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新时代中国主题出版的本质属性及实践路径被引量:11
- 2018年
- 从主题出版的历史发展入手,结合出版人的实践思考,总结主题出版的三大双重属性:时效性与前瞻性、权威性与普读性、公益性与市场性;分析主题性事件、学术出版及专业编辑在主题出版中的关键性作用;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从前端策划、中端执行到后期发行的全流程提出主题出版的实践路径。
- 刘军
- 关键词:主题出版
- 组织环境变迁与学习型机关建设被引量:1
- 2008年
- 组织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和。组织的外部环境也称之为组织的一般环境或宏观环境。这个层次的环境泛指一切对某个特定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因素和力量,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等。组织的内部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结构和行为的各种内在因素的综合,包括组织的结构构成、行为模式、组织心理、组织成员等。
- 程毅刘军
- 关键词:环境变迁机关建设学习型宏观环境外部环境
- 社会变迁背景下大学生性观念演变的逻辑走向及其挑战被引量:2
- 2011年
- 当代中国社会处于剧烈转型时期,性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社会变迁背景下大学生性观念演变的逻辑走向可以从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对贞操的看法、对非婚性行为的看法及对性行为主要目的的看法等方面进行梳理。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提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对传统恋爱观、价值观的挑战,对高校性教育的挑战,大学生卖淫现象对高校管理的挑战。
- 程毅刘军孟庆鹏
- 关键词:社会变迁性观念演变逻辑
-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被引量:29
- 2010年
- 作为社会工作者的大学生村官,其角色不仅仅限于"管理者"或者"服务者",还是农村社会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社会资源的动员者和组织者、政策法律的宣传者、农村社会问题的协调者、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络者。与传统的村官相比,大学生村官的功能也有多方面的拓展:从"访贫问苦"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从"大包大揽"到发展村民自治、从"上传下达"到建立农村社区的发展规划、从"丰富生活"到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
- 程毅刘军
- 关键词:社会工作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
- 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困境及其重构被引量:3
- 2012年
- 传统的公共部门激励机制不仅在理论上陷入困境,在激励原则长期存在一元化倾向,在实践中更是表现出一种低效的运作。为了充分激发公职人员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质量和工作效率,就必须从理论、原则、模式三个维度重构公共部门的激励机制。
- 朱洵韬刘军
- 关键词:公共部门激励机制
- 莫斯科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与启示
- 莫斯科首都国际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国际化、城市环境国际化、市民素质国际化以及政府和民间组织在首都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莫斯科首都国际化既有...
- 纪晓岚刘军刘畅陈璐
- 文献传递
- 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战略分析
- 2015年
- 数字出版已成为大学出版社的重大战略命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缺乏行业技术标准化,内部资源整合优化不够,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是当前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战略困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战略路径包括现有资源的数字化,发挥依托高校的学术优势,完善数字出版的技术平台,注重纸版与数字版互动,注重人才储备工作,注重数字出版工作的国际交流等。
- 刘军
- 关键词:数字出版
-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究被引量:9
- 2018年
- 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阻碍,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的跨学科联动的新模式构想,以这两大学科之间的逻辑互构作为产生链接的基础,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作模式、三大工作手法作为探索路径,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究,从而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同时满足其进行本土化、时代化发展的需求。
- 程毅刘军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 组织环境变迁下的学习型机关建设研究
- 当前社会处在激烈变革的时代,机构改革深入社会组织的各个层面,面对机构改革带来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各种组织都必须增强应变能力,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实践。机关作为基层公共组织,多是面向大众的服务窗口,处于社会公共管理的最...
- 刘军
- 关键词:环境变迁机关建设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我国公益事业民营化存在问题分析——以公共性为研究视角
- 2007年
- 公益事业民营化是将民间资本和竞争活力、企业精神和市场理念引入到公用事业领域,是一种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政府治理模式,是我国公益事业改革的主导方向。在我国,公益事业民营化已初步显示了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带来了某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公共性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公共利益是否得到实现和维护为标准来审视公益事业民营化,不难发现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益事业民营化引发的公共利益受损、公共价值危机、政府职能缺位、新的社会问题等四个方面。
- 刘军沈志强
- 关键词:公益事业民营化公共性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