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伟
- 作品数:49 被引量:114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苦寒泻下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 宋易华兴伟宋巍陈霄贾利辉马云龙徐志峰郝景坤
- 将75例粘连性肠梗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常规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组予苦寒泻下方保留灌肠。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39例中,临床治...
- 关键词: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药灌肠治疗
- 肺癌循环肿瘤细胞EGFR基因突变磁分选技术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表明,肺癌组织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可以有效预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但临床中因肿瘤组织取材困难限制了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本研究基于EGFR磁球,对肺癌患者血液样本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临床中肿瘤组织取材困难的问题,为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和微转移检测等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细胞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河北省中医院2017-06-01-2018-05-30收治3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样本,同期招募20例志愿者血液样本作为健康对照,通过对其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进行捕获,然后对捕获的CTC进行相关突变检测及统计分析,最后将检测成功的样本同时进行组织检测作为比对。结果 EGFR磁球捕获CTC的效率达到80.8%;通过对成功检出的26例样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阳性检出率为46.7%(14/30)。其中EGFR 19号外显子突变率达26.7%(8/30),EGFR 21号外显子突变率达20.0%(6/30),与组织样本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EGFR磁球能有效对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TC进行高效捕获,用此磁球及对应的基因检测方法可应用于检测肺癌EGFR基因突变情况,解决了临床中肿瘤组织取材困难的问题,为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和微转移检测等提供技术参考。
- 谭国梁王赟李国雷徐伟超兴伟王利民
- 关键词: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 黄藤通腑汤联合阑尾穴中药贴敷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恢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联合黄藤通腑汤、阑尾穴中药贴敷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且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0例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及加速康复外科指导,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黄藤通腑汤内服及阑尾穴中药贴敷治疗。比较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前、术后6 h、12 h及24 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状态;于术后24 h、术后7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β、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7/50)(P<0.05)。术后6 h、12 h及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会对照组(P<0.05)。术后72 h两组IL-1β及IL-6水平均较术后24 h降低(P<0.05);术后72 h观察组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联合中医内服外贴明显缩短了腹腔镜阑尾炎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 巩子星刘远张明明兴伟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中药腹腔镜肠道功能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龙血竭治疗老年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4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术后切口皮下脂肪细胞因手术损伤、血供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坏死、液化,导致切口延迟愈合,是老年患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探讨切口脂肪液化老年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龙血竭胶囊外用治疗的效果。
- 宋易华李录花兴伟徐志峰
- 关键词:切口脂肪液化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龙血竭胶囊
- 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早期炎性反应、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预后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传统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与无腹部辅助切口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生存预后。方法:共1 02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NOSES组416例,LAP组604例。倾向得分匹配平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最后,两组各有344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参数、早期炎性反应指标与预后信息。研究终点为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与无局部复发率生存率(local-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结果:NOSES具有术后疼痛轻(P<0.05)、额外麻醉药物使用比例少(11.0%vs 29.9%,P<0.001)、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1.5%vs 4.4%,P=0.023)、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2.7 vs 3.3天,P=0.022)等短期优势。NOSES组患者术后第2天平均体温显著高于LAP组(37.3 vs 37.1℃,P=0.031)。此外,NOSES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平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术后第3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AP组(P<0.05)。然而,两组患者术后盆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0.9%vs 1.2%,P=1.000)。此外,两组患者标本长度、近端切缘距肿瘤距离、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和淋巴结清扫数量等病理结果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方面,两组患者有着相似的5年OS(91.6%vs 89.3%,P=0.434)、DFS(84.1%vs 83.6%,P=0.898)与LRFS(95.9%vs 94.0%,P=0.369)。结论:结直肠癌NOSES是安全可行的,有着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明显的短期优势。虽然NOSES手术会在早期引起较强的急性全身炎性反应,然而并不会转化为相关并发症。此外,NOSES手术与LAP有着相似的肿瘤学治疗结局与远期预后,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与推广。
- 刘远周晓蕾李国雷李伟徐志峰李新宇徐曌兴伟
- 关键词:结直肠癌炎性反应局部复发
- 一种普外科胃肠的多方位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科胃肠的多方位固定装置,包括颈部固定架,所述颈部固定架设置成U形结构,所述颈部固定架的弧形段位置处设置有柔性基带,所述颈部固定架的两条支脚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旋转环;本实用新...
- 兴伟冯浩牛莹超张立柱
- 通肠散敷贴治疗炎性肠梗阻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在2个疗程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中药通肠散敷贴治疗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确切。
- 宋易华兴伟徐志峰李录花
-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足三里穴中药敷贴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韦尼克脑病一例并文献分析
- 2025年
- 目的通过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韦尼克脑病(WE)的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WE的认识,为WE的诊断、治疗、预防及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WE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第3天出现谵妄、胰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上消化道造影示胃排空障碍,经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仍伴有食欲下降、进食后恶心呕吐、饮食减少等症状,同时伴近期记忆力下降、眼肌麻痹。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昏迷,查头颅磁共振检查后诊断为WE,经补充维生素B 1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随访11个月患者意识清楚,记忆力正常,可正常交流,但仍卧床无法站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有效补充维生素B 1对预防WE的发生至关重要。
- 董文敏李普阳巩子星兴伟赵亚鹏
- 关键词:韦尼克脑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排空障碍
- 温肾活血通淋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136例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采用温肾活血通淋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给予温肾活血通淋排石汤治疗,对照组予以排石颗粒治疗,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尿路结石的治愈率为64.71%,总有效率91.91%,优于对照组的45.74%和80.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肾活血通淋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疗效肯定。
- 贾利辉吴毅伟郝景坤兴伟
- 关键词: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 温络祛斑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温络祛斑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ASO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温络祛斑通脉方。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67.5%,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络祛斑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ASO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血脂指标及炎症因子,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兴伟宋易华徐志峰马云龙刘远张欣
- 关键词:温经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