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宝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南昌市委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GPRS的便携式实时传输系统
- 2016年
- 针对突发性水利灾害监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携式实时传输系统。数据采集由传感器和嵌入式摄像机组成,通过数据监控模块与4G模块之间的连接和通讯,结合移动无线传输和Internet技术,实现水情监测的自动化和无线化。本系统可置于大多数突发灾害的位置,并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数据传输稳定,有利于解决监控盲点问题。
- 刘华宝
- 关键词:传感器数据采集实时传输系统
- 网络文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被引量:3
- 2009年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针对庞大而不断增加的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文化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家安全、网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 蔡水珍刘华宝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文化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被引量:2
- 2009年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搞好网络文化建设,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真正成为促进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我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努力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腐朽、低俗思想的影响,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净化网络空间,使网络文化健康发展,这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蔡水珍刘华宝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文化建设
- 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 2010年
- 领导干部注重分析网络舆情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总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必须提高领导干部重视网络的政治觉悟、政策水平、网络操作能力、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网络执政能力。
- 刘华宝蔡水珍卢角天李春刘力徐远征
- 关键词:领导干部网络舆情执政能力建设
-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被引量:9
- 2011年
- 我国未来一段时期都可能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网络舆情伴随公共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已成为影响公共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该做到,迅速掌握网上舆情,迅速开展网上发布,迅速组织网上讨论,以便正确引导思想与舆论。
- 刘繁荣刘华宝
-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应对
- 浅议网络时代舆情反转新闻现象被引量:1
- 2017年
- 当下,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为了抢夺受众而过于追求新闻时效性,导致舆情反转新闻现象屡见不鲜,"年度舆情反转新闻排行榜"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舆情反转新闻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前媒体的急功近利,而且也反映出了广大网民躁动盲目的情绪以及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场。如何避免舆情反转,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值得政府、媒体以及网民反思。
- 鄢灵慧周云刘华宝
-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
-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对策探析
- 2018年
- 当前,我们迎来了一个"事实让步情感"的网络时代。相比起自我情感宣泄,公众越来越不在意事件真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谣言的出现迎合了当下公众心理和情感宣泄的需求,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危害越来越大,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互联网治理的一大顽疾。因此,要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正确认清网络谣言的新特性,规避其产生势在必行。
- 鄢灵慧周云刘华宝
- 关键词:网络谣言网络空间
- 网络反腐的特点及作用
- 2014年
- 十八大后,风生水起的网络反腐,有利也有弊,如何趋利避害,舞好网络反腐的这把"双刃剑",须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合力制度反腐。
- 程敏刘华宝
- 关键词:网络反腐制度反腐
- 论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构建
- 2016年
- 近几年来,随着突发事件的频发,我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光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是远远不够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同样重要。科学、完善、系统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打造良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是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时代要求。
- 鄢灵慧陈蛟刘华宝
- 关键词:预警机制突发事件互联网
- 南昌市委党校新校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 2012年
- 在全省地市级党校新校区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各级党校都十分重视新校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南昌市委党校新校区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切实做好党校信息化工作,实现党校教学、科研的信息化网络化,以此推动党校的现代化。要求我们要明确总体目标,建设科学的预算方案,做好详细的基础功能设计定位。
- 程敏刘华宝卢角天方颖
- 关键词:新校区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