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CT
  • 4篇CT诊断
  • 2篇腺癌
  • 2篇成像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疾病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腋窝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影象
  • 1篇影象学
  • 1篇影象学诊断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囊癌
  • 1篇晕征
  • 1篇乳腺

机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学院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作者

  • 9篇刘兴第
  • 2篇张秀丽
  • 1篇谢敬霞
  • 1篇孙文清
  • 1篇董敬东
  • 1篇张炳有
  • 1篇杨笑宏
  • 1篇高振安
  • 1篇戴建平
  • 1篇韩鸿宾
  • 1篇詹炯
  • 1篇李云华
  • 1篇黄东
  • 1篇边杰
  • 1篇刘书峰
  • 1篇陈宏海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大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乳腺疾病的CT诊断被引量:54
1998年
目的明确乳腺疾病的CT征象,评价CT扫描在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报告乳腺疾病53例,包括乳腺癌30例,良性疾病23例,均行CT扫描,其中44例同时进行钼靶摄影。结果(1)乳腺癌CT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边缘毛刺,导管牵拉征,库伯韧带受累,局部皮肤胸壁浸润及周围脂肪间隙变形。良性疾病:单纯增生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及患侧腺体增厚;囊性增生典型表现为多发圆形含液体密度囊肿。(2)CT与钼靶摄影结果相比较,两者在良恶性乳腺疾病的鉴别方面具有相同价值。但在肿块靠近腋窝或胸壁等情况下,CT较钼靶更为实用;并且CT有助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论CT扫描在乳腺病变的发现、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面有很大价值。
韩鸿宾刘兴第谢敬霞
关键词:乳腺疾病乳腺癌腋窝CT淋巴结转移
输尿管囊肿的影象学诊断(附7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991年
本文报告7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男3例,女4例。最小4个月,最大61岁。儿童2例,成人5例。尿道口脱出囊性肿物1例,腹部膨隆性包块1例。尿路排泄性造影、B超、CT表现均具特征性,分别为蛇头征、光晕征;纤薄光环及光带,囊肿远侧壁回声不增强;膀胱内与尿液等密度囊性肿物,可增强或不增强。影像学表现主要与囊肿引流之肾脏的功能及囊肿大小有关,并与囊肿有无合并感染有关。
刘兴第邢月竹高振安秦卫国
关键词:输尿管囊肿
胆管积气的x线征象分析
1993年
本文收集已知原因胆管积气征20例,通过病因与 x 线征象对照分析,发现胆管积气原因不同,x 线表现亦不同,有一定特征性。1.胆总管全气相征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胆总管括约肌关闭不全的 x 线表现。2.部分胆总管气相征与胆管——肠管间沟通征是胆管——肠管间存在捷径的 x 线表现。如无其间的外科吻合手术史,可做为二者间存在内瘘的诊断依据。3.胆总管下段充盈征亦是二者间存在内瘘的 x 线表现。4.肝脓疡腔——胆管积气征是肝胆系统急性产气菌感染的 x 线表现。
刘兴第奚伦
关键词:胆道疾病X线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评价
2001年
目的 :评价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9例CT检查资料 ,对其CT征象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胆囊癌的CT影像分为 :壁厚型 6例 ,腔内结节型 3例 ,肿块型 4例 ,混合型 6例。伴肝转移 11例 ,胆道梗阻 13例 ,总胆管转移 7例 ,区域淋巴结肿大 11例 ,伴胆结石 6例。结论 :CT对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胆囊壁增厚的程度对慢性胆囊炎无鉴别诊断意义 ,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改变似有鉴别价值。胆囊癌的分型应根据其主要表现来判断。
黄东张炳有孙文清刘兴第
关键词:胆囊癌计算机体层成像B超
胰腺癌MRI诊断及新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胰腺癌和胰腺导管腺癌是最常见的高度恶性胰腺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95%。当胰腺癌被发现了不明显的早期症状时,疾病基本已经属于晚期。一些有效的磁共振序列的外观和构图给胰腺癌提供了不同的形态学信息,并且在胰腺癌的外科手术前的诊断和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弥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增强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和磁共振(MRI)在胰腺癌的分子影像水平上提供了功能性的信息,并且它们对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是有帮助的,其价值有待进一步讨论。
刘兴第刘书峰陈宏海牛艺凝
关键词:胰腺癌弥散加权像磁共振
脑膜瘤的CT诊断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提高脑膜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 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的CT表现 ,肿瘤位于大脑镰旁 1 0例 ,大脑凸面 1 2例 ,矢状窦旁 8例 ,蝶骨嵴 7例 ,嗅沟 4例 ,桥小脑角 1例。结果 :增强后多为均匀增强 ,边界清晰 ,呈圆形或椭圆形。不典型CT表现为肿瘤混杂有低密度区 ,且无明显强化 ,或呈环形强化或有壁结节的强化。结论 :脑膜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 ,而且临床表现与CT某些征象有关 。
董敬东李云华张秀丽刘兴第
关键词:脑膜瘤CTCT增强
肾上腺疾病的CT诊断(附20例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对20例肾上腺疾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18例经病理学证实,2例临床确诊。资料和方法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68岁。嗜铬细胞瘤5例,转移瘤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3例,囊肿2例,皮质增生、髓质增生、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及毛细血管...
张秀丽刘兴第董志
关键词:肾上腺疾病CT病理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与DSA对比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CT、MRI与DSA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定位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和DSA的影像特点。结果:CT对2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做出了100%的准确定位,而定性准确率为7.4%。MRI对兀例患者均100%准确定性、定位。DSA定位准确率为38.4%,定性准确率为0%。结论: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优于CT和DSA。
杨笑宏边杰刘兴第毕建娜戴建平高培义詹炯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CTMRIDSA
脑胶质瘤的CT诊断被引量:1
1997年
脑胶质瘤的CT诊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16023)放射科刘兴第黄东抚顺市铝厂职工医院放射科王岩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多见的肿瘤,CT检查对本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我院19905~1994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22例,就其C...
刘兴第黄东王岩
关键词:脑胶质瘤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