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辉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唯物
  • 3篇唯物史观
  • 2篇生产力
  • 2篇产力
  • 1篇舆论
  • 1篇哲学
  • 1篇证法
  • 1篇社会形态
  • 1篇生产力概念
  • 1篇剩余价值学说
  • 1篇市民
  • 1篇市民社会
  • 1篇私有财产
  • 1篇清季
  • 1篇资本
  • 1篇唯物史观视域
  • 1篇马克思哲学
  • 1篇民社
  • 1篇劳动价值论
  • 1篇假说

机构

  • 5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5篇刘国辉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武陵学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经济的社会形态假说
2013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批判地分析了平行于政治国家的市民社会的独立存在,阐述了二者分离的历史矛盾。市民社会的交往形式蕴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清算哲学信仰"的语境下,构成了唯物史观第一次阐述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哲学的贫困》中,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的叙述的方法"才真正构成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生产关系概念构成了经济关系的本质,经济条件的对抗性构成人类社会历史、人类文明的理论出发点。这样,社会的经济形态假说就代替了市民社会概念,唯物史观就成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
刘国辉
关键词:唯物史观生产力交往形式市民社会
清季公共舆论与东北新政研究
关于“东北新政”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多以事件本身为研究对象,即偏重于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司法的角度对这一事件本身进行观察、评价和述论,而关于“东北新政”彼时中国之公共舆论言说、全面洞察与揭示这一事件经历者的心灵世界及...
刘国辉
关键词:清季公共舆论
文献传递
生产力概念在唯物史观中的生成
2013年
经济学的劳动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成为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这一生成过程是伴随着唯物史观理论完成的。劳动生产力向人回归的理论历程,是马克思思想嬗变的转折点。这一切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体系的最初文本。生产力概念的生成,始于经济学批判,源于共产主义理论要求,生成于哲学的科学阐发过程。把生产力理解为唯物史观的基础概念,使我们对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有了新的理解。
刘国辉
关键词:唯物史观私有财产生产力社会形态
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价值论
本文建立了问题视域下的唯物史观的理论路径,从财产规定视角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据此把唯物史观建立在马克思哲学的本质——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规定上。就是说,唯物史观是以人如何生产人自身为旨归的。它构成了马克思政治经...
刘国辉
关键词:唯物史观马克思哲学
文献传递
剩余价值的辩证形式
2014年
马克思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建立了双抽象到具体的理解方法。其中,抽象规定性是理解具体形式辩证原则的基础。基于这一理解方法,马克思建立了价值、资本的规定范式,并发展出价值概念的剩余价值存在形式,从而形成一个解释资本生产的概念体系。另一方面,这里发展出的剩余劳动概念,以及对其形式的认识,又构成理解历史上经济形态的基础概念。
刘国辉
关键词:资本辩证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