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月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食品工程系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改性玉米粉的复合酶法制备工艺
- 2012年
- 本试验采用复合酶法制备改性玉米粉,以改性玉米粉的综合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复合酶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运用SAS软件及响应面法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恒定试验底物质量浓度0.5g/mL、中性蛋白酶质量分数0.12%和pH值6.5,将中性蛋白酶和一定质量分数的α-淀粉酶同时加入溶液,浸泡温度59.9℃、α-淀粉酶质量分数0.043%和酶解时间1.18h。
- 冯月玲黄姝洁
- 关键词:复合酶法响应面法
- 药膳风味鸡骨汤粉调味配方研究与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鸡骨汤粉是一种新型的方便健康食品,试验运用现代营养学理论,结合我国传统食疗配方和药食两用食材,开发药膳风味鸡骨汤粉,并优化其配方。在鸡骨汤粉的应用研究中,通过预试验确定各辅料均采用粉质的形态添加到鸡骨汤粉中,并进行配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配方。试验所得的优化配方为:食盐0.5%,当归粉0.5%,黄芪粉0.2%,党参粉0.5%。以此配方调味而得的鸡骨汤粉具有最佳品质。
- 冯月玲冉然
- 关键词:药膳正交设计
- 现代生物制剂在四川泡菜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四川泡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以乳酸菌为主的益生菌群,是以微生物乳酸菌主导发酵而生产的我国传统特色生物食品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是源自中国本土的生物技术产品。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泡菜产业利用现代生物制剂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现状,提出了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现代生物制剂发酵泡菜生产工艺,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传统四川泡菜与现代生物制剂泡菜的生产工艺以及营养、安全性等各项指标,分析了传统四川泡菜的弊端,对应用现代生物制剂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仍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 冯月玲
- 关键词:四川泡菜生产工艺
- 东北酸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被引量:33
- 2011年
- 东北酸菜属于叶类发酵蔬菜。经腌制加工后,形成风味独特、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腌制品。为使东北酸菜产业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文章从东北酸菜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一步促进东北酸菜的发展。
- 尼海峰邓冕冯月玲
- 乳酸菌剂发酵泡菜发酵条件研究与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在使四川泡菜实现产业化生产过程中,保证乳酸菌剂产品风味的同时,大幅缩短泡菜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研究针对乳酸菌发酵泡菜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之一的发酵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以盐投入量、乳酸菌制剂投入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以总酸、硬度、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探索不同发酵条件下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品质的变化趋势,得到发酵工艺最佳参数。
- 冯月玲邓冕
- 关键词:泡菜发酵条件质构仪
- 泡菜加工中营养成分与安全指标的控制
- 发酵泡菜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作用,以乳酸菌主导发酵的传统发酵食品。泡菜营养丰富,富含活性乳酸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是低热量的营养健康食品。泡菜中水分、盐分、总酸、总糖等化学成分指标,活性乳酸菌质量和数量益生菌指标,重...
- 冯月玲尼海峰闫志农卢晓黎
- 关键词:过程控制
- 醋泡黑豆加工工艺被引量:7
- 2010年
- 以黑豆为原料,采用醋泡工艺制作醋泡黑豆,提高黑豆的利用率。采用正交试验和改良试验探索醋泡黑豆的最佳工艺参数,研制出适合大众口味的黑豆休闲食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煮的熟化工艺,烘干时间为60min,黑豆与浸泡液比例分别为黑豆与醋比例3∶1,黑豆与酱油比例为5∶1,黑豆与糖比例为4∶1,并加入少量蜂蜜浸泡2d以上。
- 熊太银王文贤张秋芳冯月玲
- 关键词:黑豆
- 响应面法优化全骨复合物营养液调配工艺
- 2011年
- 响应面法对全骨复合物营养液调配工艺进行优化。以鸡骨为原料制备全骨复合物营养液,以其气味、色泽、外观形态及滋味组成,经层次分析法定义的感官质量评价综合得分为响应值对全骨复合物营养液调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其回归方程。同时,采用SAS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后营养液制备工艺参数为苹果酸添加量0.11%、甘氨酸添加量0.58%、谷氨酸添加量0.42%、蔗糖添加量5.27%、蜂蜜添加量2.05%,试验值与方程模拟值较吻合。
- 冯月玲
- 关键词:调配工艺响应面法
- 层次分析法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鸡骨汤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以鸡骨为原料,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鸡骨汤粉品质的影响。以鸡骨汤粉冲调出的鸡骨汤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钙和磷的含量为理化检验指标,感官评价综合得分以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综合指标为鸡骨汤粉品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干燥方式对鸡骨汤粉品质的影响研究,得出间歇式微波干燥对鸡骨汤粉冲调出的鸡骨汤品质最好,其次为热风干燥,最后为连续式微波干燥。
- 冯月玲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鸡骨汤膏调味配方研究与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将加工下脚料鸡骨制成鸡骨汤膏,对其调味配方进行了研究与优化,并对鸡骨汤膏溶解性能及稳定性进行了测定,保证了产品质量。试验以鸡骨汤中钙、磷、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得到鸡骨汤膏的优化配方为:食盐0.3%、葱粉0.1%、姜粉1.0%、鸡精0.3%;选择的稳定剂为1%的β-糊精。以此配方制备的鸡骨汤膏产品咸味适中,具有浓郁的鸡骨汤香气,口感细腻。
- 冯月玲
- 关键词: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