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杰
- 作品数:43 被引量:2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护理本科生实习成绩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顾冬梅俞杰沈红五
-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心理干预支持性心理状况调查专业角色
- 活动课程在培养护生知识迁移能力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培养护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方法 对一所五年制护理高职班的45名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2个月,以活动课程方式实施基础护理技术训练。结果 受训护生从活动课程中受益,知识迁移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教学过程中,要侧重护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零距离接触。
- 季诚俞杰姜琴郁艳梅
- 关键词:活动课程知识迁移能力
- 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比较新生儿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对54例经上肢静脉及34例经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一次中心静脉的到位率和置管后并发症。结果:上肢静脉组导管一次到位率66.67%,下肢静脉组88.23%,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高于上肢静脉组(P<0.05);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安全、可靠、有效的。
- 姜琴茅志娟俞杰缪爱梅高妙平殷晓霞
- 关键词:新生儿上肢静脉下肢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 心理保健放松操对改善健康孕产妇心理状况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理保健放松操在改善健康孕妇心理状况中的作用。方法将96名健康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保健放松操训练。在产前和产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状况调查比较。结果在准确完成问卷的健康孕妇中,对照组产后抑郁和焦虑明显高于产前。干预组产后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有明显的改善。干预组产后与对照组相比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01),焦虑有一定的改善,但差异性不明显。结论对健康孕产妇进行心理放松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孕妇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平安。
- 顾冬梅丁敏俞杰沈红五
- 关键词:健康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干预
- 某卫校女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分析卫校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2名卫校女生进行心理测验;运用访谈法,收集学生家庭环境资料,为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提供依据。结果亲密性、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差,矛盾性、成功性、控制性突出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其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结论家庭环境对卫校女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 季诚俞杰姜琴
- 关键词:心理状态家庭关系
- 影响实习护士考评成绩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实习护士考评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CSS-LE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应对方式问卷,对92名我院实习护士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考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护士的考评成绩有保护性因素有:人际关系和心理支持、奖励和成功,家庭环境的独立性和组织性以及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的应付方式;有损害的因素有:焦虑、抑郁、人际矛盾和心理支持的丧失、处罚和失败及采用自责、退避、幻想的应付方式。结论: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较少的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和采用积极有效的应付方式将有利于提高实习护士的考评成绩。
- 俞杰沈红五盛俞杨丽丽顾东梅
- 关键词:实习护士心理因素症状自评量表家庭环境量表
- 健康孕妇抑郁焦虑状态与应付方式和家庭环境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健康孕妇抑郁焦虑状态与应付方式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对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96名健康孕妇,采用自编的一般状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付方式问卷(CS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结果在准确完成问卷的96名健康孕妇中,SDS和SAS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10.42%。对健康孕妇抑郁情绪有保护的因素有:亲密度、情感表达、解决问题(标准回归系数为:3.766,0.786,0.637)。促发抑郁情绪的因素有:独立性、退避、自责、矛盾性(标准回归系数为0.535,0.506,1.498,0.516)。对焦虑情绪有保护的因素有:亲密度、解决问题、情感表达。促发焦虑情绪的因素有:矛盾性、自责、退避(标准回归系数为0.841,0.418,0.393)。结论健康孕妇存在一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并与其应付方式和家庭环境有关。
- 俞杰丁敏沈红五顾冬梅茅志娟吴晨梅沈美云唐爱萍
- 关键词:健康孕妇断面调查抑郁焦虑家庭环境
- 抽动障碍儿童个性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D)儿童的个性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EPQ)对120例TD儿童(抽动组)和12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个性特征分析。结果 (1)抽动组N(神经质)男、女童量表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61±10.12)分、(52.61±9.12)分vs.(44.22±8.21)分、(44.05±7.43)分](P<0.05),E(内-外向)组男、女童量表分低于对照组[(48.12±10.43)分、(43.12±10.03)分vs.(55.56±8.53)分、(56.56±7.24)分](P<0.05);而P(精神质)、L(掩饰)量表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抽动组男童N(神经质)量表分和E(内-外向)量表分分别为(58.61±10.12)分和(48.12±10.43)分,均显著高于女童的(52.61±9.12)分和(43.12±10.03)分(P<0.05)。结论 TD儿童具有情绪不稳定和内向的个性特征;男童倾向于情绪不稳定和个性外向,女童倾向个性内向。
- 周辉俞杰朱琴徐美玉
- 关键词:抽动障碍儿童
- “快乐成长之家”对矮小症儿童家长疾病认知及就医取向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快乐成长之家"健康干预模式对矮小症儿童家长疾病认知及就医取向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56名矮小症儿童及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诊间宣教,观察组加入"快乐成长之家"健康干预组。专业人员指点家长填写自制的矮小症疾病认知问卷及就医取向问卷,比较两组家长对矮小症的认知及就医取向。[结果]干预前156名家长对矮小症知识知晓率低于50%,干预后观察组家长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影响家长就医取向的因素为:想查明矮小症的病因、接受过矮小症知识宣教、有改善遗传身高的需求、对治疗的顾虑及经济压力等。健康干预期间,观察组儿童接受激发试验率、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快乐成长之家"健康干预模式可以改善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和就医取向,增加矮小症儿童接受治疗干预的机会,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 荣月芳俞杰缪二梅姜琴
- 关键词:矮小症疾病认知
- 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行为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随访确诊ADHD的患儿186例,由患儿的父亲或母亲在电脑上完成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调查并现场填写家长ADHD疾病认知问卷,专科医生分析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专科护士向家长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结果]157名患儿伴有一种或多种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4.41%。检出品行问题94例,以ADHD-HI、ADHD-C型为主;学习问题116例,以ADHD-I型与ADHD-C型为主;心身问题92例3种亚型均有;焦虑问题37例以ADHD-I型为主;冲动多动157例以ADHD-HI、ADHD-C型为主。家长ADHD疾病认知问卷显示:知晓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和谐、采用正性一致鼓励教育方式、掌握提高注意力方法、应用认知、行为矫正方法的比例均低于50%。[结论]ADHD患儿常出现一种或多种行为问题,家长行为及教养方式对患儿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医护人员应给予家长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患儿得到良好的家庭护理。
- 荣月芳俞杰张银芳
- 关键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