘杰张春铜刘葛董悦卫丽琴
- 关键词:用药错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安全用药
- 临床药师参与医院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的实践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医院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的作用。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淮南朝阳医院抗菌药物相关数据及出院病历2 298份,阶段性分析、比较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利用HIS联网运行的药品管理系统定期导出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及病原学送检率。结果 2 298份出院病历中,2017年6—8月点评病历304份,2019年1—3月点评病历357份。2019年1—3月,15项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中有13项的不合理率明显低于2017年6—8月。2017年6月开始,医院AUD值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8年2月—2019年3月AUD值均处于40以下,达到了2013年专项整治提出的要求。临床药师自2017年6月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后,病原学送检率呈上升趋势,高于2013年专项整治要求的“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的送检率不应低于30%”的要求。结论 医院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但经临床药师参与医院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为临床科室有针对性地提出用药合理性建议,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安全、有效、规范的使用,以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 刘杰刘葛袁哲李天鹏张春铜
-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药师
- 我院2006年-2008年519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2008年收集到的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
- 刘杰黄寿和张春铜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我院2006-2008年519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519例ADR报告,按来源、年龄、给药途径、类别、ADR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由护理人员上报的ADR报告居多,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地用药。
- 刘杰黄寿和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 环孢素与他克莫司免疫抑制方案治疗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疗效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环孢素与他克莫司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淮南朝阳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患者51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他克莫司组(TAC组)30例和环孢素组(CSA组)21例。TAC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CSA组患者采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指标[肌酐(Cr)、血尿素氮(BUN)和尿酸(UA)]、葡萄糖(GLU)、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ALT、TP、Alb、TBil、UA、GLU、血脂指标、WBC、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HDL-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TAC组血清AST、Cr、BUN水平低于CSA组,RBC及Hb水平高于CSA组(P<0.05或P<0.01)。结论环孢素与他克莫司免疫抑制方案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肝功能和糖脂代谢均无较大影响,但与他克莫司相比,环孢素较易引起肾损伤和贫血。
- 张春铜刘杰杨柳吕红光马冲董悦
-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环孢素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
- 加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
- 加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岗位职责及业务技能,杜绝差错,避免浪费,促进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及时、安全、合理的静脉用药。
- 张春铜刘杰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