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红 作品数:18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文化科学 电气工程 更多>>
环境监测仪器的USB接口的扩展 2008年 通用串行总线(USB)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实时性强、易于扩展、使用灵活、能够进行错误侦测等优点,作为一种通信接口规范,已被广泛地应用在PC外设和便携式系统中,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串口RS-232、PIO(并行数据传输)等通信方式。文中介绍了基于PDIUS-BD12芯片的USB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并介绍了USB固件编程的实现。 孟宪春 刘宇红 张思祥关键词:PDIUSBD12 固件编程 基于剪切平面与磨损平面的磨削淬硬热量分配比研究 2011年 磨削淬硬技术利用磨削热对工件表层进行表面热处理,磨削热和工件温度场分布均是影响磨削淬硬技术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单颗磨粒对热源产生位置进行了分析,忽略在磨粒与磨屑界面产生的热量,考虑磨屑-工件界面和磨粒-工件界面热源,建立了磨削淬硬热量分配比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的方法对建立的热量分配比模型进行了验证. 刘宇红 李辉 张建华关键词:磨削淬火 磨削热 有限元 移动机械手稳定性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 随着各国对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事业的高度重视,以防暴、反恐、消防灭火、排险救援等为特征的移动机械手发展十分迅速。移动机械手的稳定性成为机械手完成上述安全工作的关键问题,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的移动机械手稳定... 刘宇红关键词:移动机械手 误差补偿 雅可比矩阵 神经网络 动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移动机械手的稳定性及补偿方法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2008年 介绍了移动机械手的几种稳定性分析及补偿方法的原理,建模过程以及个别方法的仿真实验,对影响移动机械手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研究稳定性分析及补偿方法的意义及各种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移动机械手稳定性分析及补偿方法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刘宇红 张明路 孟宪春 刘淑英 杨戈关键词:移动机械手 稳定性分析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2001年 讨论了3种模糊神经元和由其构成的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及其学习和自适应机制,针对模糊模式识别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BP学习算法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兼有模糊逻辑控制和神经网络两种技术的优点,提高了模糊模式识别的准确性. 张明路 王卫平 刘宇红 吴晓龙关键词:模式识别 模糊逻辑 模糊神经网络 模糊神经元 自适应机制 三指灵巧手运动学分析及抓持仿真 被引量:1 2017年 参考人手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一种三指灵巧手,手指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手指结构相同。手指各主动关节均由直流伺服电机驱动,通过锥齿轮和钢丝绳传动机构传动,直流伺服电机和传动机构均配置在手指内部。采用D-H法建立手指坐标系,推导出运动学正、逆解,为灵巧手控制和抓取规划的研究奠定基础。运用仿真软件A D A M S对灵巧手抓持球体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三指灵巧手在其工作空间内能够实现对物体的精确抓取。 冀鹏飞 刘宇红 孙晨光关键词:灵巧手 运动学 基于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器的FastSLAM算法研究与应用 2009年 通过对传统的基于扩展卡尔满滤波器(EKF)的SLAM算法的介绍,总结出传统方法的缺陷,即算法复杂,用时长,无法实现在线计算.为解决传统SLAM算法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基于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器的FastSLAM方法.该方法将SLAM问题分解为对机器人姿态和路标在地图中的位置的递归算法,其时间消耗与路标的数量成对数关系,计算量小,用时短.经过以Hebut-II机器人为平台的实验,结果表明,FastSLAM算法是可行的. 刘宇红 张明路 刘淑英 于江关键词:机器人 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器 FASTSLAM 基于ZMP的移动机械手运动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5 2009年 介绍了基于ZMP稳定区域的移动机械手的稳定性分析及补偿方法的原理,理论ZMP与实际ZMP的计算方法,对该方法的建模过程以及仿真实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影响移动机械手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刘宇红 张明路 孟宪春 魏威关键词:移动机械手 稳定性分析 ZMP ART-2神经网络在机器人视觉特征识别中的应用 2006年 介绍了一种采用ART-2型神经网络技术对图像进行识别的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识别模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图像识别模型,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视觉系统能够很好的识别物体形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宇红 孟宪春 刘剑关键词:机器人视觉 ART-2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模式识别 一种电控元件集成式SCARA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元件集成式SCARA机器人,包括大臂机构、第二关节传动机构、小臂机构、电控柜集成化底座和腕部传动机构。该机器人采用二级同步带传动实现末端轴的回转功能,并在中转部分设置中间单元部分实现传动,在末端不使用... 刘宇红 孙晨光 周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