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立新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胃癌
  • 2篇远端
  • 2篇远端胃
  • 2篇远端胃癌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疗效
  • 2篇腹腔镜辅助
  • 2篇肝癌
  • 2篇肠癌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化疗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7篇启东市人民医...
  • 1篇启东肝癌防治...

作者

  • 7篇倪立新
  • 6篇周健
  • 6篇宋辉
  • 4篇杨军
  • 1篇王连新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施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启东市人民医院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87例(腔镜组),收集同期相似的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87例(对照组),依据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病理分型、TNM分期及肿瘤分化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192.5±14.8)min]与对照组[(171.5±16.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第1站和第2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切缘阳性和手术死亡病例。腔镜组患者术后1周及半年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临床近期疗效,且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倪立新宋庆杰宋辉朱泓宇徐燕周健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
VEGF及DLL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肝细胞肝癌组织中VEGF和DLL4表达水平的测定,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及意义。方法2010年1月—2013年6月本院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肝癌组织石蜡标本7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75例肝细胞肝癌及30例癌旁肝组织中VEGF和DLL4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和DLL4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4.0%、8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VEGF及DLL4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数目、有无静脉浸润密切相关(P<0.05);两者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程度、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阳性表达患者中的DLL4表达率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患者,VEGF和DLL4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17,P<0.05)。结论 VEGF和DLL4在肝细胞肝癌和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上调具有一致性,共同促使肝癌新生血管生发,参与肝细胞肝癌的生长和转移,影响患者的预后。
杨军王连新季骊周健倪立新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VEGFDL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实验组),并依据性别、年龄、肿瘤大小、Dukes分期、病理分型等条件,收集同期相似的25例开腹直肠癌手术病例(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变肠段切除长度、肿瘤下缘与切缘的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平均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切除标本的切缘都是阴性。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具有手术视野广,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健宋辉倪立新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联合TACE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虽然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的复发率仍较高,达45.2%~60.0%[1],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采用手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来治疗原发性肝癌,以此来预防肿瘤的肝内复发,从而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87例在本院行根治性肝癌切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周健宋辉倪立新杨军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肝动脉栓塞化疗复发
IL-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
2022年
分析白细胞介素-9(IL-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的50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术中留取癌及癌旁组织,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IL-9的表达,随访到不同患者预后,分析患者IL-9水平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癌旁组织IL-9阳性率小于胃癌组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组织IL-9阳性预后生存时间小于IL-9阴性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同胃癌组织内IL-9 阳性表达有相关性( P<0.05)。结论:IL-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会对胃癌预后产生影响,其可能与IL-9影响不同胃癌患者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宋庆杰宋辉朱忠辉朱泓宇倪立新
关键词:IL-9胃癌组织胃癌预后淋巴结转移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施行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完全组,n=36)与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辅助组,n=42)的临床资料。结果:完全组胃肠吻合时间[(24.2±11.5) min vs.(26.1±10.3) min,t=-4.719,P=0.684]、术中出血量[(42.0±9.5) m L vs.(52.0±11.5) m L,t=-0.792,P=0.416]与辅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切口长度[(3.0±2.0) cm vs.(6.5±2.5) cm,t=-19.134,P<0.001]、肛门排气时间[(2.0±0.7) d vs.(3.0±0.8) d,t=-8.177,P=0.001]、进食流质时间[(2.5±1.0) d vs.(3.2±0.8) d,t=-8.792,P<0.001]、住院时间[(9.1±1.2) d vs.(11.9±1.5) d,t=-11.921,P<0.001]优于辅助组,且术后患者需要止痛剂剂量[(2.5±1.0)支vs.(4.0±1.2)支,t=-13.713,P<0.001]少。完全组出现吻合口漏1例,辅助组均未发生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轻等优势,近期疗效显著。
倪立新朱泓宇周健宋辉杨军宋庆杰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疗效比较研究
中、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进行中、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手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性功能障碍、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危直肠癌应用腹腔镜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周健倪立新宋辉杨军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