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梅
-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无疑到有疑”和“从有疑到无疑”——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差异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与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他们一个是中国的圣者,一个是西方的智者,可谓双星闪耀。二人分别开启了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先河。二人的启发式教学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质的不同。
- 刘春梅
-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孔子西方历史公元前东西方
- 论教育生态的偏颇与修复
- 2015年
- 和谐的教育生态对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教育生态一旦出现偏颇就会造成教育的非理性存在,使教育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教育要想得到全面而合理的发展,必须要拓展教育的生态向度,不断变革和创新思维范式,以生态学的视角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建立一个合理、生动和完善的教育生态体系。
- 刘春梅张皓珏
- 关键词: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结果思维范式生态体系成教育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外国教育名著选读”课程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由复旦大学的张学新教授创立的,这种教学模式吸收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外国教育名著选读"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改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教学环节,二是促进知识内化,三是改革考核办法。
- 刘春梅
- 关键词:讲授
- 论教育生态的偏颇与修复被引量:9
- 2015年
- 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让我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生态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谐的教育生态对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教育生态一旦出现偏颇就会造成教育的非理性存在,使教育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不断深入推进的工业革命,使我国教育表现出的功利化倾向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生态偏颇状况出现。因此,从教育生态视角来看,其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法,引导并实现"受教育者"全面自由发展,而教育生态观这一理论体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健康、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 刘春梅张皓珏
- 关键词:教育生态偏颇
- 实践创新 且行且知
- 2014年
- 新乡学院基于U-S合作模式的教育实践改革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超过了预期。作为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教师,我不仅参与了合作计划的制订,也参与了合作活动的开展。我们行动着、思考着、成长着。基于U-S合作的教学改革高层引领。新乡学院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在学校层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四育人"人才培养体系,并且出台了《新乡学院实践育人方案》,将实践育人的十项内容纳入学分制管理,积极培育实践育人办学特色;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修订,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实践环节。
- 刘春梅
-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分制管理大学教师大学课堂教学教育实际服务育人
- 个体道德自律心理机制形成的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自律是反映人自身本质的一种主体性活动,它是指人们通过对外在制度、伦理、规范的认同,并将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认知模式来指导自身行为。道德弘扬主要是通过人们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等驱使主体作为来实现的,是道德主体理性的自觉、自愿行动。道德需要自律,道德自律是个体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中的个体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和幸福而为自己设置的必然性规则。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度变迁时期,道德失范现象加剧,道德规范重建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毋庸置疑,在道德规范重建过程中,自律优于他律,因此要强化个体道德自律心理生成,使社会个体基于内心的道德需要而自觉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并经过持续的认同行为逐步形成一种道德自律心理机制,进而优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软环境。
- 刘春梅
- 关键词:个体道德
- 教育秩序:个体行为秩序化形成的制度需要被引量:1
- 2011年
- 个体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其行为对社会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力量。教育使个体秉承了一种自我塑造的基本权利,是人们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使培养个体行为秩序化成为可能。教育目的的实现依凭于教育秩序的建构,而在当前我国教育失序的状态之下,教育培养维护的基点——个体行为,处于一种无秩序约束的"自由"状态。因此,应该以制度建设为契机整合与建构教育秩序,培植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体认知框架和行为规则,推动个体行为秩序化的形成,进而营造出秩序化的社会。
- 刘春梅
- 关键词:教育秩序秩序化
-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蕴被引量:8
- 2009年
-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统一。价值的重新定位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关注的中心应该是人而不是学科;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重建,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新的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新的课堂是师生心灵相通的课堂;新的课堂是人性化的课堂;新的课堂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 刘春梅
- 关键词:课堂教学
- 教育秩序:个体行为秩序化形成的制度需要
- 2011年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约6000字 教育秩序是指教育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把诸多教育资源和要素有效整合,培植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体认知框架和行为规则等。教育秩序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 刘春梅
- 关键词:教育秩序秩序化大学学报教育主体
- 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高师院校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质的研究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深度探索。通过访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及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作为部属重点师范院校的海滨师范大学,其学前教育系本科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多管齐下,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其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的措施主要包括教师的讲课、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以及课下的实践性作业。
- 刘春梅
- 关键词:教育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