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仟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陶瓷
  • 3篇热防护
  • 3篇热防护系统
  • 3篇金属热防护系...
  • 3篇高温
  • 3篇高温陶瓷
  • 3篇超高温
  • 3篇超高温陶瓷
  • 3篇传热
  • 3篇传热分析
  • 2篇热冲击
  • 2篇隔热
  • 2篇隔热材料
  • 1篇导热
  • 1篇等效
  • 1篇多层隔热材料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有效导热系数
  • 1篇硼化物
  • 1篇热辐射

机构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10篇刘国仟
  • 6篇孟松鹤
  • 4篇闫长海
  • 4篇陈贵清
  • 3篇杜善义
  • 1篇曲寿江
  • 1篇陈红波
  • 1篇曲伟
  • 1篇孙士龙
  • 1篇许向红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热防护系统纤维隔热材料的传热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介绍了一种在设计金属热防护系统中计算纤维隔热材料厚度的方法。采用能量方程和光学厚近似的方法对纤维隔热材料在再入过程中的热传递建立了传热模型,并对3种不同密度的纤维隔热材料进行了有效导热系数的测试。利用部分温度下的有效导热系数,采用遗传算法对纤维隔热材料的辐射衰减系数进行了优化。利用其余温度下的有效导热系数验证了优化后的传热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采用优化后的数值模型对再入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计算得出采用密度为96 kg/m3的纤维隔热材料的金属热防护系统总重量最轻。
闫长海孟松鹤杜善义陈贵清刘国仟
关键词:传热隔热材料金属热防护系统厚度遗传算法
金属热防护系统隔热材料内辐射特性分析及优化
本文主要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出发,利用二流密度法对传热过程编程模拟,估算出多层隔热最大限度能够减轻的重量。利用编制的程序只需输入不同材料的参数就可以估算出该材料在不同温差下的热传导性能,对进一步实验和选择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
刘国仟
关键词:隔热材料热防护系统内辐射
文献传递
金属热防护系统多层隔热材料的稳态传热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采用能量平衡方程和两热流密度近似法建立了金属热防护系统多层隔热材料的稳态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测量多层隔热材料单元的有效导热系数的实验和遗传算法对纤维隔热材料的辐射衰减系数和隔热屏表面辐射发射系数这两个热物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用实验测得的多层隔热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验证了采用优化后参数的多层隔热材料的稳态传热模型的正确性。
闫长海孟松鹤陈贵清曲伟刘国仟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金属热防护系统多层隔热材料
ZrB<sub>2</sub>-SiC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热冲击失效行为的研究
硼化物基超高温陶瓷材料(ultra high temperature ceramic简称UHTC)具有高熔点、耐腐蚀、在高温下能够保持力学和化学稳定性等一系列优点,因而该材料成为新型天地往返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和火箭推...
刘国仟
关键词:热冲击力学性能
ZrB2-SiC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热冲击失效行为的研究
硼化物基超高温陶瓷材料(ultra high temperature ceramic简称UHTC)具有高熔点、耐腐蚀、在高温下能够保持力学和化学稳定性等一系列优点,因而该材料成为新型天地往返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和火箭推...
刘国仟
关键词:淬火方法
文献传递
涂层裂纹应力场强度的数值研究
<正>考虑涂层中垂直于界面的裂纹,分析了裂纹尖端到达界面的情况。基于平面应变情况,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及matlab编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裂纹尖端应力场。得到了不同弹性错配、不同涂层厚度比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
刘国仟孟松鹤
文献传递
STEADY HEAT TRANSFER ANALYSIS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MULTILAYER THERMAL INSULATIONS被引量:3
2006年
The energy equilibrium equation and discrete ordinate methods are combined to establish the one-dimensional steady heat transfer mathematical model of multi-layer thermal insulations (MTIs) in metallic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s. The inverse problem of heat transfer is solved by the genetic algorithm and data from the steady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 of fibrous thermal insulations. The density radiation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the albedo of fibrous thermal insulations and the surface emissivity of reflective screens are optimized. Finally, the one-dimensional steady heat transfer model of MTIs with optimized thermal physical parameters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effective MTI conductivity.
闫长海曲寿江孟松鹤陈贵清杜善义刘国仟
开孔金属泡沫的传热分析被引量:19
2006年
主要从开孔金属泡沫微观组织的基本结构出发对开孔金属泡沫内的固体热传导、气体热传导和热辐射进行了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利用能量方程和两热流法建立了开孔金属泡沫的传热模型,并利用试验对泡沫镍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泡沫镍的有效导热系数实验值验证了开孔金属泡沫传热模型的正确性。
闫长海孟松鹤陈贵清杜善义刘国仟
关键词:传热有效导热系数热辐射
超高温陶瓷的热震强度突变机制
<正>对采用热压烧结工艺(1950℃,40MPa,保温保压1h)制备的两种超高温陶瓷,ZrB_2+20%SiC+5%X和ZrB_2+20%SiC+15%Y(体积分数)的抗热震性能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首先,在对两类材料的...
许向红刘国仟孟松鹤宋凡
关键词:超高温陶瓷
文献传递
石墨片层结构对超高温陶瓷材料抗热震行为的影响
2009年
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ZrB2-SiC-AlN和ZrB2-SiC-C两种超高温陶瓷材料。并通过淬火实验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抗热震行为。结果表明:这两种超高温陶瓷材料的剩余强度衰减机制有所不同,ZrB2-SiC-AlN的剩余强度主要受热震表面裂纹影响,而ZrB2-SiC-C在热震过程中不产生表面裂纹,其剩余强度主要受表面氧化和热震损伤的影响。ZrB2-SiC-C具有相对较高的热震阻力,增加该材料体系的抗氧化能力对于提高该材料体系抗热震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有限元分析定性揭示了ZSC具有较高剩余淬火强度的原因。
陈红波刘国仟孙士龙丁晓恒孟松鹤
关键词:热压烧结超高温陶瓷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