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紫九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SiC陶瓷与GH128镍基高温合金反应连接研究被引量:14
- 2000年
- 采用 Fe-Ni(重量比为 65∶ 3 5)金属粉末焊料 ,利用 Gleeble1 50 0热模拟机对镍基高温合金 ( GH1 2 8)和 Si C陶瓷进行反应连接 ,研究了连接温度、连接压力和高温保温时间对试样连接强度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并制备了剪切强度超过 3 4 .3 MPa的陶瓷 /金属连接件。界面结构分析表明陶瓷 /焊料界面反应层的形成主要受 Fe。
- 段辉平李树杰刘登科吴海平张艳党紫九
- 关键词:工艺参数
- 铝与金属或其合金复合(双金属)材料的制造方法
- 一种铝与金属或其合金的复合(双金属)材料制造方法。该方法使用铝箔与基体金属及铝带结合,通过温轧及热轧完成,工艺与设备简单,成本不高,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剪切强度较高,如铜-铝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剪切强度达铝金属抗拉强度的0....
- 董德元维·洛舒布金谢路党紫九
- 文献传递
- 连铸碳钢高温塑性的研究
- 吴娜党紫九张艳
- 关键词:碳素钢热塑性应变率
- Si C 陶瓷与镍基高温合金的热压反应烧结连接被引量:15
- 1999年
- 采用 Ti Ni Al 金属复合焊料粉末, 利用 Gleeble 1500 热模拟机以自阻加热方式对镍基高温合金和 Si C 陶瓷进行热压反应烧结连接研究, 获得了强度为70 M Pa ( Φ10 m m ×50m m 圆棒非标准试样, 四点抗弯强度) 的焊接件。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铝可以通过渗透到陶瓷的非封闭孔隙中或与陶瓷发生界面反应而形成比较牢固的接头。分析了焊缝区焊料中的孔洞对缓解焊接应力的作用。
- 段辉平李树杰张永刚刘深张艳党紫九刘登科
- 关键词:应力
- 用应力松弛方法研究低碳贝氏体钢的析出过程被引量:1
- 1995年
- 和其它测试方法相比,应力松弛试验是研究析出过程的最好方法。用力学方法研究冶金现象是当今流行的方法,二者的结合将有利于优化冶金过程并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用应为松弛方法研究低碳贝氏体钢的析出过程,就是一个实例。文中选用含Mn、Nb和B的低碳贝氏体钢为试验材料,试验温度范围为800~950℃。试件经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250℃,松弛前施加20%的预应变,应变速率为10^(-1)/s。试验结果用Stress Vs.Log(time)曲线表示,但与一般应力松弛曲线不同。当有析出物出现时,应力松弛曲线上出现了由两个拐点形成的平台,第一个拐点(P)表明了析出过程的开始,第二个拐点(P)表明了析出过程的结束。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析出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可绘制出C状的PTT曲线。用透射电镜萃取复型技术可观察到析出物Nb(CN),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 党紫九张艳吴娜杨善武贺信莱柯俊
- 关键词:贝氏体钢低碳钢
- 铌硼微合金钢高温应变诱导析出行为被引量:20
- 1994年
- 用应力弛豫方法研究了超低碳铌硼微合金钢在800℃,850℃、900℃和950℃下,经过20%预变形目的等温应变诱导析出行为。样品的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应变诱导析出只在位错线上形核并阻碍位错运动,而位错一旦摆脱钉扎,这种运动位错可以是样品中进一步析出的优先形核位置,从而导致析出分阶段进行。
- 杨善武贺信莱陈梦谪党紫九柯俊陈钰珊郑磊
- 关键词:应变诱导析出合金钢
- 连铸温度范围内钢的蠕变性能被引量:2
- 1991年
- 研究了钢在低应变速率下的热塑性,得出了描述应变速率与热塑性关系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低应变速率下的热塑性与蠕变密切相关。
- 党紫九张艳吴娜叶枫
- 关键词:蠕变应变速率再结晶连铸
- 连铸温度范围内钢的蠕变性能
- 党紫九张艳叶枫
- 关键词:蠕变应变率热塑性再结晶(冶金)
- SiC陶瓷/SiC陶瓷及SiC陶瓷/Ni基高温合金SHS焊接中的界面反应及微观结构研究被引量:26
- 1999年
- 采用加压自蔓延高温合成(SHS) 焊接工艺,连接SiC陶瓷/SiC陶瓷以及SiC陶瓷/Ni 基高温合金. 为了得到牢固的界面结合,实验了多种焊料配方. 而且基于润湿性、亲合性、SHS起爆温度及界面反应的可能性等多方面的考虑,设计并实验了多层焊料配方. 微观结构显示,液相反应产物对SiC 陶瓷的润湿性很好. 液相能够渗入陶瓷的表面开孔之中,而且界面结合很好. 成分分析证实,界面处发生了界面扩散,这有助于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
- 李树杰刘深段辉平张永刚吴晨刚党紫九张艳
- 关键词:陶瓷碳化硅陶瓷SHS
- 中碳钢的高温力学行为被引量:22
- 1992年
- 借助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45钢自凝固点至600℃温温度范围内的强度和塑性变化规律,并就加热方式、应变速率、冷却速度等因素对凝固温度区、奥氏体区和γ→α相变区的强度和塑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还对3个区形成裂纹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王学杰蔡开科党紫九刘青王光迪
- 关键词:中碳钢高温强度高温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