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岳
- 作品数:83 被引量:7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河南省中牟县校姓蒙古族认祖归宗记
- 2012年
- 河南省中牟县有校姓5000余人,一直为自己的族源问题所困扰,弄不清自己属哪个民族,春秋祭祀,不知该祭祀何人。2012年10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5位从事蒙元史研究的学者鉴定为蒙古族,且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从此这一桩600余年的历史悬案才尘埃落定。
- 任崇岳
- 关键词:蒙古族成吉思汗后裔
- 全文增补中
- 中国古代统治者遏制腐败的七项措施被引量:6
- 2000年
- 中国远在奴隶制时代,就已经有了腐败现象。随着岁月的嬗递与朝代的更迭,腐败有愈演愈烈之势,奴隶主和封建统治者为了避免社稷覆亡的厄运,有效地遏制腐败,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我国古代已经制订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反腐倡廉措施,如制定律令,约束官员;官员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严惩贪污,奖掖清廉;考核官员,审慎用人;异地做官,实行回避;荐官贪滥,须受连坐;执法公平,抑制特权。
- 任崇岳
- 关键词:官员考核
- 元史专家翁独健教授的治学道路
- 1997年
- 翁独健教授是研究蒙元史的专家,对元代的宗教、官志、法典都有深入研究,并因此考订了《元史》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对爱薛的研究超越了中外学者。对于新时期蒙元史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设想:加强对本世纪以来蒙元史科研成果的编目和历代少数民族文献的辑录及出版工作,重视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加强研究组织的建设等。在民族史研究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 任崇岳
- 关键词:民族史
- 建炎移民与中原文化对江南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宋金鼎革之际 ,战祸连绵 ,中原板荡 ,宋高宗甫即位便仓皇南逃 ,中原士民随驾南迁者甚多。不少人辗转流徙 ,迁至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后来便定居在那里。大批中原士民南迁 ,将中原地区的文化传播到了江南。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 ,南迁的中原士民卜居于此者最多。在饮食、民俗、说唱艺术等方面受汴京的影响更大。
- 任崇岳
- 关键词:中原文化南宋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说唱艺术
- 河南省少数民族的来源与姓氏被引量:2
- 1997年
- 河南省有41个少数民族,90余万人,目前人数较多且有资料可稽者为回、蒙古、维、满4族及西夏道民、女真遗民。这些少数民族迁往河南的原因及姓氏演变过程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 任崇岳
- 关键词:少数民族姓氏
- 元代治安制度述论被引量:3
- 1994年
- 元代治安制度述论任崇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全国的时代。在这个幅员空前广袤的帝国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稍一不慎,便可能触发动乱,但元代社会秩序却能一直保持比较稳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治安...
- 任崇岳
- 关键词:成吉思汗《元史》宿卫《蒙古秘史》述论巡检司
- 范仲淹与睦州
- 2011年
- 景祜元年(1034年)正月,时任右司谏的范仲淹因上疏谏止废黜郭皇后,触怒龙颜,被宋仁宗贬往睦州(今浙江建德),这是他仕途生涯中第二次遭受贬谪,时年46岁。
- 任崇岳
- 关键词:范仲淹皇后仕途
- 谢安曾祖谢缵墓碑的发现及其意义
- 1997年
- 谢安是蜚声史简的东晋名相,因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而震铄千古。他祖籍陈郡阳夏(河南太康),其曾祖谢缵墓碑最近在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发现。该碑已仆倒于地并断裂为5块,经测量,碑高1.58米,宽60厘米,厚10厘米。碑文为“魏典农中郎将谢公讳缵之墓”,墓额有“流芳百代”4字,左下角4行字分别是:“升平四年炳月望,曾孙谢万立,后裔宋进土谢文瓘重刻,熙宁丁巳年清和月。”由碑文可知,谢缵墓碑立过两次。
- 任崇岳
- 关键词:墓碑淝水之战《世说新语》碑文祠堂
- 契丹社会风俗琐谈被引量:1
- 2006年
- 任崇岳
- 关键词:社会风俗契丹族达斡尔族鲜卑人契丹人辽朝
- 中华民族历史研究中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四个问题被引量:1
- 2019年
- 1949年以来的民族史研究,已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对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诸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凝聚力、新时期的民族关系等,仍有讨论的空间。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发展的主要原因。
- 任崇岳
-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融合民族观