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人
- 作品数:26 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麦倒伏机理及大麦、小麦抗倒伏性能的比较被引量:17
- 1990年
- 本试验以14个倒伏程度不同的大麦品种及小麦品种绵阳15为材料,从植株形态、解剖、生理三方面研究后认为,大麦抗倒能力与株高、茎直径、茎组织厚度、维管束面积关系密切,节间组织充实程度、茎杆木质化、纤维化程度是影响大麦抗倒能力的重要因素。小麦品种茎组织厚度、大维管束数、茎杆木质化、纤维化程度及节间组织充实程度明显大于大麦品种,是其抗倒伏性能优于大麦的主要原因。
- 曾金国何立人李正玮
- 关键词:大麦小麦倒伏
- 大麦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以品种主成分欧氏距离为基础,对100份大麦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等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初步划分为5大类群,并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讨论。
- 李正玮何立人张泽任天芳左源瑞
- 关键词:大麦种质资源数量性状聚类分析
- 温光型核雄不育小麦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和临界温度研究被引量:27
- 2003年
- 多年人工气候箱和田间分期播种试验表明 ,小麦温光型隐性核雄不育两用系C49S育性温度敏感期较长 ,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到成熟花粉期都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 ,其中最敏感的时期有两个 ,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小孢子中期 ,当减数分裂期温度与小孢子中期温度均较低时 ,C49S表现为高度不育 ,当其温度均较高时 ,C49S表现为高度可育 ;C49S高度不育的临界温度是减数分裂期平均最低温度(Tmin1)、小孢子中期平均温度 (T2 )和平均最低温度 (Tmin2 ) ,分别为 8.5℃、13 .5℃和 10 .5℃ ;C49S高度可育的临界温度是Tmin111.5℃、T2 15 .0℃、Tmin2 12 .5℃ ;对温光型核雄不育两用系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价值、条件及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 .
- 张建奎冯丽何立人余国东
- 关键词:小麦育性转换临界温度
- 大麦冷害的生理敏感期和气候关键期被引量:3
- 1990年
- 采用田间和人工模拟低温,对大麦冷害的生理敏感期、气候关键期和导致冷害的主导气候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麦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段为孕穗前5天,叶耳距为-0.8~0.0cm,即幼穗进入减数分裂始期至四分体时期。该期的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是造成冷害的主导气候因子。最高气温具有缓解冷害危害的作用。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重庆地区出现大麦低温冷害的气候关键期。
- 李来胜汪毓才何立人
- 关键词:大麦冷害气候
- 大麦湿害机理研究被引量:12
- 1993年
- 对不同大麦品种各生育阶段分别进行湿害处理,以研究其生理机理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麦受湿害后,蒸腾强度迅速上升,根系活力和地上部含水量均下降;细胞结构破坏,叶片丙二醛含量及电导率升高,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能力降低。节间可溶总糖和叶片脯氨酸含量升高,是植株调节适应的体现.生理代谢的破坏,导致大麦各器官功能下降,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干物质积累降低。湿害主要影响正在形成和生长最快的器官以及产量因素。大麦生育后期比前期对湿害敏感,早期湿害解除后恢复力较强.孕穗期是大麦湿害的生理敏感期,减产最重.水分胁迫的临界点以灌浆期最低。
- 柴友荣何立人李正玮曾金国管健余建桥
- 关键词:大麦
- 多效唑对大麦抗倒高产的效应及综合栽培数学模型
- 1993年
-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多效唑(MET)、施氮量和基本苗数对大麦产量、倒伏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每公顷产2625~3750kg,倒伏指数.(LI)12~13的高产、抗倒农艺措施为:MET 浓度为250~272mg/kg。施氮量84.3~98.4kg/ha。基本苗168.45~199.65万株/ha。生理拔节期喷施250mg/kg MET,能减轻倒伏,增加产量;还具有降低株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明显增加大维管束直径、茎组织厚度、茎的直径,以及促进茎秆物质积累的效应。
- 曾金国何立人李正玮杜春光卢吉昌余建桥
- 关键词:大麦数学模型
- 大麦生育期部分双列杂交分析
- 1993年
- 以50个大麦品种(系)为试材,用 kempthorne 部分双列杂交法分析各生育期性状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是成熟期、灌浆期、孕穗期、出苗期、抽穗期、单株产量。各品种(系)间的5个生育期和单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
- 何立人杨安贵李正玮余建桥
- 关键词:大麦育种双列杂交配合力
- 大麦茎尖中玉米赤霉烯酮动态及与发育之关系
- 1994年
- 用硅胶薄层层析扫描法检测了大麦品种安特13(冬型)、V—24(半冬型)、85G63(春型)由生长锥未伸长至雌雄蕊分化8个时期茎尖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发现不同品种或不同处理玉米赤霉烯酮的动态有差异;不同品种各处理二棱初至三联期间皆有一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高峰,此阶段可能在发育上具有重要意义。
- 张富明何立人
- 关键词:大麦茎尖玉米赤霉烯酮发育
- 全文增补中
- 大麦若干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被引量:3
- 1991年
- 按Hayman方法对8×8完全双列杂交F_1的6个性状进行基因效应分析与模型检验,株高、穗长、实粒数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株高、实粒数为部分显性,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均显著,基因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重要;穗长为超显性,显性基因效应比加性基因效应更重要.对杂交F_1、F_2进行配合力效应值分析表明,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对所研究性状均重要,多数性状为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亲本85G63、81-18、82-14为最佳配合者,其主要经济性状一般配合力好.杂交F_1各性状均有明显杂种优势,组合间和性状间的优势具有显著差异,以单株籽粒产量优势最强,其余依次为实粒数、穗长、株高、小穗粒数和千粒重.
- 杜春光李正玮何立人何丽玫杜连仲
- 关键词:大麦经济性状配合力
- 稻田半旱式免耕麦作配套措施刍议
- 1991年
- 1989年,重庆市推广稻田半旱式免耕麦30多万亩,平均亩产157.5kg.据合川县大面积调查,亩产比平作翻耕麦增产4~5%.1990年全市发展到60多万亩,占冬水田总面积的13.3%.通过试验研究和系统调查,总结出:防止早衰;选用早熟、耐湿、高产良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统筹规划、选准田块、改良土壤;严格作厢质量,切忌糊泥抹光;认真防除杂草和病虫害等六项稻田半旱式免耕麦作生产配套技术,是开发冬水田,实行稻麦三熟,实现“吨粮田”的有效措施.
- 赵远驰匡自才李世永江家扬张玉清何立人杨沛丰
- 关键词:小麦免耕稻田半旱式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