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鑫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34例患者,均实施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该组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CT所见明显血肿腔术后均消失,未出现癫痫、感染、再出血、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将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上,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俞国鑫俞若锋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疗效
- 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82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24例(A组)、中型21例(B组)及重型37例(C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测定上述患者FFA、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FPS、FINS、Homa-IR、TC及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B及C组FFA、FPS、FINS、Homa-IR、TC、TG和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B及C组血清FFA与FPS、Homa-IR、TC及HDL-C水平呈现相关性(均<0.05),B及C组血清FFA与FPS、Homa-IR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均<0.05)。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FFA水平明显升高,与FP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 杨岳炜彭思民黄俏春揭芳剑陈伟俞国鑫章卫康刘锦霞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清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
- 锁孔开颅脑内镜辅助下治疗基底节出血
- 高血压性脑溢血,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脑血管疾病中占三分之一,死亡率是脑血管疾病的首位。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和年轻化倾向,本病多发生在50-60岁,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一...
- 章卫康刘锦霞杨岳炜俞国鑫彭思民
- 文献传递
- 铁尺穿透两侧颅脑伤1例
- 2007年
- 刘锦霞章卫康俞国鑫杨岳炜彭思民
- 关键词:颅脑伤头颅CT检查颅骨缺损术后改变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广泛硬膜下血肿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SLTC)治疗急性外伤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给予SLTC治疗。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3、7d颅内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58.8%,对照组2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LTC治疗急性外伤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疗效肯定,可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 俞国鑫俞若锋
-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常规骨瓣开颅术外伤性硬膜下血肿
- 3D-CTA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是在静脉持续注入造影剂后进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显示血管病变的一种新的检查手段,图像可以任意角度旋转,直观清晰,属无创检查,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显示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T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 彭思民杨岳炜揭芳剑黄俏春陈伟俞若锋俞国鑫章卫康刘锦霞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疾病诊断三维CT血管造影螺旋CT血管成像
-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1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分析总结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11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病因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1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中硬膜外血肿76.06%(89例),其中跨幕上下者60.67%(54例),硬膜下血肿4.27%(5例),小脑脑内血肿19.66%(23例)。合并幕上对冲性脑损伤52例,合并原发脑干伤9例。本组95例行血肿清除术及综合治疗,22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8例小脑脑内血肿,3例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和1例硬膜下血肿(出血量<10 mL)。伤后6个月行GOS评估,死亡12例,重残2例,其余预后良好。结论单纯后颅窝血肿应及时诊断并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合并幕上血肿,只要及时治疗,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 黄甫骆纯何勇王家清俞国鑫朱诚张光霁
- 关键词: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硬膜外血肿小脑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预后
- 成功救治脑穿透伤(贯通性盲管伤)一例
- <正>患者女性,19岁。户外活动时不慎被人以铁尺击中头部,铁尺由右侧颞部,穿入颅内,直达右枕部头皮下。体榆:强近右侧卧位,创口少量渗血,创口外露部分铁尺长25cm,宽3cm,厚0.5 cm,面色苍白,脉博120次/min...
- 刘锦霞章卫康俞国鑫杨岳炜彭思民
- 文献传递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开颅手术治疗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半月内是否出现创伤性脑梗死分为创伤性脑梗死组与无创伤性脑梗死组,对可能造成创伤性脑梗死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是否为多发伤、是否出现脑疝、是否合并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创伤性脑梗死21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8例,非大面积脑梗死13例,创伤性脑梗死发病率11.23%,5例大面积脑梗死颅内压持续增高并形成脑疝再次手术扩大颅骨窗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是否出现创伤性脑梗死与性别无关(P>0.05),与年龄、伤情、多发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创伤性脑梗死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是否出现脑疝、是否为多发伤、是否合并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显著相关性;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才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
- 黄俏春杨岳炜彭思民揭芳剑陈伟俞国鑫俞若锋章卫康刘锦霞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创伤性脑梗死
-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急诊手术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A对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急诊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急诊手术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脑血管3D-CTA检查,根据CTA结果行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患者术前3D-CTA检查均提示脑动静脉畸形,入院后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及脑动静脉畸形切除术。术后死亡1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轻残2例,其余恢复良好。术后DSA检查12例,脑动静脉畸形全切除9例,1例行主要供血动脉阻断,未行畸形血管切除,2例有脑动静脉畸形部分残留后行伽马刀治疗。结论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及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前3D-CTA检查对手术有重要意义。
- 杨岳炜彭思民揭芳剑黄俏春陈伟俞国鑫俞若锋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