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世伟
- 作品数:31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制度、德性与发展
- 2010年
- 制度的善德体现为公平正义,公民的善德体现为对良好制度的践履,公正的社会制度和公民崇善、为善的德性是社会和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探讨社会制度与公民道德的现实关系,就是要在不断创造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追求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的科学发展。
- 王丹俞世伟
- 关键词:社会和谐
- 回族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的反思与抉择被引量:1
- 2016年
- 回族教育经过不断发展,目前正处在发展的瓶颈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之间的关系,对回族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当前宁夏回族教育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宁夏回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工作经验,对回族教育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以抛砖引玉。
- 马莉俞世伟
- 关键词:回族教育
- 论道德规范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 2010年
- 道德规范的发展变化本身应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任何规范都包含着历史和民族的传统因素,同时又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二者结合起来就是道德规范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道德规范的历史性是现实性的基础和渊源,现实性是历史性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 杨玉环俞世伟
- 关键词:道德历史性现实性
- 青少年道德意识的新变化及德育对策调试被引量:3
- 2009年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变化和道德意识的多元化,对于处在特殊身心结构、道德意识正由他律向自律转换的青少年,来势就更为迅猛和难以适应,使得他们在自身社会化和道德意识的建构过程中,常常处于道德心理的惶惑和焦虑状态之中。本文从青少年道德意识教育的一般规律入手,探究了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意识的新变化特点,提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对策。
- 刘晞平俞世伟
-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意识
-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对学生认知心理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一、对认知主体学习过程的影响 我们知道,学习过程通常是由认知学习、技能学习与问题解决学习三部分构成,而影响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二是学习方式。在学习内容既定的条件下,学习过程主要是随着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 俞世伟白燕
-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认知心理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
- “德”、“得”伦理倚联关系的现实诠释被引量:2
- 2005年
- “德”、“得”内含伦理关系,是传统文化价值体现的重要层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德”、“得”伦理倚联关系的现实性存在以及二者关系的相互影响机制,对经济利益最大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 俞世伟
- 关键词:伦理德性
- 信仰机理中的道德价值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以制度规范表现出的制度伦理价值和以个人行为表现出的美德伦理价值的统一,是一个社会和谐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但要使这种制度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自律行为,必须以信念或信仰的形式给予保证。这个过程的必然逻辑是:社会公正所担保下的德福一致与个体至善认同下的信仰生成互为条件、同步发展,最终才能使道德价值的实现具有笃定的保证形式。
- 俞世伟
- 关键词:信仰制度伦理美德伦理
- 高校科研创新驱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研创新在发展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探讨高等教育科研创新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服务时遭遇的困境,提出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 马莉俞世伟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论“规范-德性-德行”动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实践价值被引量:11
- 2005年
- 道德规范、德性和德行的实践价值,只有在三者动态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得到修正,进而使道德主体接受、理解并且内化。这一动态的实践价值通过主体行为的践履将知、情、意的关系统一起来。如果德性与德行不能保持一致,则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就需要得到社会伦理秩序与伦理氛围的支持。
- 俞世伟
- 关键词:道德规范德性德行
- 论个体社会行为的客观评判与有效控制
- 1997年
- 俞世伟
- 关键词:社会控制体系社会规范社会转型期社会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